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追星星的人回来了 > 第一章

1
神秘包裹之谜
我叫林曼,干快递三年零四个月,见过的奇葩订单能凑成一本《人间迷惑行为大赏》。
给宠物狗送定制生日蛋糕的,蛋糕上还插着
汪汪汪
蜡烛;指定凌晨三点给前女友送
分手纪念册
的,扉页写着
感谢你教会我失眠;要求把情书塞到小区流浪猫窝里的,附言是
希望她捡猫时能捡到我的真心。
但直到接到那个标注
日落前必达,延误十倍赔偿
的订单时,我才知道,有些包裹里装的不是货物,是藏了半个人生的秘密,和足以掀翻命运的暗涌。
那天是夏至,太阳把柏油路烤得冒热气,我的小电驴仪表盘都快晒化了。系统弹出订单提示时,我正蹲在路边啃凉透的肉包子,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三下才看清地址——城郊青藤福利院。收件人那一栏写得格外温柔:所有等星星的小朋友,寄件人却只有一个字:陈。
2
星星的约定
包裹轻飘飘的,揣在帆布包里像裹着一团晒干的蒲公英。我捏了捏,没摸到硬角,倒像是装了一沓纸。心里犯嘀咕,什么样的东西能值十倍赔偿难不成是贵重文件可寄给福利院的孩子,又能是什么要紧东西
骑着小电驴往城郊赶,风裹着秋凉往衣领里钻,吹得鬓角碎发贴在脸颊上。路两旁的杨树叶子落了满地,车轮碾过,沙沙响得像在说悄悄话。
再往前拐个弯,青藤福利院就藏在一片老槐树林后头——灰扑扑的院墙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叶子层层叠叠垂下来,把门楣上青藤福利院五个红漆字遮了大半,只剩青字的竖钩和院字的宝盖头露在外头,褪色的漆皮在风里颤巍巍的,倒添了几分温软。
我刚捏下刹车停稳车,吱呀一声,福利院的木门就从里头推开。穿蓝布围裙的阿姨快步跑出来,围裙角沾着圈白花花的面粉,像落了层薄雪;手里还攥着块没揉完的面团,指尖沾着的面屑被风一吹,轻飘飘落在门前的青石板上。她看见我,脚步顿了顿快了几分,随即笑着挥手:
是快递员同志吧阿姨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声音脆生生的,可算把你盼来了!是不是陈老师寄的东西
我愣了一下,点头:寄件人只写了个‘陈’字。
那准是她!阿姨拍了下手,面粉簌簌往下掉,上周三下午,她还坐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给孩子们讲北斗七星的故事呢。说要给孩子们寄‘会发光的星星’,让我一定在日落前收着,说晚了星星就‘不亮’了。
3
孩子们的星光
我跟着阿姨往里走,青石板铺就的院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只有几只灰扑扑的麻雀在老槐树枝桠间蹦跶,偶尔啄下几片碎叶,落在墙角的青苔上。转过爬满牵牛花的拐角,活动室那扇旧木门突然吱呀一声,像被风轻轻推了把,慢悠悠敞开来。
下一秒,十几个小脑袋齐刷刷从门后探出来——有的额角沾着没擦干净的红彩笔印,像落了片小枫叶;有的鼻尖蹭着团蓝颜料,活像刚偷尝了蓝莓酱。他们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比刚从墨黑夜空里摘下来的星星还要亮,连带着活动室飘出来的彩纸碎屑,都跟着闪起了光。
是快递叔叔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辫子上的粉蝴蝶结歪歪扭扭的,是不是陈老师的星星到了
我蹲下来,把帆布包放在地上,刚拉开拉链,就听见一阵此起彼伏的哇声。
孩子们围过来,小脑袋凑在一起,像一群好奇的小麻雀。我拆开硬纸盒,指尖刚碰到里面的东西,心就软了——满满一沓透明信封,每个信封正面都用彩笔细细描了星座,猎户座的腰带是三颗明黄色的圆点,小熊座的尾巴弯成可爱的弧线,连最难画的天琴座,都用银色闪粉勾了琴弦的纹路。
我要猎户座!陈老师说猎户座是保护小朋友的星座!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举着小手喊,声音脆得像咬了口脆苹果。
我要小熊座!我妈妈说,小熊座旁边就是北极星,跟着北极星走就能回家!另一个小女孩抱着我的胳膊,眼睛里亮晶晶的。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着信封,我捡起一个掉在地上的信封,轻轻拆开。里面是一颗叠得整整齐齐的彩纸星星,蓝色的纸面上印着细碎的银箔,像撒了把星星碎。
