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看着礼单,偶尔停顿一下。
对于靖国公府、承恩侯府这些顶级勋贵的邀请,她并未立刻答应,只让张贵先收下拜帖和礼物,言明近日问诊排期已满,需待整理安排后再行回复,态度不卑不亢。
对于王家这样有救治之缘的,她让张贵回了些实用的药材作为答谢。
至于陈府那心虚的“赔罪”,她淡淡扫了一眼礼单,便让张贵原封不动退了回去。
“告诉他们,妙手仁春堂行医济世,凭的是本事和良心,不是攀附权贵,亦不需无谓的赔礼。”
“若真有病患,按规矩递帖子排队便是。”
张贵躬身应下,心中对这位女主人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能在泼天富贵和权势面前保持如此清醒和定力,实属罕见。
除了勋贵,京中各大药行的东家们也闻风而动。
李梵娘在王家小少爷手术中展现出的“神技”,以及她手中那些效果奇佳的“秘药”。
早已在药行圈子里传得神乎其神。
谁都知道,若能和李医仙搭上线,拿到她手中哪怕一种“秘药”的独家供应权,都是着泼天的富贵。
“安人!鄙人是‘百草堂’的掌柜,愿以三成干股,求安人赐下‘消炎神药’的方子或独家供货!”
“李安人!‘仁和堂’愿出重金购买您那‘退热神散’的配方!价格您尽管开口!”
“安人!我们‘回春阁’在南北十三省皆有分号,渠道最广!只求能代售安人的神药!”
药行掌柜们挤在偏厅,个个舌灿莲花,许下的好处一个比一个诱人。
他们看中的不仅是李梵娘现在的名气,更是她背后代表的皇家和军方的巨大市场。
面对这些诱惑,李梵娘的处理方式更为直接。
她干没露面,只让张贵传话。
“妙手仁春堂以治病救人为本,所用药材、方剂皆需审慎,非为牟利之器。”
“诸位掌柜好意心领,然秘药配方乃师门不传之秘,恕难交易。”
“若有济世仁心,可关注本堂日后或有的成药发售,届时必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这番软中带硬的回应,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大部分药行想走捷径的心思。
也让一些真正有远见的药行东家意识到,这位李安人,志向恐怕远不止于开一间医馆那么简单。
她的“成药发售”,隐隐透露出想要整合规范医药行业的野心。
与此同时,京畿大营的“军医速成班”第一期圆满结束。
杜仁绍亲自坐镇,主持了一场小型的结业演练。
士兵们分组模拟战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动作虽然还显生涩,但流程清晰,效果显著。
杜仁绍当着所有士兵和前来观摩的几位中郎将的面,大力表彰李梵娘的贡献,并宣布速成班模式将在各营逐步推广。
消息传回京城,李梵娘“李医仙”的名头在军方系统内更加响亮。
一些边镇将领,已经开始暗中打听,如何能将自己军中的医官也送来培训。
李宅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李梵娘揉着有些发胀的额角,看着桌上堆积的拜帖、礼单以及张贵整理出的近期预约名单。
名声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和压力。
她需要时间梳理,更需要一个团队来分担。
她提笔写了几封信。
一封给九皇子李睿,婉转提及勋贵纷纷上门示好的困扰,以及自己希望专注于医术推广和疑难杂症的心愿,暗示需要一些“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