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农村,有一个叫做双河村的偏僻地方,王桂兰的童年,就是在无尽的嘲笑和嫌弃中度过的。
她生来就不好看,塌鼻子,小眼睛,脸上一块大的胎记,皮肤还黝黑粗糙,和村里其他姑娘们站在一起,就像一只混进鸡群的丑小鸭。
丑八怪!黑炭头!
这是桂兰童年记忆里最清晰的声音,像一把把刀子,一遍遍地剜着她那颗脆弱的心。
说这些话的,有村里的孩子,有东家长西家短的婆娘,甚至还有她自己的家人。
母亲王氏是个爱面子的人,生了桂兰这么个丑闺女,觉得脸上无光,人前人后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她更偏爱小女儿桂芬,桂芬长得像她,白净漂亮,嘴巴又甜,是她心尖尖上的宝贝。
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紧着桂芬;做了新衣服,也总是桂芬先挑。
而桂兰,就像地里无人问津的野菜,自生自灭。
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一点没遗传我的好王氏一边给桂芬梳着油亮亮的辫子,一边瞥了一眼蹲在灶台前烧火的桂兰,满脸的鄙夷,真是白瞎了我怀你十个月。
桂兰低着头,默默地往灶里添着柴火,跳动的火光映着她那张黯淡无光的脸,看不出什么表情。
她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母亲的冷言冷语,习惯了妹妹的趾高气昂,也习惯了这世间所有的恶意。
她知道自己丑,但她不明白,丑难道就是一种罪过吗
桂芬比桂兰小三岁,却比桂兰聪明得多。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漂亮是资本,是可以在母亲面前恃宠而骄的武器。
她也瞧不起自己的姐姐,觉得和她站在一起都丢人。
姐,你别往我跟前凑,看你那黑乎乎的脸,跟锅底灰似的。桂芬一把推开凑过来看她绣花鞋垫的桂兰,厌恶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角。
桂兰踉跄了一下,默默地退到了一边。她不哭不闹,只是那双本就黯淡的小眼睛,又深了几分。
在这样的环境里,桂兰渐渐长大了。她不爱说话,总是低着头,像一棵沉默的向日葵,永远追寻着那一缕遥不可及的温暖。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干活上,洗衣做饭,喂猪砍柴,下地干活,样样都是一把好手。
她想,只要自己多干点活,或许母亲和妹妹就能对自己好一点。
然而,她的勤劳和懂事,并没有换来家人的善待。
在她们眼里,桂身就是一个干活的工具,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牲口。
一晃眼,桂兰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农村姑娘的婚姻,大多是听父母。
长得漂亮的姑娘,还能挑一挑,像桂兰这样的,有人肯要就不错了。
媒人给桂兰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邻村一个叫赵大山的光棍,五十多岁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就剩下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
赵大山年轻时吃喝嫖赌,每天都在混日子,所以一直没娶上媳妇,拖成了村里有名的大龄光棍。
王氏一听,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她嫌赵大山年纪大,家里穷,女儿嫁过去要跟着受苦。但媒人的一句话,让她动了心。
他年纪虽然大了点,但还是东拼西凑了一百块钱,愿意当彩礼。
一百块钱,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氏心里盘算着,有了这一百块钱,就能给桂芬置办一身像样的嫁妆,将来找个好婆家。
至于桂兰,反正她长得丑,能嫁出去就不错了,嫁给谁不是嫁
就这样,为了给漂亮的妹妹攒嫁妆,桂兰被母亲用一百块钱的彩礼,卖给了那个比她爹还大几岁的赵大山。
出嫁那天,桂兰没有穿红戴花,只是换上了一件还算体面的旧衣服。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在临出门前,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生她养她的家,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悲凉。
赵大山虽然年纪大,但对桂兰还算不错。他知道自己条件不好,能娶上媳妇不容易,所以对这个丑媳妇,倒也知道疼惜。
他会把队里分的粮食,大部分都给桂兰吃;自己就算上山砍柴去了,回来也会顺手给桂兰采一把野花。
桂兰是个知足的人,赵大山的这点好,对她来说,就像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让她那颗冰冷的心,有了一丝暖意。
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个家,把那三间破土坯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把赵大山伺候得舒舒服服。
一年后,桂兰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石头。石头的出生,给这个贫寒的家,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
赵大山老来得子,更是把石头当成了心肝宝贝,整天抱在怀里,怎么也亲不够。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石头一岁那年,赵大山在上山砍柴时,不小心失足摔下了山崖,当场就没了气。
这个刚刚组建起来的家,就这样散了。