星星下面还压着一张小纸条,娟秀的字迹透着温柔,墨水似乎还带着点湿润的温度:亲爱的小朋友,听说青藤福利院的夜空能看见最亮的星星,可惜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治病啦。这些星星先替我陪着你们,每颗星星里都藏着一句悄悄话,对着星星许愿,等我把病赶走,就回来和大家一起等真星星出现。
4
追星星的人
我的鼻子突然有点酸,抬头时看见院长阿姨站在门口,眼睛红红的。她走过来,声音轻得像怕惊着手里的面粉:陈老师是隔壁师范大学的学生,读大三,学的是小学教育。从去年秋天开始,每周三下午都来做义工,带孩子们读故事、画画、认星星。孩子们都喜欢她,说她是‘会讲星星故事的陈老师’。
那她……我没把生病两个字说出口。
院长阿姨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一个小男孩的头:上个月月底查出来的,急性白血病。她怕孩子们难过,跟我商量了好久,说不能告诉孩子们她生病了,就说自己要去‘追星星’,等追上最亮的那颗,就回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攥着那张纸条,指腹反复蹭过追星星三个字,粗糙的纸面磨得指尖发暖,一段埋在记忆里的旧时光突然就冒了出来——原来我小时候,也在这样的福利院里待过,直到后来被养父母牵着手接走,才算有了个真正的落脚点。
恍惚间还能想起,那时总来院里的义工姐姐,扎着高高的马尾,一笑就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她总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给我们叠五颜六色的纸星星,透明的玻璃瓶装得满满当当,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她还说,每颗星星里都藏着一个小魔法,只要把愿望认认真真说给星星听,就一定能实现。
我当时趴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叠了颗最亮的黄星星,对着瓶口小声许了愿:想有个家,能每天吃热乎饭,能有人给我讲故事的家。
没想到没过多久,养父母就真的出现在了福利院门口,他们笑着朝我伸手,掌心的温度和义工姐姐叠星星时的温度,竟一模一样。
那天下午,我没急着走。看着孩子们把纸星星贴在活动室的窗户上,蓝色的、黄色的、粉色的星星排满了玻璃,阳光透过星星,在地上投下一片细碎的光斑。
扎羊角辫的朵朵拉着我的手,指着窗户最上面的一颗蓝色星星:叔叔你看,这颗是我贴的!陈老师说,蓝色的星星代表‘想念’,我把它贴最高,陈老师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
离开福利院时,晚霞早把半边天染成了暖融融的橘红色,连带着老槐树枝桠都裹上了层柔光。风掠过树叶,沙沙的声响轻得像孩子们凑在耳边说悄悄话,又像义工姐姐当年叠星星时,彩纸摩擦的细碎声。
我跨上小电驴,指尖在车把上顿了顿,还是掏出了手机。订单系统的输入框里,往常只潦草地敲下已送达,收件人确认,可那天,我盯着空白的框,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敲——孩子们把您寄来的星星,全贴在了活动室的窗户上。从一楼到二楼,每一扇玻璃都贴得满满当当,晚霞照进来时,星星像在发光。
音音说蓝色的星星代表想念,她把最亮的那颗贴在了最高的地方,说这样不管您在哪,抬头就能看见。孩子们都在等您回来,一起看真的星星。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我心里松了口气,又有点忐忑——不知道这个陈会不会看到,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5
星星的传承
第二天清晨,我刚把第一单快递送到小区门口,手机就震了一下。是订单系统的提示:寄件人回复。
我赶紧捏下刹车停稳小电驴,指尖不知怎的有些发颤,连点屏幕的动作都慢了半拍。点开回复的瞬间,长长的文字跳出来——和昨天那句简短的备注完全不同,密密麻麻占满了屏幕。
我凑得离屏幕近了些,逐字逐句地读,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
林曼同志,您好。首先谢谢您能把孩子们的情况告诉我,也谢谢您愿意听我说这些话。其实,您昨天送的那些星星,寄件人不是陈好,是我——陈好的妈妈,我也姓陈。
陈好走了,在上周三的下午,就是她跟院长说要寄星星的那天。她走的时候很平静,手里还攥着一颗皱巴巴的纸星星,是她小时候在青藤福利院得的。
陈好也是从青藤福利院走出去的孩子。二十年前,她才五岁大,父母意外离世后,小小的她就被送到了这里。
