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高门长媳 > 第158章  二婶与萤儿都不是那等听风便是雨之人

刘显岭赶到书院时,夜已深沉。
他未坐县衙的马车,收到老师的信后,便带着两名贴身随从,同送信之人一道策马而来。
书院的下人似是等候已久,他方翻身下马,大门便已打开。
“刘大人!”
刘显岭点头,却没立即迈入书院。
他转身将马鞭交予随从时,余光瞥见院门旁的栓马石上还有两匹打着响鼻的马。尽管入夜,其中一匹在月华之下鬃毛似缎,马首昂扬,竟比另一匹高出半头。
他收回目光,随下人快步行至前厅。果然,除了容家二老,还有一位未曾谋面的年轻人。
“老师,师母。”
他撩起衣摆行礼后起身。此时,一旁的年轻人也已站起,拱手致意。
“刘大人,在下杜衡,杜夫人的侄儿。”
刘显岭一顿,这个名字听着耳熟。只是此刻并非寒暄之时,寻人才是要紧。他回礼后便开口道:“老师,若兰若在,定不会让您与师母枯坐至天明。此处有我与杜公子即可,我让人送您二老回房。”
容老先生似还欲开口,一旁的杜衡也劝道:“在京时,萤儿表妹最挂念的,便是您二老的身子。如今刘大人已至,晚辈会将您方才所言一一转告。夜深露重,还请您二老回房歇息。待我等接回二婶与萤儿,她们见您精神安好,也才安心。”
老人家最盼的,自然是女儿与外孙女平安归来。杜衡这话,无异于一颗定心丸。他不言商量对策,而是直言接回若兰与萤儿。
若再执意留下,反倒像是拂了兆头。容老先生便不再坚持,眼下须养足精神,方能撑到她们归来。
他缓缓叹了口气,双手紧握杜衡之手,仿若托付。旋即对二人道:“书院中人,任凭差遣。”
……
“这么说若兰,”
刘显岭听完杜衡转述,沉吟片刻后开口。可当他唤出容氏之名时,方觉不妥,遂改口道:“杜夫人与萤儿,是与那个半道救回来的女子一道出的门?”
杜衡并未留意他的称呼变化,自入书院后,心思便全在寻找萤儿与二婶之上。
“据下人回忆,她们将那女子带回书院后,二婶也只让身边伺候的人留在客房照顾,她们同那女子说了什么,其他人无从知晓。”
“只是听在院外伺候的人说,二婶曾经着人吩咐过,让明日备好马车将人送走。故我猜测,中途应是发生了变故,令二婶改变主意。”
说到这儿,杜衡双眉紧蹙。二婶数年未归,与本地几无来往。萤儿更不必说,除却苏府那些糟心事,几乎与外人毫无干系。
“二婶与萤儿都不是那等听风便是雨之人。那女子必定说了,或做了什么,让原本不愿多沾是非的二婶她们,改变了主意。”
杜衡一番剖析,刘显岭深以为然。这回若兰回来,他确觉她变了许多。
她变得谨慎,变得少言,可是那发自内心的善举却掩盖不了她的真性情。只是为了自保,她如今选择在对陌生人施救之后,继续桥归桥,路归路。
她们反常同行,那女子定是关键。
杜衡见他神情微动,便又道:“据那开院门的下人说,那女子衣着艳丽轻浮,头上还插着金钗。若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二婶她们不可能次日便让人走,救了人又泾渭分明,只能是,”
他话未说完,刘显岭便已恍然,道:“我大概知道,是何事让她们顾不得多想,自愿随行。”
“还请刘大人明言!”
杜衡语带急切。他迫切想知道,是什么能让蕙质兰心的萤儿如此没有顾忌地跟人走。
只见刘显岭神色凝重,将容氏托他查的事,以及目前查得的内容,一一道来。
“刘大人。”
杜衡听罢,眉间更是没有松开。只见他拱手道:“在下不得不说句冒犯之言。您派人查林氏等人户籍,显然是打草惊蛇了。”
刘显岭不解,微微一愣。
杜衡肃然道:“能轻易动户籍手脚且多年不被发现,显然只能是府衙之人所为。这一切太过凑巧,巧得就像一套连环戏。”
“按您说的,二婶为难林氏,查得她良籍文书细节,随后便请您帮忙查探。您不仅查了户籍,连魏亮还有那林氏出身的村庄都查了个遍,这动静实在太大了。”
“而且,还有一件巧事!”杜衡语气凝重,继续道:“萤儿的父亲前脚刚走,那女子后脚便被救下。若不是我今日恰巧赶到,否则只有刘大人您能搭上手。”
“这怎么看,都像是算准了容老先生鞭长莫及后,才设下的连环套!”
刘显岭听罢,沉重地闭上双眼,前任县令残余未清,他整肃多年,终究仍有疏漏。
杜衡看出他面上隐露的懊色,便又拱手一礼,歉然道:“请恕在下无礼,在下只是心急如焚,”
话未完,刘显岭已抬手拦下,正色道:“杜公子所言极是,是本官疏忽。”
他话锋一转:“实不相瞒,乐清虽非我所辖,我仍遣人暗中追查过魏亮的动向,他确有一处常出入的私宅。不过,若真是设局,他们会把人藏在那儿吗?”
刘显岭此问,让杜衡一时沉默。若有意设伏,怎会将人藏在名下宅邸?一旦猜中,不就一抓一个准?
可若是不查,又怕他们算准了人心,才特意将人藏在那里。
擅闯是万万不能,若要请动乐清府衙,又须实证在手。
两人正思量犯难间,忽听下人匆匆来报:“袁公子求见!他说若老爷已歇,也愿拜见杜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