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晨练的吐纳与暮时的诵经里悄悄滑过,孩子们的灵气越来越稳,轩辕洛羽已经能让灵气在指尖凝成淡淡的光团。
风挽歌吹草叶时,灵气会跟着调子绕成圈,连最沉默的冰玄天,也能让灵气温和地裹住掌心,驱散些许寒气。
这日寅时刚过,张师衡教完吐纳,张明陵便让孩子们坐在雷法殿外的石阶上,晨光透过松枝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影。
他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修行者录”,翻开时,纸页间飘着淡淡的墨香。
“今日接着跟你们说华夏的修行界,也说说‘心途六境’为何要先修心。”
张明陵的指尖落在册子上一行小字,“你们知道,藏在暗处的反派,不止暗宗和葬魂阁。
还有‘魔龙一族’,他们的族长烛魔湉,修到了域命境,能召唤湮灭龙息,烧得草木成灰、山石开裂。
他修六境时,清清楚楚认下‘龙族凌驾众生’的念头,没骗自己半分,这份‘认’让他的道途走得扎实。
他烧城市、毁山门,只为践行自己认定的‘龙族尊严’,这份行为看似残忍,却也是他道途里的选择,并未被力量反噬,因为他的‘恶’本就融在自己的道里,与心途六境的规则并不相悖。”
“还有‘屠煞宗’的屠闵,修到域命境靠的是‘杀’,每杀一个人,身上的血纹就多一道,力量也强一分。
他修‘曜彻境’时,心里的‘心曜’照见的就是‘杀戮即道’,没有半分犹豫或伪装,所以他杀修士、杀凡人,哪怕面对孩童也不手软。
他的道途没有所谓的‘疯癫反噬’,反而因这份‘纯粹的恶’,让力量凝聚得更快,因为道本身就复杂,善与恶、守护与毁灭,都是道的一部分,只要认清楚自己的选择,不违逆内心,就能在六境里走下去。”
孩子们听得愣住,帝君涛皱着眉:“可他们做的是坏事啊,怎么还能修得这么厉害?”
张明陵拍了拍他的肩:“不是厉害与否的问题,是道的包容性。道就像一片广袤的原野,有人选择种庄稼,有人选择长荆棘,荆棘伤人,却也是原野里自然生长的一部分,不算‘违逆’原野的规则。”
“那那些家族呢?”轩辕洛羽想起之前听张明陵提过的唐家,小声问。
“家族势力和反派不一样,他们不执着于毁灭,却也没像咱们这样‘先修心’。”
张明陵合上册子,指着远处的龙虎潭,“比如‘唐门’,擅长做暗器,他们的‘无相劫针’能瞬间破防,既能用来打反派护人,也能帮恶人谋私害命。
去年有个唐门弟子,收了暗宗的钱,用针伤了白马寺的小沙弥,他不是被欲望反噬,只是没选择先磨炼内心,没在‘利’和‘义’之间定好自己的标尺。
所以顺着本能选了更轻松的‘利’,这也是他的道途选择,只是和咱们的方向不同。”
“还有‘江南沈家’,懂风水,能帮人补龙脉、镇凶宅,也能为了钱帮贪官改祖坟风水,助其鱼肉百姓。
他们修的也是‘心途六境’的基础,能感应地脉灵气,却没把‘修心’当成必经之路,心里没有坚定的‘该做’与‘不该做’。
所以会跟着世俗的诱惑走,今天帮好人,明天帮坏人,看似摇摆,实则也是道内复杂选择的一种体现。”
“东北的‘五大仙家’更像这样,狐仙帮人是为‘香火情’,黄仙算卦会因供品多少掺假,他们修六境时认的是‘自身因果’,不是‘人间大义’。
所以善与恶在他们身上交织,没有明确的偏向,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没经过‘修心’的打磨,没让内心形成稳定的准则,便顺着天性和外界的影响走,而这,也在道的包容范围里。”
云虚真人提着符纸篮走来,正好听见这话,接道:“就像咱们画符,‘引灵符’能帮人聚灵气,没修心的人用它偷别人的灵气,也不会被符法反噬,因为符法本身无善恶,只是使用者的选择不同。
心途六境是道的载体,善念、贪念、恶念,都能在这载体上生长,就像水可浇田、可淹田,水本身没错,只是握水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用法。”
弘慈大师也慢慢走来,手里转着念珠:“老衲见过不少家族修士,本事不错,却总被‘利’和‘名’困住。
有个沈家修士,为了争族长之位,用风水术害了自己的亲兄弟,他修到了‘烛明境’,能照破别人的谎话,却没照见自己的贪念。
不是贪念反噬了他,是他没通过修心把贪念梳理清楚,便任由它主导了选择,这是道途里常见的岔路,而非‘惩罚’。”
孩子们慢慢明白,心途六境这条大路,不分善路、恶路,所有人都能走,且只要不违逆自己的内心选择,就不会有所谓的“反噬”。
反派选了毁灭的路,家族选了随波逐流的路,而他们这些正派弟子,选择“先修心”,不是为了避免惩罚,只是为了在复杂的道里,给自己磨出一面清晰的“心镜”。
知道自己想守护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被世俗的诱惑或外界的影响带偏,始终走在自己认定的“护人”路上。
“咱们先修心,不是要你们排斥道里的复杂,也不是要你们当‘无怒无喜的圣人’。”
张明陵看着孩子们,“是要你们在修六境前,先把自己的‘心锚’定好。
洛羽你以后用轩辕剑,修心能让你记得‘剑为护人’,哪怕遇到再大的诱惑,也不会用剑伤人。
挽歌你用伏羲琴,修心能让你守住‘音为安神’,不会为了赢就用调子乱人魂魄;涛儿你用天罡锤,修心能让你明白‘力为守业’,不会因一时冲动就用力量破坏。”
夕阳又落了下来,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跟着张明陵往回走,手里还攥着练功用的青石板。
轩辕洛羽摸了摸石板上的六境纹路,突然觉得,“先修心”不是道的约束,是给自己的“指南针”,道很复杂,路有很多条,修心能帮自己认准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不迷茫,不摇摆。
龙虎山的铜铃又响了,风里带着松针的清苦,也带着长辈们的叮嘱。
孩子们知道,定好自己的“心锚”,就一定能在复杂的道里,走出属于自己的正路,守住这人间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