那时候福利院条件远不如现在,一到冬天连暖气都没有,夜里冷得刺骨,孩子们就挤在一张铺着旧棉絮的床上睡觉,你挨着我、我靠着你,用彼此的体温暖着身子。就在那样的日子里,有位义工姐姐常来——她是师范大学的学生,每周都会准时出现在福利院,手里总攥着各色彩纸,坐在槐树下给孩子们叠纸星星,还会讲星星的故事,说每颗星星都藏着一个温暖的盼头。
陈好那时候很内向,不爱说话,只有义工姐姐讲故事的时候,她才会凑到前面。义工姐姐给了她一颗蓝色的纸星星,说这颗星星能实现愿望,让她许个愿。她当时许的愿是‘以后也要当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星星的人’。
后来,陈好被我和我先生收养了。我们一直知道她想回福利院做义工,所以去年她考上师范大学后,我们特别支持她。她每周三下午都去,风雨无阻,哪怕是冬天零下几度的天气,她也会骑着自行车去。她跟我们说,福利院的孩子都很可爱,音音像小时候的她,内向但心里有光;飞飞喜欢问问题,总缠着她讲星座的故事。
上个月,陈好查出白血病后,没哭也没闹,只是跟我们说,她还有一件事没做完——她答应了孩子们,要给他们寄‘会发光的星星’,要陪他们一起看真星星。她住院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用彩笔在信封上画星座,用彩纸叠星星,叠了整整一个月。她说每个孩子都要有一颗星星,每个星座都要画得不一样,这样孩子们才会喜欢。
她走的前一天,把装星星的盒子交给我,说如果她没机会亲自送,就让我帮她寄出去,一定要在夏至那天的日落前送到。她说夏至那天的星星最亮,孩子们看到星星,就不会难过了。
昨天看到您的备注时,我哭了好久。我知道陈好的愿望实现了,她真的给孩子们带来了星星,也带来了希望。
还有一件事想麻烦您,如果您下次再去福利院,能不能帮我跟孩子们说,陈曦没有骗他们,她真的去追星星了,而且她追到了最亮的那颗。另外,我和我先生已经办好的义工手续,从下周开始,我们会每周三下午去福利院,替陈好给孩子们讲星星的故事,陪他们等真的星星出现。
最后,再次谢谢您。是您让我们知道,陈好的星星没有白叠,她的爱还在继续。
我盯着屏幕,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砸在手机壳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原来那个温柔的陈,不是陈好,是她的妈妈;原来那些星星,是一个女孩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叠出来的;原来青藤福利院,藏着两代人的约定,和被命运刻意隐瞒的重逢。
我突然想起昨天拆包裹时,盒底还压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当时我没在意,随手塞回了盒子里。现在想来,照片上的小女孩,穿着碎花裙,手里举着颗皱巴巴的蓝色纸星星,背后是青藤福利院的老窗户——和现在贴满新星星的那扇,一模一样。照片里给孩子们讲故事的义工姐姐,眉眼竟和陈好有七分相似,像一场跨越二十年的轮回。
那天上午,我绕了个远路,又去了一趟青藤福利院。院长阿姨看见我,有点惊讶: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落下东西了
我从包里掏出手机,把陈妈妈的回复给她看。院长阿姨读着读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手里的面团也忘了揉。孩子们围过来,好奇地看着我们,音音拉着我的衣角:叔叔,怎么了是不是陈老师有消息了
我蹲下来,摸了摸音音的头,声音尽量温柔:陈老师给你们带消息了。她说她追到最亮的那颗星星了,还说她看到你们贴在窗户上的星星了,比天上的还亮。另外,陈老师的爸爸妈妈下周会来,替陈老师给你们讲星星的故事,陪你们一起等真的星星。
真的吗朵朵仰着小脸,眼睛瞬间亮得像落了星光,小手还紧紧攥着刚叠了一半的纸星星,声音里满是期待:那……那陈老师以后还会回来,给我们讲星星的故事吗
我心里一紧却还是笑着指着窗户上的蓝色星星,笑着说:你看,那颗蓝色的星星就是陈老师变的,她一直陪着你们呢。
孩子们瞬间炸开了锅,欢呼着围到窗边,小胳膊小腿蹦蹦跳跳,有的踮着脚摸玻璃上的星星,有的举着刚画好的彩笔画凑过来,叽叽喳喳的笑声裹着阳光,把活动室都填得暖洋洋的。
院长阿姨站在一旁,没说话,只是悄悄抬起手,用指腹擦了擦眼角的泪——指尖还沾着刚才揉面的白面粉,蹭在眼下,倒像落了点细碎的雪。但她的笑却格外温柔,连眼角的皱纹里都裹着暖意:真是个心善的好姑娘,都走这么多年了,还一直惦记着院里的孩子。没忘了这儿的星星,更没忘了,这儿曾是她的家。
6
永不熄灭的星光
