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开五金店,军方都来进货了! > 第7章 材料学领域的大佬全来了!

看到对方答应的如此爽快,沈飞也知道这是遇到大客户了。
“我现在货不多,像这样的线缆可以再给你拿四盘出来。”
沈飞现在把所有积分兑换掉,也就只能换到这么些。
所以就算严伟想要多的,他这里也没有足够的存货。
虽说觉得有点少,可严伟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所以直接了断地说道:“行!”
沈飞点头,从货架上又拿来了四盘线缆。
“这次进的货都在这了,一共五盘线缆,每份收你两万,一共是十万。”
“千万不要嫌贵哈,这可是碳纤维。”
沈飞按照最顶级的工业缆线报价,绝对童叟无欺。
嫌贵?
啊哈哈……
这么珍稀的碳纤维,甚至还是航母阻拦索的原材料,才只有十万!
他怎么可能会嫌贵,高兴还来不及呢。
严伟二话没说,直接掏出手机转起了账。
沈飞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爽快的客户,在确认收到钱后,沈飞利索地开了一张发票。
“这是发票,你收好。”
望着递来的红色发票,严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还是他头一次,采购航母阻拦索原材料,而且还在五金店这开了发票。
“小老板,我能多问一嘴吗?你这货是从哪进的?”
严伟只是稍作打听,沈飞就眉头皱了起来,没好气道:“商业机密,恕不奉告!”
“抱歉,是我太冒昧了。”严伟赶忙道歉,他生怕沈飞以后不做他生意了,“我只想着如果东西好,以后我们公司可能会大量采购。”
“你是担心我这没货吗?”沈飞算是看明白了,“这你放心,我只是暂时没有进多的来,如果你们公司真有需求,到时候我多囤点就是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其实严伟想的很明白,不管这阻拦索的原材料是从哪来的,只要以后这家五金店还能持续供货就行。
而且,这个小老板之所以卖这么便宜,可能是他还不清楚,这碳纤维线缆究竟有多么珍贵。
十万对于严伟来说,实在是太便宜了。
可他压根就不知道,沈飞完全清楚系统商城里出品的东西,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不是他不想卖的贵,而是为了把五金件卖出去,从系统这获得积分,只能在客人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要不然,东西再好,沈飞定上一个天价,钱赚不到不说,连积分也没有。
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
完成了首长交代的任务,严伟带着手上的缆线立即赶回了军区基地。
……
此时的基地内,陈楚良和一众顶级专家正在紧锣的研究讨论这刚买来的工业线缆。
众人看着面前有关航母阻拦索原材料的详细资料。
上面写着该材料性能卓越、来源可靠、成本低廉。
而最关键的是进货来源。
居然是一家五金店。
顿时,房间里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些报告在每个人手上不停传递,气氛显得安静的可怕。
“只有06毫米的直径,就能拥有接近50吨的破断强度?这不太可能吧。”
望着这份由海燕实验室出具的权威资料,罗泽峰不禁匪夷所思地看向了陈楚良。
作为国内材料学的顶尖泰斗,罗泽峰参与过许多国家顶尖的材料工程项目。
如今虽已年过五十满头白发,可目光却依旧如同火炬。
“是啊,现在阿美丽卡现役的k7
od3阻拦装置,公开披露的极限数据也就只有210吨,一个五金店卖的工业缆绳,在同等量级下要比它们的阻拦装置还要强……”
“不是我们涨他人威风,真只怕这数据是仪器校准出现了问题吧?”
“确实,这贴标上还说最大破断强度有120吨,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在这个房间里,不光是罗泽峰感到诧异,就连那位负责航母舰载机工程的赵海东教授也是在不断消化这些信息。
面对在场的教授学者所抛出来的一个个问题,陈楚良却不急不忙,淡定的喝了一口茶,语气平缓道:“我知道各位不相信,毕竟在座的每一位教授都对阻拦索的性能要求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只凭借资料上的这些数据,或许难以让你们信服。”
“但这也是我把你们叫来的原因,我决定让各位亲眼见证这份材料的二次验证测试。”
陈楚良话音落下,议论声再次响起。
而在这些人当中,唯一知晓此事真实性的孟振国扫视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是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他在学术界,是很权威不假。
可在这些大佬面前,那就真的是有点班门弄斧了。
甚至不夸张的说,自己研究阻拦索,那都是建立在这些前辈所提供的基础研究资料上来进行的。
他旁边的那位,是国家材料测试中心的首席专家叶华宁。
对面的那位,是军工特种材料研究部的一把手。
甚至连总装部那边都有派人过来。
足以可见,有关航母阻拦索原材料一事,已经直达天听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领导高度重视,今天现场也不会来这么多牛逼的大人物。
其实这完全在情理之中。
航母阻拦索技术是否能自主突破,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海防武装力量。
光是想到这里,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孟振国,却死死抿着嘴角,他的内心早就掀起了巨大的惊涛。
“我已经核查了一遍海燕实验室第一次测试的所有流程和原始数据。”
叶华宁的声音忽然响起,众人都不约而同看向这位国家材料测试中心最具权威的老教授。
“从理论上来看,测试符合标准,没有明显的问题。”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从业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它的成分构成要远远超过现有的科学认知。”
“所以我提议,这次复测所有传感器都要重新确认没有差错,并且还要多角度高清录像,要把每一个微变反应都记录下来。”
“如果这次的测试结果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正式将新发现的材料投入到航母生命线工程项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