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帅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啥,是感谢爸妈真成了他的衣食父母?还是为自己混到这份儿上感到悲哀怎么会这样?越努力,怎么反而越卑微了。
“爸,这不行。我都三十多了,再怎么混,也不能啃老啊”
“现在轮得到你说不行了?”老袁瞪他一眼,“你妈管饭,我管你工资,你就是我们的全职儿子。你能给老李当儿子,难道自己亲爹妈还伺候不得了?”
袁帅一下被噎住,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蒋晴接过话:“这有什么的,这年头全职儿子也是门正经差事。”
其实,这决定是她和老袁商量后定下的。或者说,是她思前想后,才把老袁劝动的。
袁和生跟她说起儿子偷偷送外卖的事,她并不吃惊。并不是她有心静如水的本事,只是惊涛骇浪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前阵子她洗衣服时,顺手抖开儿子的外套,里面卷着一件背心。那抹耀眼的黄色怎么那么眼熟,再看看上面的印着的字——藏也藏不住了。那时候她心里的风浪就起来了,本来一个电话已经追过去,想问个明白,可电话那头袁帅一声“喂”,又让她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已经不是个孩子了,连声音里都带着中年人特有的疲惫。三十多了,还得像小孩一样在爸妈面前藏着掖着。他心里得有多挫败。他干着辛苦又不怎么体面的工作,不好意思对家人说,硬撑着假装自己能行,但实际上千疮百孔的面子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一个黄色背心,还是他碎了一地,无法拾起的自尊。
所以,她只能装作不知道,把最后那点尊重留给了儿子。只是在吃饭时,多给他夹几块肉,在他出门时多嘱咐一句注意安全。但在她心里,担忧的还不止如此。
这世界变得太快了。养儿防老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养儿啃老。
就说票友会拉京胡的老王,他儿子比袁帅还小两岁,婚还没结,女朋友都不找。他老爹上午参加完票友会的活动,下午还要赶到另一个公园的相亲角替儿子找对象。老伙计们劝他,孩子的事就别操心了。他苦笑着摆摆手,不管不行,不成家一辈子吃老子,奸懒馋滑,心安理得。
蒋晴其实不舍得把袁帅跟这些孩子混为一谈。她心里,袁帅是好孩子,只是一不小心栽了个跟头,踩到泥坑里拔不出脚。谁年轻时还没栽过几个跟头,摔过几个马趴?就算社会不给他机会,当爹妈的总得给。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做父母的都得尽力。
但即便如此,她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年轻时想着帮孩子多铺路,现在老了反倒想着怎么给自己多留后路。她一辈子要强,最近听年轻人说“鸡娃不如鸡自己”,她觉得挺有道理,琢磨着改成“靠谁不如靠自己”。人老了已够难了,要是兜里没点钱,晚年更难。
养老不能靠儿子,说到底靠不住。人到晚年,想要的很简单,无非是活得健康,死得体面——可缺了钱,这俩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