可就在这时,我眼角的余光瞥见院长阿姨转身的瞬间,飞快地抬手,把什么东西往蓝布围裙的口袋里塞——动作又快又轻,指尖刚碰到口袋边缘,就立刻垂下手,像怕被人撞见似的,连围裙角都下意识往下压了压。
那个藏东西的动作太突兀,像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我心里咯噔一下,骤然沉了下去。先前想起的旧照片、照片里梳高马尾的义工姐姐,还有陈好临终前攥在手心、皱得不成样子的旧星星,突然在脑子里缠成一团——原来青藤福利院这场关于星星的故事,根本不是我看到的那样温暖简单,它背后藏着的东西,或许比我知道的更深,甚至还裹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离开福利院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上的星星,在地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但我没急着走,躲在老槐树后面,看见院长阿姨走进杂物间,从围裙口袋掏出一个铁盒子。盒子打开的瞬间,我屏住了呼吸——里面装满了蓝色纸星星,每颗星星上都用铅笔写着名字,最上面那颗,赫然写着陈好,下面压着的,是二十年前义工姐姐的照片,和陈好妈妈年轻时的工作证。
原来,当年的义工姐姐,就是陈好的妈妈。她大学时每周来福利院,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中断,却把星星的约定传给了女儿。而院长,是这场星星传承的守护者,二十年来,看着两代人用生命接力,把爱埋进星星里。
我跨上小电驴,迎着暖融融的阳光往前开,车轮碾过落满槐花瓣的路,溅起细碎的香。风裹着清甜的槐花香往衣领里钻,耳边好像还飘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混着陈好温柔的声音——她还在讲着星星的故事,说每颗星星落下时,都会把牵挂捎回最想念的地方。
我忽然彻底明白,有些包裹里装的从不是普通货物,是跨越山海的爱,是能点亮人心的希望;有些星星也从不会真正消失,它们会换一种模样,继续在别人的生命里发光,照亮前行的路。
就像陈好的妈妈,从前是亲手叠星星、给孩子们送希望的人,后来成了守着星星约定、替女儿传递心意的人;陈好呢,从福利院裡追着星星盼家的孩子,长成了给更多孩子叠星星的义工,现在又化作了窗户上那颗闪着光的蓝色星星,变成了父母口中讲给孩子的温暖故事——这份关于星星的爱,早就在青藤福利院的时光里,一代又一代,稳稳地传了下去。
后来,我成了青藤福利院的常客。每次送完附近的快递,都会绕过去看看。有时候帮孩子们贴星星,有时候听陈妈妈讲星星的故事。陈妈妈和陈爸爸真的每周三下午都来,陈妈妈会带着自己烤的小饼干,陈爸爸会用天文望远镜给孩子们看真的星星。
有一次,音音拿着一颗新叠的蓝色星星,塞到我手里:叔叔,这颗星星给你。陈老师说,收到星星的人,都会有好运气。
我把星星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像珍藏着一份珍贵的礼物。每次打开钱包看到那颗星星,我都会想起陈好,想起那个夏至的下午,想起那些藏在快递盒里的星星,还有那句没说出口的话:
谢谢你,陈好。你的星星,真的很亮。亮到能让两代人跨越生死,让秘密变成最温暖的传承。
又一个周三,我跟着陈妈妈夫妇来到福利院。刚进院子,就看见院长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个新的铁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孩子们新叠的星星,最上面那颗写着陈妈妈,下面压着我和陈好的照片。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筛下细碎的光斑,轻轻落在装星星的盒子上。盒里的星星被光一照,纷纷闪着柔和的亮,像攒了无数没说出口的谢谢,又像一团团永远不会熄灭的希望,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暖得人心头发软。
我把装着星星的盒子轻轻放在福利院的窗台上,让阳光刚好能裹住它们。风又吹来了槐花香,这次混着孩子们新叠的星星纸的气息——原来有些爱从不会停下脚步,就像这些星星,从前照亮了陈好的路,现在正照亮孩子们的眼,将来还会跟着他们长大,变成新的光,落在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
青藤福利院的老槐树还在,星星的故事,也会一直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