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带着秋意,吹得青藤中学的老槐树叶沙沙作响。林深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时,看到校门口挂着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
“青藤中学百年校庆倒计时
10
天”。几个老师正站在横幅下布置气球,彩色的气球在阳光下飘着,给校园添了几分热闹的氛围。
“林深!这里!”
陈默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手里拿着一张校庆活动策划表,正对着表格指指点点。苏晴和李伟也在旁边,李伟手里还拿着一个巨大的画板,上面画着青藤中学的校门,旁边写着
“百年校庆,青春不散”。
“你们来得真早,”
林深走过去,看着策划表,“校庆活动都安排好了?”
陈默点头,指着表格上的
“老校友返校日”:“下周六就是老校友返校日,到时候会有很多毕业几十年的校友回来,学校还让我们负责带他们参观校园。对了,江老师也会来,他说要给老校友们讲青藤中学的地脉历史,让大家了解我们学校的‘特殊守护’。”
林深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自从唤醒
“记忆之心”
后,学校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温暖
——
课间时,学生会围着蓝叶树苗聊天;放学后,有人会主动给树苗浇水;甚至有老师提议,要把蓝叶树苗命名为
“守护树”,作为青藤中学的新标志。
“对了,”
苏晴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我昨天整理家里的旧照片,发现了这张。是我奶奶在
1985
年拍的,地点就在我们学校的老槐树下,你看,照片里还有你外婆呢!”
林深接过照片,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依旧能看清上面的场景:老槐树下,站着几个穿着白衬衫的老师,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外婆,手里拿着一本《小王子》,正笑着和身边的女人说话
——
那个女人,正是苏晴的奶奶。两人的身后,是年轻的妈妈,正蹲在地上,给年幼的苏晴系鞋带。
“原来我们的奶奶早就认识!”
林深惊讶地说,他没想到,自己和苏晴的缘分,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注定。
李伟凑过来,看着照片,笑着说:“太神奇了!说不定我们的爸爸也是同学呢!等校庆的时候,让他们也来学校聚聚,肯定很有意思。”
四人正说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惊叹声。回头一看,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在蓝叶树苗旁,指着叶子上的光雾,兴奋地讨论着。林深走过去,发现叶子上的光雾比平时更浓了,而且光雾里竟然能看到模糊的场景
——
像是几十年前的青藤中学,学生们在操场上打球,老师在教室里讲课,和老校友们回忆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这是‘记忆投影’!”
林深想起江哲笔记里的内容,“地脉里的温暖记忆,通过记忆之心的能量,投影在叶子上了。”
“太神奇了!”
一个女生激动地说,“我看到我妈妈了!她当年就是在这个操场上跳的皮筋,和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越来越多的学生围过来,看着叶子上的
“记忆投影”,脸上满是惊喜和感动。林深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明白,记忆之心的意义,不仅是守护地脉,更是守护所有人的青春记忆
——
让过去和现在,通过记忆连接在一起。
当天下午,学校召开了校庆筹备会,林深、陈默、苏晴和李伟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会上,校长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青藤中学的第一任校长的孙子,也就是
82
岁的老校友顾老先生,将在老校友返校日当天回校,给大家讲述青藤中学的百年历史。
“顾老先生可是我们学校的传奇人物,”
校长笑着说,“他小时候就在青藤书院(青藤中学的前身)读书,见证了书院改建为中学的全过程。他还保留着很多当年的旧物,比如书院的课本、老照片,这次都会带来给大家展示。”
林深的心里一动。顾老先生既然见证了书院改建为中学的过程,说不定知道更多关于地脉和守护者的秘密。他决定,等老校友返校日的时候,一定要向顾老先生请教。
接下来的几天,校园里的
“记忆投影”
越来越频繁,不仅蓝叶树苗上有,老槐树上、实验楼的墙壁上,甚至图书馆的书架上,都能看到模糊的记忆场景。有老校友提前返校,看到这些场景,激动得热泪盈眶,说
“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青春时光”。
周五下午,江哲来到学校,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里面装着他爷爷当年留下的地脉探测仪。“我检测到地脉能量比平时更活跃,”
江哲说,“应该是因为校庆临近,大量的温暖记忆汇聚在这里,让记忆之心的能量更强了。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做一次‘地脉校准’,确保能量不会过度波动。”
“地脉校准?”
