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娘子!”铁蛋娘抱着刚采的草药跑来,“后山竹林突然枯了一大片,土里渗着蓝水!”
周望舒心头一跳,跟着林氏跑到后山,只见碗口粗的湘妃竹尽数萎黄,竹节渗出靛蓝色汁液,她削开竹皮,内壁布满蛛网状菌丝,与沈青墨腿上的如出一辙。
“去请里正封山。”她将染毒的竹片包在油纸里,“再找两个腿脚快的,把这送到县衙不,直接送去府城济世堂。”
暮色四合时,周望舒端着药碗推开西厢房门,沈青墨正就着烛火擦拭软鞭,听见响动迅速将什么东西塞进枕下。
“喝药。”她故意碰翻烛台,在对方抢救灯盏时抽出那物件,竟是他们成亲时的婚书,洒金红笺上,沈周氏三个字被摩挲得有些模糊。
沈青墨耳尖泛红:“怕被血污了”
窗外忽然传来瓦片碎裂声,周望舒刚要探头,被沈青墨拽着手腕滚到床榻内侧,三枚毒镖钉入他们方才站立的位置,镖尾系着的红绸在月光下泛着磷光。
“东南角槐树。”沈青墨将软鞭塞进她手心,“我数到三,你扯动檐下铜铃。”
周望舒握紧鞭柄,掌心全是冷汗,当沈青墨数到“二”时,她突然扬手甩出腕间银针,刺客闷哼坠地的瞬间,沈青墨的软鞭已卷住第二个人的脚踝。
最后一个刺客突然吹响骨笛,周望舒怀中的璇玑匣剧烈震动,她掀开匣盖的刹那,磁针疯狂指向西北方,那里是他们到这儿后重新建起来的祠堂。
“留活口!”沈青墨的喊声与破空箭矢同时响起,刺客太阳穴上突然绽开血花,周望舒扑到尸体旁,从他怀里摸出半张残破信笺,月光照亮末尾的凤凰纹印鉴。
沈母的惊呼从廊下传来:“这是长公主府的密纹!”
夜风卷着信纸飘向祠堂,周望舒追到门前时,璇玑匣突然自动弹开,磁针直指供桌下的青砖,那里隐约露出半截缠着蛛丝的青铜匣,匣面火红月牙图案与她后肩的胎记浑然一体。
周望舒的指尖堪堪触到青铜匣,祠堂梁柱突然簌簌落灰,沈青墨的软鞭卷住她腰身急退三步,供桌下的青砖轰然塌陷,露出半截腐朽的樟木箱。
“当心瘴气。”沈青墨用浸过药汁的帕子捂住她口鼻,烛火照亮箱内泛潮的账册,周望舒用银簪挑起页角,“元昌三十七年漕粮”几个朱砂字刺入眼帘,正是先帝驾崩那年。
沈母提着灯笼的手猛地一颤:“这是这是你爹生前押运的那批!”
“爹运的不是盐?”沈青墨咳嗽着翻开账册,霉斑间隐约可见“滇南官仓”的戳记。
周望舒突然按住其中一页:“你们看这米价。”她指尖点着发黄的数字,“当年江南米贱如泥,这里记的却是三倍市价。”
窗外传来急促的犬吠,里正举着火把撞开祠堂门:“周娘子,济世堂的郎中到后山了!”
晨光熹微时,周望舒蹲在枯竹丛里取样,药锄碰到硬物的瞬间,磁针在璇玑匣里打转,竟是半截生锈的漕运司量斗,斗壁残留的靛蓝色粉末与竹菌孢子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