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燃烧的岁月 > 二十八

二十八
吉普车驰向牛友营方向,车上坐着马永旭,吴顺利和人事处周国平处长,车一直开到公社大院里。
周国平到书记办公室与书记寒喧几句,就上车了“柳师傅,你认识去窑沟的路吗?”“认识,上次同组织部人去的。”柳传信答道。
说完,开车沿着大道,越过耗牛河,来到了窑沟生产队院内,车停下来,几个人走到写着窑沟生产队“的牌子的屋前,推开门,周处长问“有人吗?”屋里坐着的张队长:“你们找谁呀?”
突然,他看见了柳传信:“柳师付,你们又来了。”柳传信握着张队长手说:“是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军代表马永旭,马教导员,这位是局人事处周处长,这位是局付主任吴顺利。”张队长与他们一一握手问好。
马教对张队长说:“张队长,我们来主要是为路成仁,路总来的,通过这三年多的劳动改造,你们已经给出了鉴定,经我局革委会研究决定,对他彻底平反,他人在哪儿?”张队长指着牲口棚:“在那起圈
呢。”张队长大声喊:“老路,你局来人啦。”
路成仁听到喊声,放下于里的镐头,擦擦脸上的汗,走到队部。
吴顺利:“路叔,我们来接你来了。”路成仁看着吴顺利:“大利。”
这时,马永旭急忙走上前握住路成仁的手:“路总,你受苦了,我们来接你回家。”
路成仁一脸茫然:“回家,回家,回哪个家?”马永旭:“回北川的家,回北川的家。”
路成仁:“回北川的家?”说着满脸的困惑,眼泪不断的往下流,还在自言自语:“回家,回家,回北川的家。”
马永旭握住路成仁的手不放:“是的,回北川的家,你平反了,你恢复自由啦,可以工作啦!”
路成仁的眼泪还是不断地流。
突然,他松开马永旭的手,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苍天啊,你终于开眼了。”
这时,围观的社员也都跟着哭了起来,路红兵走到路成仁跟前,也跪在地上,爷俩抱头痛哭。
西吉千米竖井工地,满院苍凉,杂草丛生,连个道路都没有了。
两辆吉普车在指挥部门前停了下来,只见几个群专队员戴着红袖标,正在守护着现场。
李淑琴忙问:“司处长怎么样?”有个群专队员:“司处长不行了,让救护车拉走了。”
李淑琴对马永旭他们一行人说:“这是畏罪自杀。”马永旭问道:“什么时候发现的。”
群专队员回答:“今天早晨,他连续几天不吃不喝的,拒不交待问题,还说这次事故与他一点责任都没有,都是按照领导指令办的,今天早晨给他送饭,我发现他已上吊自尽了,我们把他放下来就不行了。”
马永旭看着李淑琴问:“你们没有逼供打人吧?”
李淑琴忙接着说:“没有,绝对没有,我已经严肃告诉他们,绝对不能打人。”转向群专队员:“小李,我说过吧?”群专队员也不吱声。
马永旭说:“司处长的事回去再处理,先把竖井的事落实一下。路总,你说现在我们怎么办?”
路成仁坐了下来,认真地想了想说:“我们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方面我与吴处长交流过,你让吴处长说吧。”
吴大为非常肯定的说:“我们这两次建井,都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就是按照苏联专家的方案施工的,我们的建议是把这个竖井废了,把这个淤泥流层避开,在距它300米的矿线岩层上,再重新选址打一口新井,这样就能顺利地躲开50米处的淤泥流沙层了。”
李淑琴:“我不同意,就差300米,就能避开流沙层,这不是开玩笑吗?我们这个竖井花了那么多钱,死了那么多人,到头来还得给它报废了,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那让全局职工怎么看我们。”
吴大为:“那也没有办法,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你让路总说说吧。”
路成仁非常有信心地说:“这是个复杂地形,你们看。”他指着墙上的北川地质构造图:“东,西两山的岩层是顺着垂直走向的,苏联专家不了解我局的地质构造,把坚井正好选在垂直面的侧面了,这面据台吉地质科侯东阳科长介绍,从现在建井的30米往下500米都是淤泥流沙层,西吉矿在400米掘进时,就发现了这个淤泥流沙层,当时,费了很多工夫,想了很多办法,才把这个流沙层控制住,现在,我们不把它避开,那只能又费工,又费钱,还得付出生命代价。”
马永旭:“西吉矿地质科的侯科长来了吗?”
侯东阳在后排举起手:“来了。”
马永旭对他说:“你介绍介绍情况。”候东阳站起来说:“路总讲的非常正确,根据我矿多年生产经验和实际地质结构,只要避开淤泥流沙层就可以很顺利地把竖井建起来,为什么那?我讲个普通的道理,如果我们建楼选址,地基如打在沙土层就得把地桩打到岩石上,如果我们选的是坚硬的岩石,就不用费劲了,把岩石和地基连在一起就可以了。所以,我认为选个新址比在原址重建,还省钱,省力,还顺利。”
丛胜表态:“好,以上几位地质专家讲的好,这就是我们的实际情况,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
马永旭接着说:“我也同意路总的建议,重新选址,这样,就能多快好省的顺利地把国家重点项目千米竖井建起来,李主任你的意见那?”