林深疑惑地问。
江哲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外婆的
“地脉守护补充日志”,翻到最后一页:“你外婆在这里写着,每百年校庆时,需要进行‘百年地脉校准仪式’——
用老校友的‘青春信物’,和守护者的‘传承信物’一起,激活记忆之心的校准功能,让地脉能量和记忆之心的能量完全同步,这样才能确保下一个百年,地脉依旧稳定。”
“青春信物?”
陈默问,“是什么样的信物?”
“就是承载老校友青春记忆的物品,比如当年的课本、笔记本、照片,”
江哲解释道,“这些物品里蕴含着强烈的青春记忆,能和记忆之心的能量产生共鸣,帮助校准地脉。”
林深的心里松了一口气。老校友返校日当天,肯定会有很多人带来当年的旧物,“青春信物”
应该不难找。而
“传承信物”,他已经有了妈妈的钢笔、吊坠,外婆的《小王子》,还有自己的画,应该足够了。
老校友返校日当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青藤中学的校门口挤满了人,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中年的叔叔阿姨,还有带着孩子来的校友,大家都穿着印有
“青藤中学”
字样的纪念
T
恤,脸上满是激动和怀念。
林深、陈默、苏晴和李伟穿着志愿者服装,站在校门口迎接老校友。顾老先生在校长的陪同下,慢慢走进校园,他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拄着拐杖,拐杖的顶端是一个小小的月亮图案
——
和妈妈的吊坠一模一样!
林深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快步走过去,看着顾老先生的拐杖:“顾老先生,您的拐杖……”
顾老先生笑了笑,摸了摸拐杖顶端的月亮图案:“这是我爷爷(青藤书院第一任校长)留给我的,他说这是‘地脉守护杖’,能和书院的地脉能量产生共鸣。小伙子,你认识这个图案?”
“认识!”
林深掏出妈妈的吊坠,“这是我妈妈的吊坠,上面的图案和您的拐杖一模一样!我外婆、妈妈,都是青藤中学的地脉守护者。”
顾老先生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握住林深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啊,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地脉守护的事!我爷爷当年就说,青藤书院的地脉里藏着秘密,需要有人守护,没想到守护者的传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校长和周围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显然不知道青藤中学还有
“地脉守护”
的秘密。江哲走过来,给大家简单解释了地脉、时空晶体、记忆之心的事情,听得所有人都啧啧称奇。
“原来我们学校这么神奇!”
一个中年校友笑着说,“我当年在实验楼里做化学实验,总觉得实验室里的时钟走得特别慢,现在看来,是地脉能量的原因啊!”
“我当年在老槐树下埋了一个时间胶囊,里面放着我的日记和照片,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另一个老校友说。
林深笑着说:“应该还在,地脉会守护好大家的青春记忆。等会儿我们进行‘百年地脉校准仪式’,说不定能通过记忆之心,看到您当年埋时间胶囊的场景。”
众人跟着顾老先生,来到老槐树下。蓝叶树苗的叶子上,正投影着几十年前的场景:一群学生在老槐树下埋时间胶囊,其中一个学生,正是刚才说话的老校友!
“是我!真的是我!”
老校友激动地说,“我记得当时我还在时间胶囊里放了一颗弹珠,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
顾老先生笑着说:“会找到的,地脉会守护好每一份青春记忆。现在,我们开始‘百年地脉校准仪式吧’。”
林深把妈妈的钢笔、吊坠、外婆的《小王子》、自己的画放在老槐树下,顾老先生把
“地脉守护杖”
放在旁边,其他老校友也纷纷拿出自己的
“青春信物”——
有当年的课本、笔记本、照片、甚至还有几十年前的校徽。
江哲打开检测仪,调整到
“校准模式”,屏幕上显示着跳动的蓝色波纹。“大家围成一个圈,把手放在一起,集中注意力,回忆自己在青藤中学的美好时光,”
江哲说,“用我们的温暖记忆,引导地脉能量和记忆之心同步。”
所有人围成一个圈,把手放在一起。林深的左手边是陈默,右手边是顾老先生,他能感受到顾老先生手掌的温度,也能感受到陈默手心的汗水
——
大家都在为这场仪式努力。
“开始吧。”
顾老先生轻声说。
所有人闭上眼睛,回忆着自己在青藤中学的美好时光:林深回忆着妈妈牵着他荡秋千的场景,陈默回忆着和朋友们一起在图书馆看书的场景,苏晴回忆着奶奶给她讲故事的场景,李伟回忆着和同学们一起打球的场景,老校友们回忆着当年的课堂、操场、友情、爱情……
渐渐地,老槐树下的
“传承信物”
和
“青春信物”
开始发出蓝光,蓝光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笼罩着整个圈子。蓝叶树苗的叶子上,投影的场景变得越来越清晰,甚至能听到当年的笑声、说话声、上课铃声。
地脉深处的记忆之心,也发出耀眼的蓝光,通过蓝叶树苗的根部,与地面上的光柱连接在一起。江哲的检测仪上,蓝色波纹变得越来越平稳,最后形成一条直线
——
地脉能量和记忆之心的能量,完全同步了!