桂兰抱着尚在襁褓中的石头,跪在赵大山的坟前,哭得撕心裂肺。
她不明白,为什么老天爷要对她这么残忍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疼她的人,为什么又要这么快地夺走
丈夫死了,桂兰一个女人家,带着个一岁的孩子,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村里人都劝她,趁着年轻,赶紧改嫁,找个男人依靠。
但桂兰舍不得儿子,她怕儿子跟了后爹受委屈。
实在没办法,桂兰只好抱着石头,回了娘家。
然而,娘家早已不是她的家。王氏见她抱着个孩子回来,一张脸拉得老长。
你回来干什么我们家可没多余的粮食养你们娘俩。
桂兰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她低着头,小声说:娘,我就是回来暂住几天,等我找到去处就走。
暂住几天你说的轻巧。你看看你妹妹,马上就要说亲了,你带着个拖油瓶回来,像什么样子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们家闺女嫁不出去呢。
data-fanqie-type=pay_tag>
桂芬也从屋里走出来,一脸嫌弃地看着桂兰和她怀里的石头。
姐,你赶紧走吧,别连累我。你看你儿子,哭哭啼啼的,吵死了。
那天晚上,桂兰躺在冰冷的土炕上,听着隔壁屋里传来母亲和妹妹的窃窃私语。
这个扫把星,克死了丈夫,现在又回来克我们。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娘,你赶紧让她走,我可不想让她搅黄了我的亲事。
一句句刻薄的话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插在桂兰的心上。她把石头紧紧地搂在怀里,眼泪无声地滑落。
这个世界上,竟然没有她和儿子的容身之处。
第二天,天还没亮,桂兰就抱着石头,离开了这个让她心碎的家。
就在桂兰走投无路的时候,她遇到了村里的一个叫李建国的男人。
李建国比桂兰大几岁,是个退伍军人,为人正直善良。他的妻子前几年生孩子时难产去世了,留下一个和他儿子石头差不多大的儿子,叫大军。
李建国见桂兰一个人带着孩子,无家可归,心里很是不忍。他把自己家的一个空房收拾了出来,让桂兰和石头暂时住了下来。
桂兰妹子,你别多想,我就是看你和孩子可怜,想帮你们一把。李建国憨厚地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桂兰感激地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这个人情冷漠的村庄里,李建国是唯一一个向她伸出援手的人。
从此,桂兰就在李建国家住了下来。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李建国和大军洗衣做饭,还帮着他下地干活。
她想用自己的勤劳,来报答李建国的收留之恩。
李建国也把桂兰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常常对桂兰说:桂兰妹子,你别这么辛苦,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桂兰只是笑笑,不说话。她不敢奢望,她怕自己的丑陋和不幸,会给这个善良的男人带来麻烦。
两个破碎的家庭,就这样走到了一起。桂兰把大军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小草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温柔善良的阿姨。
石头和大军两个孩子,更是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日子久了,村里开始传起了风言风语。有人说桂兰不知检点,克死了丈夫,又来勾引李建国。
有人说李建国瞎了眼,放着那么多好姑娘不要,偏偏看上个丑八怪。
这些流言蜚语,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桂兰和李建国隔离开来。
一天晚上,李建国喝了点酒,壮着胆子对桂兰说:桂兰,我们结婚吧。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只想和你,和大军、石头,好好过日子。
桂兰愣住了。她做梦都没想到,李建国会想娶她。她看着眼前这个真诚的男人,心里百感交集。
她也喜欢他,喜欢他的善良,喜欢他的担当。但是,她配不上他。
建国哥,你是个好人,我……我配不上你。桂兰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别说傻话,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我就问你,你愿不愿意
桂兰沉默了。她愿意,她当然愿意。但是,她不能。她不想因为自己,让这个好男人被人戳脊梁骨。
从那以后,桂兰开始有意地躲着李建国。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方方地和他说话,而是变得小心翼翼,充满了距离感。
李建国看出了她的心思,心里很难过,但他没有放弃。他相信,总有一天,桂兰会明白他的心意。
就在两人之间的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那天,村里的打谷场上,拖拉机出了故障,李建国去帮忙修理。谁也没想到,拖拉机突然启动,李建国躲闪不及,被卷进了车轮底下。
等村民们把他从车轮底下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浑身是血,奄奄一息了。
桂兰闻讯赶来,看到躺在血泊中的李建国,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晕了过去。
