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问你这个了?”林源对夏琳很无语,但没有推开夏琳的手。
“刚刚你们在讨论什么?”林源问夏琳。她打量着夏琳的脸色,“不能说就算了。”
“我做得好两位姐姐让我当老板。”
“呵呵呵。”
“?”
明明自己说得这么认真,为什么林源会笑?
林源讽刺的说:“我知道你都说‘万恶的资本家’怎么会答应她们是不是?”
“嗯”夏琳说:“其实也有新模式的老板。”
林源一怔,她知道夏琳应该是读过书,但是大部分读过书的人仅仅只限于懂得看字、写字。
像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只读了一点点书的人是不会懂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读书识字时会有那么多小故事引导了。
“夏琳,我还是看低你了。”林源语气复杂的说。
她以为夏琳只是会读书看字的上过扫盲班的农村人。
虽然林源一直在说她改了,可是她又一次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夏琳对于林源这句话没有回应,
她仿佛明白林源为什么会这么说。
她说:“其实我现在有个想法,等培训结束后如果有得搞头,要不要一起看看?”
林源爽快的答应了:“如果是别人我肯定会犹豫,但是你的话,一般都是想好才会拿出来,我很期待。”
夏琳也的确不是空口许诺,她已经有了大概的草稿,打算慢慢把《关于在齐源村建设种养殖一体工厂的方案》完善。
这种模式是借鉴夏琳那个年代养猪场的模式,养猪的粪便落到水池喂鱼,水池的水又拿来浇灌青菜。青菜周边用铁笼子搞出通道,方便鸡群吃到最边缘的老的一圈菜
如此资源循环。
当然,实际操作并没有这样简单,要保证鸡粪落在合适的位置,方便后面拿去堆肥,也要保证养猪的运动量等等等等一堆的事情。
在这里系统学习之后,夏琳心里稍微有一点底,不管多难先开始做吧。
时间进入八月之后,天气更热了。
很多人都没有什么胃口,不少人学着夏琳的吃饭方式每天吃馒头稀饭,反而比饭菜能入口一点。
“省钱、省时还省事!”不少同学这样说。
八月中旬,齐源村的村书记派了村里的年轻人来找夏琳。
正是中午休息的时间,大家在背后嘀嘀咕咕的说着八卦。
“我看是夏琳之前好上的。”
“我也觉得有点像。”
“可能是她弟弟或者哥哥呢?”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对啊或者是家里人。”
夏琳:
她忍无可忍的转头吼了一声:“我听得见!”
!!
她们往后走了一些,又开始夸奖夏琳:“不愧是夏琳这么远都能听见。”
其实还是能听见,但是算了。
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也姓齐——不开玩笑,她们整个齐源村一大半都姓齐,夏琳为什么姓夏那是因为她跟她妈妈姓哩——齐荣说:“村书记让我问你,马上八月份要过了,你那田怎么弄?第一批种稻子你就没赶上,现在种第二批稻谷,你种还是不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