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开五金店,军方都来进货了! > 第10章 阻拦索编不出?这材料比我们想的还要厉害!

沈飞感觉自己的直觉一向很准。
“那辆货车,好像有点问题,特别是车厢。”
“谁家运输车会专门把空间给隔断开啊?”
“算了,不管了。”
看着到账的提示短信,沈飞也没想到自己接手五金店连一个星期都没有,就直接做出了百万大单。
关键拿货还是零成本。
这么一看老爹让自己接手家里的五金店确实是英明之举。
……
沈飞的直觉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那辆货车开出街口,拐进一条偏僻的支路上时,坐在驾驶座的李师傅眼神早已没了先前的纯粹。
反而这会儿变更无比锐利和冰冷。
他的手臂摸到方向盘下,按下一个按钮后,车厢里那道厚重的隔板开始缓慢向侧边收拢。
在这个原本的夹层里,坐着四名手持191式全副武装的特战干员终于有机会呼吸起新鲜空气。
李龙拉开车头后的观察窗口挡板,冲四人笑道:“刚才,那小子好像注意到你们了。”
“呼,终于能透口气了龙队。”
眼看这次上面交代下来的取货任务顺利完成,那四名特战队员抬手弯肘一把扯下了头套,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
不过手指仍旧轻搭在枪口微微下垂的步枪扳机护圈上。
“咱们躲在夹层里面,他可能不知道。”
“没想到这次的任务还挺轻松的。”
“轻松是轻松,”其中一个特战队员抬起手扶着额头,不免一阵苦笑,“咱们以前护送过各种大型战略武器、首脑级人员,可还是头一次,护送五金店的货。”
“这次任务虽然简单,但涉及到的东西事关重大。你们不要掉以轻心,咱还得把这些货送到指定地点,首长他们正等着呢。”
李龙说完,拿起车内的通讯器,说道:“货物已安全接收,我们准备过来了。”
“收到,相关人员已经就位。”耳麦里很快传来回应。
“继续出发。”
李龙回头说道,接着便发动这辆军改后货车一路开向了通往城郊的主干道。
在货车驶过路口时,早已等待许久的两辆打着爆闪的铁骑从侧边汇入,一左一右,护卫在货车前五十米的距离。
接着,每驶过一道路口,就有特种车辆像幽灵般汇入。
没过多久,一个由铁骑开道,特警车辆尾随护送的车队已然成形。
车队全程静默,保持着稳定的速度在城市车流中前行,虽然没有鸣响警笛,却压迫感十足。
路上的私家车司机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就眼瞅着这架势,瞬间下意识避让。
“老公,这车队怎么这么霸道啊,居然还闯红灯!”
一辆宝马i上,正等红灯的妻子不可思议地指向窗外。
老公则是轻轻拍打着她的手臂,示意不要这么大惊小怪,“这一看就是国家在运送重要的东西,你看到夹在中间的那辆蓝色货车没?”
这些老司机上路久了,什么情况也都见过。
就说这个丈夫,以前还见过运送火箭舱的重型大卡呢。
……
那个在沈飞眼里,只是一个普通司机的李师傅,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眼神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前面的路况。
车队很快就来到了城市边缘。
作为特种兵出身的李龙,上到民航飞机、战斗机,下到坦克以及各种车辆,甚至海上船艇几乎没有他不会开的。
因为他们这支小队,每个成员都是各军区最顶尖的存在。
而他们这支队伍的前身,则是代号为722的部队。
众人所熟知的反劫机特种警察部队。
专精空中安保、要人警卫及高价值目标护送。
很快,货车开到了一处地图上都查看不到的基地。
基地内,那些从全国各地调来的科学家们早就等的迫不及待了。
他们这次被国家召集而来,就是为了一起想办法在短时间里攻克阻拦索的编织技术。
“现在原材料已经运送过来了,数量可观,不过各位还是能省则省。”
“距离阻拦索最后的交付期有限,希望大家能加把劲!”
陈楚良交代完后,就不再干扰这些专家了。
他也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直接在这里住下,时刻跟进项目进度。
负责参与这次的项目包括之前复测的人员,同时孟振国也在发挥着他的余热。
眼下距离闽澜舰最后一批阻拦索寿命期限就要到了,如果再不赶紧研发出属于华夏自己的阻拦索,这些航母即将面对没有战斗力的这个可怕情况。
陈楚良深知这一情况绝对不能发生!
13天。
最多13天!
13天后如果阻拦索编织成功,那么这批最新的航母生命线将会被运往试验场进行模拟航母甲板的环境测试。
一旦测试通过。
阻拦索便可大规模投放各到现有的三艘服役航母上。
所以,陈楚良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真正的茶饭不思。
研发日期最后三天倒计时。
陈楚良看着孟振国送来的又一份进度报告,心里的思绪五味杂陈。
“已经只剩最后三天了,现在你们还没取得突破性进展吗?”
“时间不等人啊老孟。”
陈楚良几乎是咬着字一口口说出来的。
足以见到,现在阻拦索项目确实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
可问题是,技术上的困难并不是一句“时间不等人”就能够解决的。
看到孟振国一言不发,陈楚良也清楚他的难处。
“技术上的事我不懂,我也知道很多难题不是你们这些专家不想解决,所以问题是出在哪?”
“编织工艺不行?”
“还是原材料不行?”
编织工艺不行,那就是技术上的问题,他陈楚良完全可以向上面申请调来更多的顶尖专家。
但如果是原材料不行,而导致阻拦索进度停滞,那他就是真的一丁点办法都没有了。
陈楚良看着孟振国,等着他的回答。
只是孟振国的回答完全在预料之外,“不是材料不行,正是因为原材料太行了,才导致了现在的这个问题。”
陈楚良有些糊涂,“我不太明白,你能详细说说吗?”
他以前还只听说过,因为材料不行而造不出阻拦索,还真就没听过,因为材料太行了,导致阻拦索造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