建国哥!建国哥!她扑到李建国身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李建国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桂兰,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塞到桂兰手里。
桂兰……这是我给你……给你买的发夹
说完,他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桂兰打开手帕,里面是个精美的发夹。
桂兰看着,泪如雨下。
李建国死了,家里只剩下年迈的老母亲和一岁的儿子大军。
村里人都说,这下桂兰该走了吧毕竟,她和李建国无亲无故,没有理由再留下来。
然而,所有人都想错了。
在李建国的葬礼上,桂兰当着所有村民的面,郑重地对李建国的老母亲说:娘,你放心,以后我就是你的亲闺女,大军就是我的亲儿子。
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们。
所有人都被桂兰的举动震惊了。他们不明白,这个看似柔弱的丑女人,身体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从此,桂兰就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一个人,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要种地干活,维持生计。
李建国在世的时候,家里还算有点积蓄。但他走后,为了给他办丧事,家里那点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桂兰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婆婆和孩子们做好饭,然后就下地干活。中午,她也顾不上休息,匆匆扒拉几口饭,就又扛着锄头下地了。
晚上,她还要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给孩子们缝补衣服,给婆婆捶背揉肩。
她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在桂兰的精心照料下,石头和大军一天天长大了。两个孩子都很懂事,知道家里穷,从来不跟别的孩子攀比。
他们会帮着桂兰做家务,会给奶奶捶背,会把队里分的糖果,留给妈妈吃。
桂兰看着两个健康成长的孩子,心里充满了欣慰。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转眼间,两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桂兰咬着牙,把他们都送进了学校。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桂兰更加拼命地干活。
她白天在队里挣工分,晚上就去捡牛粪,编草席,换点零花钱。
她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一想到两个孩子,她就又充满了力量。
石头和大军也都很争气,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拿到奖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那是桂兰最开心的时刻。她会把奖状一张张贴在墙上,看着那满墙的红,笑得合不拢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眼,石头和大军都长成了大小伙子。
那一年,他们都考上了高中。
在那个年代,农村能考上高中的孩子,是凤毛麟角。这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桂兰却陷入了深深的忧愁。
因为,她没有钱,供两个孩子同时上高中。
那天晚上,桂兰一夜没睡。她坐在煤油灯下,看着两个孩子的脸,心里像刀割一样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放弃哪一个,她都舍不得。
第二天,桂兰把石头叫到跟前,对他说:石头,你别去上高中了,把机会让给你弟弟吧。
石头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娘,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弟弟好。
桂兰别过脸,不敢看儿子的眼睛。
你弟弟身子骨弱,不读书,就会下地干活,他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你是哥哥,有力气,将来在农村务农,也能养活自己。
石头不明白,他只知道,娘偏心。
从那以后,石头就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跟桂兰有说有笑,而是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他恨桂兰,恨她的偏心,恨她的无情。
桂兰把儿子的变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没有办法,她只能把所有的苦,都往自己肚子里咽。
大军上了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城里工作,还娶了一个城里人,一个长得漂亮媳妇。
这一切,都是桂兰用血汗换来的。大军上学的生活费,结婚的彩礼,都是桂兰一分一分攒出来的。她为此欠了一屁股的债,但她觉得值。
石头呢,留在了农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地劳作着,却依然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因为家里穷,他二十八岁了,还是个光棍。
桂兰的婆婆,在大军上大学那年,就去世了。临终前,她拉着桂兰的手,老泪纵横。
桂兰,我对不起你,这辈子,是我们李家欠你的。
