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黄土塬上的风 > 第9章
天刚蒙蒙亮,张成的手机就震个不停。他摸黑抓过手机,屏幕上跳出“施工队王老板”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昨天跟王老板约好,今天一早带施工队来柳河乡看现场,怎么这时候打电话?
“喂,王老板,出什么事了?”张成的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
电话那头的王老板语气含糊,带着点为难:“张同志,实在对不住,俺们……俺们去不了了。”
“为啥?”张成一下子坐起来,被子滑到腰际,“昨天不是说好了吗?定金俺们都给了一半了!”
“不是俺们不想去,是……是有人传话,说柳河乡的活‘不干净’,俺们要是去了,以后在县城就别想接活了。”王老板的声音压得很低,“俺们小本生意,得罪不起人啊。定金俺们会退给你,你再找别家吧。”
电话“咔嗒”一声挂了,张成盯着手机屏幕,脑子嗡嗡响——不用想,肯定是赵志强的残余势力在搞鬼。他赶紧掀开被子,套上衣服就往王丽家跑,路过食堂时,看见李姐正蹲在煤炉边熬粥,蒸笼里飘出馒头的香味。
“张同志,这么早?吃了早饭再走啊!”李姐笑着招手。
“不吃了李姐,有急事找王书记!”张成脚步没停,心里急得像着了火——要是施工队黄了,之前的征地、协调全白费了,村民们的期待也会落空。
王丽家的院门虚掩着,张成推开门,看见王丽正蹲在院子里喂鸡,朵朵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小勺子,往鸡食盆里撒玉米粒。听见动静,王丽抬起头,脸上还沾着点鸡食的碎末:“怎么了张成?慌慌张张的。”
“施工队黄了!”张成喘着气,把王老板的话重复了一遍,“肯定是赵志强的人搞的鬼,他们不想让咱们修路!”
王丽手里的鸡食瓢“当”地掉在地上,玉米粒撒了一地,鸡群涌过来啄食,朵朵吓得往后缩了缩。王丽赶紧把朵朵护在身后,脸色沉下来:“他们还敢来?赵志强都被停职了,还有人敢跳出来?”
“赵志强虽然倒了,但他在县城的关系还在,尤其是建材市场和工程圈,不少人还跟着他混。”张成蹲下来,帮着捡地上的玉米粒,“王老板说,有人威胁他,要是来柳河乡,以后就别想在县城接活了。”
朵朵拉着王丽的衣角,小声问:“妈妈,是不是路修不成了?”
王丽摸了摸女儿的头,强挤出笑容:“不会的,朵朵放心,妈妈和张叔叔一定能把路修起来。”她转头看向张成,眼神里带着股韧劲,“走,咱们现在就去县城找王老板,就算是求,也得把他求回来!”
张成刚要应声,口袋里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老周打来的:“张成!快来乡口!有辆拉水泥的卡车陷在土路上了,司机急得快哭了!”
“拉水泥的卡车?”张成愣了愣,“咱们没订水泥啊。”
“是西坡村的老陈订的!他说怕咱们施工队来了没材料,提前从市里拉了两车水泥,结果刚到乡口就陷进去了!”老周的声音里满是焦急,“你赶紧来,再晚水泥就被雨水泡了!”
挂了电话,张成和王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施工队黄了,那边水泥车又陷了。王丽把朵朵交给赶来的母亲,抓起外套就往外走:“先去救水泥车,水泥要是坏了,就算施工队来了也没用。”
乡口的土路上,果然停着辆蓝色的大卡车,后轮陷在深深的泥坑里,车轮转得飞快,溅起的泥水把车身糊得看不清牌照。司机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蹲在车头旁,手里攥着个扳手,眼圈红红的。老陈和几个西坡村的村民围着卡车,有的拿着铁锹铲泥,有的想找木板垫车轮,却怎么也弄不出来。
“怎么陷这么深?”王丽走过去,蹲在泥坑边,手指戳了戳湿泥——能没过手指,昨天晚上下了场小雨,土路吸饱了水,变得又软又黏。
“俺也不知道啊!”司机站起来,声音带着哭腔,“俺跟着导航走,说这条路能到西坡村,没想到这么难走。这两车水泥是俺们老板好不容易调过来的,要是坏了,俺半年工资都得赔进去!”
老陈叹了口气:“都怪俺,没跟司机说清楚路况,这路下雨后就不能走重车。”
“现在说这些没用,得赶紧把车弄出来。”张成脱掉外套,扔给旁边的小芳,“小芳,你去合作社拿几块木板和钢丝绳,越多越好!老周,你去乡农技站把拖拉机开过来,用拖拉机拉!”
小芳应了声,撒腿就往合作社跑,辫子在身后甩得飞快。老周也赶紧去开拖拉机,突突的拖拉机声很快从远处传来。村民们也都围了过来,有的回家拿铁锹,有的找绳子,连东沟村的李大爷都拄着拐杖跑来了,手里还拿着根磨得发亮的木头杠子。
“俺们来帮忙!人多力量大!”李大爷把杠子往泥坑里一插,“当年俺们修水库,比这难的活都干过!”