“成功了!校准成功了!”
江哲激动地喊道。
所有人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景象:光柱慢慢散去,老槐树下的
“信物”
都恢复了原样,但上面都多了一层淡淡的蓝光,像是被地脉能量祝福过。蓝叶树苗的叶子变得更加翠绿,叶子上的光雾也变得更加柔和,投影的场景变成了所有人的笑脸
——
有现在的学生,有老校友,有老师,还有外婆、妈妈、顾老先生的爷爷,所有人的笑脸汇聚在一起,温暖而美好。
“太好了!”
校长激动地说,“有了地脉的守护,有了记忆之心的陪伴,青藤中学的下一个百年,一定会更加美好!”
顾老先生握住林深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地脉守护的责任,就交给你了。我爷爷当年说,青藤中学的地脉,不仅是学校的根,也是所有校友的根
——
只要根还在,青春就不会散。”
林深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您放心,我会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守护好地脉,守护好大家的青春记忆。”
仪式结束后,老校友们在校园里参观,看着熟悉的教学楼、操场、老槐树,回忆着当年的青春时光。有人在老槐树下找到了当年埋的时间胶囊,打开后,里面的日记、照片还完好无损;有人在实验楼里看到了当年自己做实验的操作台,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当年自己借过的书,书的扉页上,还留着当年的签名。
林深、陈默、苏晴、李伟和江哲一起,陪着顾老先生在校园里散步。顾老先生给他们讲了很多青藤书院的故事:当年的学生如何在书院里读书,如何在老槐树下讨论学问,如何在地里种蔬菜……
这些故事,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他们眼前。
“我爷爷当年说,青藤书院的地脉里,藏着‘青春之泉’,”
顾老先生说,“只要心怀温暖,就能从地脉里感受到青春的力量。现在看来,他说的‘青春之泉’,就是你们说的‘记忆之心’啊。”
林深笑着说:“是啊,记忆之心承载着所有人的青春记忆,只要记忆还在,青春就永远不会结束。”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校园里,给老槐树、蓝叶树苗、教学楼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老校友们陆续离开学校,离开前,他们都来到老槐树下,轻轻抚摸着树干,像是在和自己的青春告别,又像是在和未来的自己约定
——
以后会常回来看看。
林深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老校友们离开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温暖。他掏出妈妈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上面又多了几行新的字迹:
顾老先生爷爷的字迹:“青藤地脉,百年守护,青春不散。”
老校友们的字迹(很多人的字迹叠加在一起):“谢谢守护者,我们的青春,永远留在青藤。”
林深的眼泪滴在笔记本上,这一次,是幸福而自豪的眼泪。他知道,青藤中学的故事,不会因为百年校庆的结束而结束,它会在记忆之心的守护下,在所有校友的怀念中,在一代代守护者的传承里,继续书写下去
——
关于青春,关于记忆,关于守护,关于爱。
当天晚上,林深躺在床上,手里攥着妈妈的吊坠,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的青藤中学,被温暖的蓝光笼罩,老槐树下,外婆、妈妈、顾老先生的爷爷、江哲的爷爷,还有很多陌生的守护者,都在对着他笑。他们的身边,是无数的青春记忆,像星星一样闪烁。
“好好守护下去,”
外婆的声音在梦里响起,“青藤中学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林深笑着点头,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做到。
第二天早上,林深走进校园时,看到老槐树下围满了学生,他们正在给蓝叶树苗浇水、施肥,脸上满是认真的表情。蓝叶树苗的叶子上,依旧投影着温暖的记忆场景,像是在和学生们打招呼。
林深走到树苗旁,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叶子。叶子上的光雾沾在他的指尖,凉丝丝的,像是地脉的祝福。他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青春故事,也将在青藤中学的校园里,继续书写下去,永远不会结束。
而地脉深处的记忆之心,正安静地跳动着,像是青藤中学的心脏,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段记忆,每一份青春。它的光芒,会永远照亮青藤中学的校园,照亮每一个守护者的心灵,直到下一个百年,再下一个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