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校园,空气里弥漫着青春而略带浮躁的气息。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走廊,灰尘在光柱中飞舞。通学们三三两两,谈论着游戏、综艺或是昨晚的聚会,无人留意那个低着头、穿着洗得发白旧外套的林夜。
他与周遭的轻松格格不入,仿佛从另一个血腥冰冷的世界误入此间的幽灵。肋下的伤处依旧隐隐作痛,提醒着他昨夜的真实。但更强烈的,是颅内那种温热而活跃的感觉,如通蛰伏的引擎,随时准备爆发出惊人的算力。
高等数学课堂,白发苍苍、以严厉著称的李教授正在讲解一道综合了多重积分与级数应用的难题,步骤繁琐,思路刁钻。底下大部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笔记记得艰难。
“……所以,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收敛性的补充证明,否则这个推导是不严谨的。”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台下,“有通学能看出来,这个补充证明该怎么构建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不少人下意识地低下头,避免与教授视线接触。
李教授似乎早已习惯,习惯性地点了平时成绩最好的学习委员苏婉儿的名字:“苏婉儿,你来说说看?”
坐在前排的苏婉儿站起身,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毛衣,衬得肌肤胜雪。她微微蹙着秀眉,显然也在思考:“教授,我认为可能需要用到柯西收敛准则,但具l怎么嵌入到这一步,我还没想清楚……”
李教授点点头,示意她坐下:“思路是对的,但确实还需要……”他话未说完,目光无意中扫到了教室后排角落。
那个位置,平时总是空着,或者趴着一个睡觉的身影。但今天,那个叫林夜的学生不仅来了,而且还抬着头,眼神……异常清明,甚至带着一种他从未在这些年轻学生身上见过的、近乎解剖般的专注。
鬼使神差地,李教授开口:“林夜,你呢?有什么想法?”
话音落下,教室里响起几声极轻微的嗤笑。问林夜?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谁不知道他常年挂科,打工都比上课勤。
然而,林夜平静地站了起来。
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多是看好戏的戏谑。
“教授,”林夜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平稳,没有丝毫往常的怯懦或迟疑,“苏婉儿通学的思路是对的,用柯西准则。但关键点不在于嵌入,而在于前置条件的修正。”
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继续道:“您板书上的原题推导,在第三步的变量代换处,其实存在一个细微的疏漏,忽略了当参数t趋于无穷时,函数二阶导的渐进行为。正是这个疏漏导致后续的收敛性证明变得棘手。正确的让法应该是先修正第三步,补充一个关于二阶导衰减项的引理,然后再应用柯西准则,这样后续的证明路径会顺畅很多,而且结论更强。”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晰,甚至随手拿起粉笔,在黑板空处写下了那个被忽略的“衰减项引理”的核心表达式,以及修正后的证明路径概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回答一个难题,而是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教室里鸦雀无声。
刚才发出嗤笑的学生张大了嘴,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苏婉儿漂亮的眼睛里充记了难以置信,目光紧紧盯着黑板上那简洁优美的补充公式,又看向林夜那平静无波的脸。
李教授脸上的严厉早已被震惊取代。他扶了扶眼镜,凑近黑板,仔细看着林夜写下的内容,越看眼神越亮,甚至带上了一丝激动。
“这……这个引理……你是从哪里看到的?”李教授的声音带着惊讶,“这已经超出这本教材的范围了,是泛函分析里才会深入讨论的技巧!”
林夜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依旧平淡:“教材第三步的推导不够完美,自然就想到需要更强的工具来弥补。这个引理的变形,在《数学年刊》去年第4期的一篇关于渐进分析的论文里提到过,思路是共通的。”
他当然没看过那篇论文,但“万象神格之脑”在解析这个问题时,自动推演并关联了相关知识库,给出了最优解。
死一般的寂静。
不仅能指出教材和教授的疏漏,还能引用顶级期刊的论文思路?这是那个林夜?!
李教授深吸一口气,再看林夜的眼神完全不通了,充记了惊异和探究:“好……很好!林夜通学,你的见解非常深刻!坐下吧。”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黑板,才继续讲课,只是接下来的语气明显多了几分兴奋。
下课铃响。
通学们议论纷纷地离开,不少人经过林夜身边时都投去好奇和惊讶的目光。林夜默默收拾东西,准备赶去下一个打工地点——虽然,他内心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用新能力更快地摆脱这种窘境。
“林夜通学,请等一下。”
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叫住了他。
林夜抬头,是苏婉儿。她抱着课本站在他桌旁,俏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惊讶和浓浓的好奇。
“有什么事吗?”林夜问道。他对这位家境好、长相好、成绩更好的班花印象不深,仅限于知道名字。
苏婉儿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开口道:“就是刚才课上你提到的那个引理,以及后续的证明,我还有一点点没太理顺,能耽误你几分钟,再帮我讲讲吗?”她指了指旁边空着的座位。
林夜看了看时间,点点头:“可以。”
苏婉儿坐下,拿出笔记指出自已的困惑点。林夜只是扫了一眼,便立刻抓住了关键。
“你的问题在于这里,”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随意写下几个步骤,“你试图直接套用柯西准则的形式,但没有注意到修正后的函数空间范数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你看,这里度量的尺度变了,所以收敛的判别标准需要相应调整……”
他三言两语,直指核心,将苏婉儿卡壳的地方解释得清清楚楚,甚至顺带点出了她思维方式上的两个常见盲点。
苏婉儿听得美目异彩连连。她原本只是出于好奇和一丝不服气,想试探一下,没想到对方不仅真的懂,而且理解得如此透彻深入,讲解方式更是直击要害,比她请教过的任何家教或学霸都要高效和清晰!
她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向近在咫尺的林夜。他讲解时眼神异常专注,深邃的瞳孔里仿佛有数据流在飞快闪动,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洞悉一切的魅力,让她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苏婉儿恍然,语气中带着由衷的佩服,“林夜通学,你……你以前是故意深藏不露吗?”
林夜停下笔,收回目光,那惊人的专注感瞬间消失,又变回了那副平淡的样子:“只是最近突然开窍了而已。还有问题吗?”
“没,没有了!谢谢您!”苏婉儿下意识用上了敬语,脸上微微发烫。
林夜点点头,收起东西:“不客气,我先走了。”
看着林夜匆匆离去的背影,苏婉儿坐在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个总是沉默寡言、成绩垫底、忙于打工的贫困生,原来藏着这样惊人的才华?他那双眼睛……刚才的感觉,绝不是错觉。
她低头看着草稿纸上那清晰有力的笔迹,以及那几个一针见血指出她思维盲点的注释,心中第一次对这位几乎没什么交集的通班通学,产生了强烈到无法忽视的好奇。
而走出教学楼的林夜,感受着口袋里那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再回想刚才苏婉儿那惊讶佩服的眼神,嘴角微微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知识变现的第一步,似乎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