“对!俺们帮你拉!”几个年轻的村民撸起袖子,有的站在卡车后面推,有的抓着钢丝绳,等着拖拉机发力。
拖拉机开过来了,老周把钢丝绳的一端拴在拖拉机上,另一端拴在卡车的挂钩上。张成站在拖拉机旁边,对着司机喊:“你先发动卡车,挂倒挡,等会儿俺喊‘拉’,你就加油门!”
司机赶紧爬上卡车,发动引擎,卡车“轰隆隆”地响起来,后轮还是在泥坑里打转。张成对着老周点头:“拉!”
老周踩下拖拉机的油门,拖拉机往前拽,钢丝绳绷得紧紧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村民们也一起使劲,有的推卡车,有的用铁锹铲车轮下的泥,喊着号子:“一、二、三!使劲!”
卡车慢慢动了动,后轮从泥坑里抬起一点,又陷了回去。张成抹了把脸上的汗,甩了甩手上的泥:“再加把劲!木板来了!”
小芳抱着几块木板跑过来,村民们赶紧把木板垫在卡车后轮下。张成又喊了声“拉”,拖拉机和村民们一起发力,卡车终于“哐当”一声,从泥坑里爬了出来,溅起的泥水洒了大家一身,却没人在意——所有人都笑着,有的拍着司机的肩膀,有的互相擦着脸上的泥,像打了场胜仗。
司机爬下卡车,对着大家鞠了个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谢啥!都是应该的!”李大爷笑着说,“路修通了,以后你们拉货就方便了,再也不会陷车了。”
把水泥车送到西坡村的临时仓库,已经是中午了。太阳把湿泥晒得半干,大家的衣服上又沾了层土,看起来像刚从泥里捞出来一样。李大爷非要拉着大家去家里吃饭,说是“庆祝水泥安全到村”,王丽推辞不过,只好带着大家去了。
李大爷的家是两孔窑洞,里面收拾得很干净,炕上铺着蓝布褥子,墙上挂着几张奖状,是他孙子得的。李大爷的老伴端上饭菜,有炒土豆丝、腌萝卜,还有一锅小米粥,虽然简单,却吃得大家满头大汗。
“施工队的事,俺们都听说了。”李大爷放下筷子,看着张成和王丽,“你们别着急,俺们村民们商量好了,要是找不到施工队,俺们就自己修!俺们有的是力气,就是缺技术,你们给俺们指个方向,俺们肯定能干好!”
“对!俺们自己修!”几个村民也跟着说,“俺们不怕累,就怕路修不通!”
张成心里暖暖的,看着满屋子朴实的村民,眼眶有点湿:“谢谢大家,不过修路是技术活,不能蛮干。俺们已经联系了另外一家施工队,是邻县的,跟赵志强没牵扯,下午就去跟他们谈,肯定能成。”
吃完饭,张成和王丽就往邻县赶。邻县的施工队老板姓刘,是老周的战友,之前老周提过一嘴,说刘老板为人实在,不搞那些歪门邪道。两人开着王丽的SUV,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刘老板的施工队驻地——是个简陋的院子,里面堆着不少钢筋和水泥,几个工人正在院子里焊钢筋。
刘老板正在办公室里看图纸,看见他们,赶紧站起来:“老周跟俺说了你们的事,赵志强那小子,在县里名声臭得很,俺才不搭理他。”他给两人倒了杯茶,“你们的情况俺都知道了,柳河乡的路,俺们接了!不过俺们有个条件,材料得俺们自己采购,俺们只认质量好的材料,不能用劣质货。”
“没问题!”王丽赶紧说,“材料质量您放心,俺们会跟您一起去选,要是发现劣质材料,俺们立刻换供应商。”
“还有,工期得保证,俺们队里还有别的活,不能拖太久。”刘老板又说。
“工期您放心,俺们会协调村民配合,绝不会耽误您的时间。”张成笑着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谈妥施工队的事,往回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王丽开着车,眼睛有点红,显然是累坏了。张成看着她,心里有点疼:“要不俺来开?你休息会儿。”
“没事,俺还能开。”王丽揉了揉眼睛,“就是有点困,昨天晚上帮朵朵改作业,睡得有点晚。”
回到柳河乡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乡政府的院子里黑漆漆的,只有办公室还亮着一盏灯。王丽把车停好,刚要下车,突然咳嗽起来,咳得很厉害,手都扶不住方向盘。
“你怎么了?”张成赶紧递过去一瓶水,“是不是感冒了?”