李淑琴:“大家都同意重新选址,那我也没意见。”
马永旭转向路成仁和吴大为:“两位,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吴大为对路成仁说:“路总,你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吧。”
路成仁:“好,那我说,经过西吉千米竖井指挥部研究决定:一、我们决定废除原址,在300米之外的新址重新建座新井,设计主井深度为一千米,付井深度950米,建设投资2200万元,原投资是2400万元,就是说把过去损失的建井费用补回来;二、工期从现在开始到1974年10月竣工投产,向国庆25周年献礼。”
马永旭:“很好,就按路总说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全力以赴,支持我们的重点工程。”
路成仁补充道:“马教导员,还有两件事,要当场解决,就是工程处长怎么办?这个要马上解决;再就是要把西吉矿地质科的侯科长调到指挥部来。”
马永旭当场表态:“好,好,立即落实,侯科长可以马上调过来,那工程施工谁来负责?”
吴大为:“我想把尹兆阳调来负责施工,他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上就是工程兵的一个营长,回国后也是搞基建工程,这二年又建了纤维厂只有他能胜任。”马永旭说肯定的:“好,就这么办,李主任你说那。”
李淑琴不情愿说:“那行吧。”
西吉千米竖井新址开工了,现场彩旗飞扬,井架矗立,施工人员干得热火朝天。
尹兆阳正在指挥施工人员现场操作……
侯东阳和路成仁正在研究图纸……
中秋节,中午11点多钟,王彪祥来到招待所,走到后院,在转角处最里面那个房间,他敲了几下门:“汪老弟,开门。”
汪政把门打开:“啊!是老哥呀,你怎么来了?”
王彪祥拉住汪政的手:“老弟,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汪政仰着头想想,又摇头“不知道,我这一天,就是看报,听广播,剩下的就是睡觉,今天几号都记不得了。”
王彪祥:“老弟,今天过节,八月节,中秋啦,我来接你过节。”
汪政不解地:“是吗?不记得了,你老哥什么节都惦记得我。”王彪祥:“怎么不掂记呀,我们要没有您,就没有我家的今天,快穿衣服走吧,你嫂子,我们一大家子都等着你那。”说完帮他拿过衣服,走出房间,很快就到王家大院了。
要家沟王家大院,一家人都在忙活着,他俩走进东屋,看见儿媳妇藏秀芹正在外屋往里屋端菜,王彪祥老伴坐在坑头抽着大烟袋。
汪政忙说:“老嫂子,最近还好吗?”王李氏忙说:“好,好,托你的福。”
汪政又向端菜的藏秀芹说:“你好,辛苦了。”藏秀芹道:“你好。”
这时,炕上一桌,地下一桌已摆好,王彪祥对藏秀芹说:“你去把大丫、二丫、小y和孩子们都找来,吃饭吧。”
藏秀芹答到:“嗯哪。”说完就到外屋,把他们招呼来了,二女婚邱旺祖进来打招呼:“汪书记,您来了。”
汪政看看王彪祥说:“老哥,老邱。”王彪祥:“我的二女婿。”汪政点点头:“知道了,你们是一家?”
王彪祥:“在东山矿,技术员,这不挨整了吗,到总医院把大门那。”
汪政又问:“你那大女婚我认识,东山矿的李旭,他怎么没有来。”王彪祥答道:“上班了,一会就回来。”说着,李旭推着自行车进院了,进屋说:“我知道汪书记来了,汪书记您好呀!还认识我吗?”
汪政过来握住李旭的手说:“怎么不认识,咱们认识最早,45年那会儿,我做地下党,多亏你们的帮助,要么,我也没有今天那。”说着他们在地上大桌喝起酒来。
中秋节的夜晚,二工村李自立大老婆家,张玉凤在院里摆好了月饼,水果,正在和李自立,李为军(二儿子),李为国(三儿子),李为悔(大女儿),李为雪(小女儿)坐在桌前赏月,唠瞌。
这时,李为民推着自行车走到院里来,看见李自立就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你这个老东西,还有脸来我家那,你当初怎么不要我们的,现在小老婆不要你啦,你跑到我家来了,你给我滚。”说完,拉着李自立就往外拽,张玉凤忙上前拉住李为民:“大小,你不要这么说你爹,这不是你爹的错,是你姥爷的事。当年,你老爷不让你爹进门,还登报脱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你爹在家门口守了一夜,是你姥爷报官抓了你爹,你爹才走的。”李为民不依不饶地说:“那也是他的毛病,那解放了,他怎么不找咱们那,还找个年轻漂亮的小老婆,这回好了,人家不要你了吧?你无路可走了吧?这才想起我们几个,晚了,你赶紧走,否则,我对你不客气。”接着又去拽李自立,李自立起身穿上外套,张玉凤拽着李为民哀求地说:“大小呀,你放过你爹吧,不怪你爹,当年是你姥爷不要你爹的,你爹够惨的啦,现在连个家都没了,你还赶他走,你让他上哪去呀?娘求你啦还不行吗?娘给你跪下。”说着就跪在李为民的面前,李为民丝毫不让:“老东西,你给我滚。”说着还往外推李自立,李自立含着眼泪走出了院门。
他独自一个人向东,往南山舍宅的方向走去,来到自己家局长住宅,不自觉地潜然泪下。
他又朝五宝方向走去,到了纤维厂大院,在独身楼处停了下来,坐在台阶上回想着过去那些往事……
河南老家张家大院,李自立,张玉凤,五个孩子幸福在一起,欢乐的场面……
河南张家大院,下着大雨,李自立身着军装在敲门,整夜未开……
早晨,张家大院开开门,老丈人带人抓住他,把他送往县衙门押送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