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半年,现在已经是94年的夏。
齐源农庄(齐源绿色生态农庄简说)一切都步入正轨。
可以有余力能够再去养其它的畜牧。但是夏琳没有急着扩张,她也跟林涛说得详细,越是这时候越不要着急,容易让农庄劈叉,伤到腿。
目前每个月鸡鸭能够给她们带来二万左右的收益,这并没有扣除基本开支。
有了钱,除了农庄基本运转之外留出来的钱,夏琳和林涛也没有再试图自己种菜,只留了一小块地自己种,大部分都请人来种。这部分花销并不高。
除此之外,今年俩姐妹的重点还是放在了鱼上面,这回有了经验,两个人没有急着先养,而是先去取经,确保哪怕出现意外也来得及处理,这才开始养,她们的鱼塘养大概三百条鱼左右就到极限,如果再养多也不是不行,但是味道会大打折扣,因此俩姐妹商量了,决定等后面养鱼有了经验,夏琳的田也租给农庄养鱼,但是留一块地还是种粮食,尽量能够农场自产自销。
农场步上正轨,最大受益的自然是两位老板。
最看中体力活的事情分发了出去,她们要做的事情大大减少,虽然说还有不少事情要亲力亲为,却比去年好很多。
因此她们今年稍微注意了个人形象,起码确保自己不要黑得像碳。因此身上还白回来了不少。
其次就是齐源村。
那些无法外出打工的乡亲们,又身体不太好的,优先考虑聘用。
这件事由吴支书出面,她事先讲得清楚明白:“这是夏琳去讨来的面子,人家大老板要是想找人,什么样的人找不到?非得找我们村的?去那里得好好做事,我相信夏琳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这几个月以来,双方也的确都很满意。
大家做事认真,而夏琳和林涛坚决执行早八上到十点,下午五点上到七点工作,包一餐粉,下午可以一起煮大锅饭吃的政策。
这时间跨度并不耽误大家去做自己家的事情,还有钱拿,甚至还包饭。
大家做得很快乐。
而且如果做得好的,月底还另外有评奖。
原本身上直接给钱,但是这些村民们拿到钱之后,第一反应是存着,而不是买东西吃,夏琳就把直接给钱变成了钱和物资相结合。
有这样的刺激,大家都不想看那个人就比自己多做一点,得的比自己多,各个做事都认真又仔细。
等到丰收的时候,还额外能拿优胜组的鸡鸭来吃,来评价味道怎么改良才能更好吃,如果有效果的,奖金和奖品是少不了。
因为味道好,口碑打了出去,农庄不仅没有亏本反而定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打出了市区,到了隔壁市。
除此之外,鸡蛋和鸭蛋也顺势推出,这又是额外的收入。
本村都有不少人喜欢买这里的蛋,因为本县的人买,只收成本价。大家乐意买个蛋给自己改善伙食。
这也算是反馈家乡的一种了。
大家看到齐源绿色生态农庄这个牌子,就会知道这是本县的。
为此县里还提过,年底评优秀企业家,希望她们俩努力,再拉动一番经济,看能不能给她们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