王丽喝了口水,摆了摆手:“没事,可能是早上喂鸡的时候着凉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跟施工队对接。”
张成看着她苍白的脸,心里放心不下:“你跟我来,俺宿舍有感冒药。”
王丽想推辞,却被张成拉着走进宿舍。宿舍里很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书桌上堆着几本修路的图纸和书籍。张成从抽屉里拿出一盒感冒药,是之前他感冒时李姐给的,还没开封。
“你先坐着,俺给你倒杯水。”张成拿起桌上的杯子,去外面的水龙头接了杯热水,递到王丽手里。
王丽接过杯子,看着张成忙碌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打开感冒药,拿出两片,就着热水咽了下去。“谢谢你,张成。”她小声说,“要是没有你,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跟我还客气啥?”张成坐在她旁边,看着她,“你就是太要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以后要是累了,就跟我说,别硬撑。”
王丽的脸颊有点红,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杯子:“俺就是怕……怕村民们失望,怕朵朵觉得妈妈没用。”
“你怎么会没用?”张成打断她,语气很认真,“你为柳河乡做的事,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朵朵有你这样的妈妈,应该骄傲才对。”
王丽抬起头,看着张成的眼睛,灯光下,他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她突然想起上次在仓库里,张成拉住她的手,想起他帮王老三修屋顶,想起他为了施工队跑前跑后……心里有个地方慢慢软了下来,像被温水泡过的糖。
“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感冒了要多睡会儿。”张成站起来,送王丽到门口。
王丽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看他:“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嗯,你放心。”张成笑着说。
王丽走后,张成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修路的图纸,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想起王丽苍白的脸,想起她咳嗽时的样子,心里有点担心。他拿起手机,给李姐发了条消息:“李姐,明天早上能不能多熬点小米粥,再煮个鸡蛋?王书记感冒了,想让她吃点热的。”
李姐很快回复:“放心吧张同志,俺明天一早就熬,保证热乎乎的。”
第二天一早,张成刚起床,就听见宿舍门口有动静。他打开门,看见王丽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保温桶,脸色比昨天好了不少。
“你怎么来了?不多睡会儿?”张成赶紧让她进来。
“俺给你带了早饭,是俺妈熬的小米粥,还有煮鸡蛋。”王丽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昨天你给俺的感冒药很管用,俺今天好多了。”
张成打开保温桶,小米粥的香味飘了出来,里面还卧了个荷包蛋。他拿起勺子,吃了一口,粥很稠,带着点红糖的甜味。“好吃,比俺妈熬的还好吃。”他笑着说。
“你喜欢就好,以后你要是想吃,俺让俺妈多熬点。”王丽坐在旁边,看着他吃,嘴角带着浅浅的笑。
吃完早饭,施工队的刘老板就带着人来了。大家一起去看了修路的现场,刘老板拿着图纸,跟张成和王丽讨论施工方案:“东沟村到石洼村的路段要先修,那里的村民最需要这条路。西坡村到上河村的路段可以后修,不过得先把桥修起来,那里有个小河,雨季会涨水。”
“没问题,您怎么安排都行。”王丽点头,“要是需要村民帮忙,您尽管说,俺们会协调。”
刘老板笑着说:“有你们这么支持,俺们肯定能按时完工。不过俺们有个要求,施工期间,希望能有个村民代表跟着,监督施工质量,也方便跟村民沟通。”
“俺来!”李大爷举手,“俺在村里威望高,跟村民们也熟,有啥问题俺能解决。”
“好!那就麻烦李大爷了。”刘老板拍了拍李大爷的肩膀。
施工队很快就开工了,挖掘机和推土机开进了东沟村,“轰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柳河乡的宁静。村民们都围在工地旁边看,有的还帮着递水、递毛巾,工地上一派热闹的景象。
张成和王丽每天都泡在工地上,早上跟着施工队一起到现场,晚上要等施工队收工了才回去。王丽的感冒还没好,偶尔会咳嗽几声,张成就把自己的保温杯给她,里面装着李姐熬的姜茶。
“你自己也喝点,别感冒了。”王丽把保温杯递回给他。
“俺没事,身体好着呢。”张成笑着说,却还是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姜茶有点辣,却很暖,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
一天晚上,施工队收工后,张成和王丽坐在工地旁的石头上,看着远处的灯光。王丽突然说:“等路修通了,俺想带朵朵去看看大海,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海呢。”
“好啊!”张成点头,“到时候俺陪你们一起去,俺知道有个地方的海很漂亮,还能捡贝壳。”
“真的?”王丽眼睛亮了,“那俺们说好了,路修通了就去。”
“说好了。”张成看着她,心里突然有个想法——等路修通了,等柳河乡的日子好起来了,他要跟王丽表白,要跟她一起带朵朵去看大海,要跟她们一起,在柳河乡好好生活。
就在这时,张成的手机响了,是县质检局的同志打来的:“张同志,你们订的水泥和钢筋,俺们抽样检测了,发现有一批水泥的强度不够,可能是劣质水泥,你们赶紧去检查一下,别用在施工上!”
张成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劣质水泥?是哪一批?”
“就是昨天西坡村收到的那两车,其中有一车的水泥强度不达标,要是用在路基上,会出大问题!”
挂了电话,张成和王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张——劣质水泥,又是劣质水泥!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想破坏修路工程!
“走!去西坡村!”王丽站起来,语气很坚定,“俺们必须把劣质水泥找出来,绝不能用在修路上!”
张成也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对!绝不能让他们破坏咱们的路!”
两人往西坡村跑,夜色里,他们的身影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像两道并肩作战的光。虽然又遇到了新的麻烦,但他们都知道,只要他们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柳河乡的路,一定能修通,一定能通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