桂兰摇摇头,说:娘,你别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
婆婆走了,这个家,就只剩下桂兰和石头了。
石头对桂兰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深。他觉得,是桂兰毁了他的一生。
如果当初,是自己上了高中,上了大学,那么今天,在城里工作,娶漂亮媳妇的人,就是自己。
桂兰知道儿子恨自己,但她无怨无悔。在她心里,大军是李建国的女儿,她必须替李建国,把这个儿子培养成才,这是她对李建国的回报。
那一年,桂兰带着石头,去城里看大军。
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才到了大军所在的城市。
大军和他媳妇儿,住在单位分的楼房里,两室一厅,装修得很漂亮。
桂兰和石头,就像两个从乡下来的土包子,站在那干净明亮的客厅里,显得格格不入。
大军的媳妇儿,对他们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只是淡淡地打了个招呼,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大军倒是还算热情,给他们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但桂兰能感觉到,那份热情里,带着一丝疏离和客套。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军的媳妇,看着桌上的饭菜,皱了皱眉头。
怎么都是些素菜你们乡下人,就吃这个
桂兰尴尬地笑了笑,说:我们乡下人,吃惯了粗茶淡饭。
大军赶紧打圆场:哎呀,你别这么说。妈做的饭,可好吃了。
那天晚上,桂兰和石头,被安排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深夜,桂兰隐约听到,从卧室里传来大军和她媳妇儿的争吵声。
你妈和你哥,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你看他们那脏兮兮的样子,把我们家都弄脏了。
你小声点,别让他们听见了。他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就不能对他们好点
我怎么对他们好了我可不想让我的同事们,看到我有一对这么穷酸的亲戚。
后面的话,桂兰没有再敢听下去。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疼得喘不过气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桂兰就叫醒了石头。
石头,我们走吧。
石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问:娘,怎么这么早
我们该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呢。
桂兰说完,就默默地收拾起东西。她没有叫醒大军和他媳妇儿,只是在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
大军,妈走了,你好好照顾自己。
回去的路上,母子俩一路无言。
火车的轰鸣声,淹没了一切。
突然,石头开口了。
娘,我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桂兰看着儿子,点了点头。
当初,你为什么不让我上高中如果我上了,混得肯定不比他差。
石头口中的他,指的是大军。
桂兰沉默了很久,久到石头以为,她不会回答了。
就在这时,桂兰缓缓地开口了。
石头,你恨我,我知道。但是,我没有办法。
她的声音,沙哑而疲惫。
你大军弟弟,是李建国的儿子。李建国……他是个好人,他对我们娘俩有恩。
他临死前,把这个家,托付给了我。我不能让他失望。
所以,你就牺牲我,去成全他石头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我没有牺牲你。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会牺牲你我只是想,把最好的,留给他。因为,这是我欠他爹的。
桂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石头,娘对不起你。这辈子,娘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火车在铁轨上,飞速地行驶着。
窗外的风景,一晃而过。
石头看着母亲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那双哭得红肿的眼睛,心里突然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他一直以为,母亲是偏心,他从来没有想过,在母亲那看似不公的抉择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沉重的承诺和牺牲。
他恨了她那么多年,怨了她那么多年。到头来,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和无知。
他伸出手,笨拙地擦去母亲脸上的泪水。
娘,别哭了,我不恨你了。
桂兰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儿子。
石头点了点头,重复道:我真的,不恨你了。
那一刻,桂兰觉得,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苦,都值了。
她把头,轻轻地靠在儿子的肩膀上,就像小时候,儿子依靠她一样。
火车,依然在向前行驶着。
它载着这对历经磨难的母子,驶向那未知的远方。
窗外,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把金色的光芒,洒向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