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们时代的“聊斋” > 第一章

第一部分
三个五分钟
火车站的年味尚未散尽,又见五一的景区人潮涌动。可节假日的洪流何曾停歇如今又浩浩荡荡漫溢到了兰州航空展的门口。国家伟业,实打实的厉害;这人流,自然也是实打实的汹涌,只见人头攒动,寸步难行。
爸爸,龙!大龙!儿子小峰骑在我肩上,小手指着远处一个巨大的火箭模型,兴奋地喊起来。我踮起脚尖,只望见一片攒动的人头海洋,汗味混杂着尘土气扑面而来。小峰在我肩头晃荡,我不得不伸手紧紧攥住他细瘦的脚踝,如同抓住一叶随时会被激流卷走的舟楫。他稚嫩的惊呼很快被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
五十块钱的门票,为的便是让孩子见识见识国家航空的伟业,这点念想支撑着我排入长龙。队伍如粘稠的糖浆缓缓流动,每前进一寸都需付出耐心和汗水。时间被拉扯得漫长而粘滞,小峰在我肩头扭动,不断问着到了吗,他细碎的疑问像小石子投入喧嚣的湖面,转瞬便无痕无息。我仰头望天,空中偶尔掠过几只飞鸟,它们翅膀下那广袤无垠的蓝,此刻竟显得如此奢侈。
终于挤进核心展区,每一处体验点都围拢着厚厚的人墙。我眼疾手快,瞅准潜水艇体验点一个短暂空隙,立刻将小峰塞了进去。隔着水泄不通的人群,我只看见他小小的脑袋在舱口一晃,便被人潮吞没。待我重新将目光锁定舱门,门已开启,工作人员已伸手将小峰扶了出来。他小脸通红,眼睛却亮得惊人:爸爸,里面好蓝!像飞在天上!可那蓝光在他眼底尚未沉淀,我已抱起他转身冲向不远处的航空返回舱。
返回舱前同样是人头攒动,推搡之间,我手臂早已酸麻,却只能更用力地护住怀中热切的小峰。舱门开合一次,时间仿佛被巨大的喧嚣压缩了,仅仅几分钟后,他又被吐了出来。他兴奋地挥舞小手,急切地向我描绘: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动!话音未落,我目光早已越过他头顶,焦急地投向远处最后一个体验点——模拟航空舱。那队伍蜿蜒如长蛇,仿佛永远也排不到尽头。我咬咬牙,抱着他再次向那涌动的人潮挤去。
再次排到,再出来,恰好又五分钟。小峰额发被汗水浸透贴在脑门上,脸上却绽放着纯粹的快乐光芒,如同被点亮的小小星辰。他意犹未尽地攥紧我的衣角,小脑袋依恋地蹭着我汗湿的颈窝。
走出展馆大门,傍晚的风终于带来一丝凉爽。我低头看着小峰汗津津的脸颊和依旧发亮的眼睛,长长吁出一口气。五十元换得孩子三场体验,每场五分钟,像三粒被巨大喧哗裹挟着的、珍贵而微小的糖豆。他仰起脸,声音带着兴奋后的微微沙哑:爸爸,天上真挤啊!
我闻言一愣,随即忍不住笑起来。天上哦,他说的,是那些模拟舱里密密麻麻的星星指示灯,是那摩肩接踵、需要奋力泅渡才能抵达的天空。我将他往上托了托,他小小的身子伏在我肩头,热乎乎、沉甸甸的,像一枚真实而温暖的果实。
风过处,远处巨大的火箭模型直指苍穹,在夕阳余晖里镀上一层熔金,显得愈发沉静而壮丽。我肩上的重量,是此刻最真实的温度;而头顶那片浩渺的天空,在喧嚣散尽后,正无言地铺展着它无垠的蓝——它始终在那里,是无数拥挤的五分钟奔赴的终点,也是我们仰望的起点。
第二部分
天上没有披萨
想干啥干啥,想吃啥吃啥!
这话爸爸总挂在嘴边,像块香甜的糖画,哄得小磊心里美滋滋,以为世界是块任他涂抹的奶油蛋糕。今日科技馆航空展,小磊便揣着这块糖画,一头扎进了比五一景区更汹涌的人潮里。
展馆内热气蒸腾,人声鼎沸。潜水艇体验区前的队伍,活像一条陷入泥潭的巨蟒,缓慢地、极其不情愿地向前蠕动一寸。小磊被爸爸紧紧箍在身前,前后左右皆是密不透风的人墙,只余头顶一小块浑浊空气。时间仿佛被这粘稠的人流胶住了,每一秒都拖得漫长无比。小磊感觉自己的小肚子像被只无形的手掏空了,发出一串清晰又委屈的咕噜噜声。
爸爸,小磊仰起汗津津的小脸,声音蔫蔫的,还要多久啊肚子饿得叭叭叫了。
他乌溜溜的眼睛扫视四周,除了攒动的人腿,哪有什么饭食的影子只有展馆深处隐约传来模拟火箭升空的巨大轰鸣,震得脚下地板都在嗡嗡颤抖。
爸爸低头,正对上儿子那写满饥饿和期待的可怜眼神。他喉结滚动了一下,脸上挤出个安抚的笑:好儿子,再忍忍!忍忍啊!等咱从这‘人肉罐头’里挤出去,爸爸带你去吃——
他顿了顿,仿佛要抛出一个金光闪闪的许诺,吃好吃的!想吃啥吃啥!爸爸说话算话!
真的吗小磊黯淡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仿佛注入两簇小火苗,连肚子都似乎没那么空得慌了。他急切地抓住爸爸的衣角,一个伟大的愿望脱口而出:那我要吃披沙!大大的披沙!上面全是火腿和芝士!
小磊兴奋地踮起脚,仿佛那香喷喷的披萨已经旋转着飘到了眼前。
空气突然安静了一瞬。爸爸脸上的笑容僵住,如同被速冻了。他嘴角抽动两下,几乎是下意识地、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不行!
小磊愣住了,小火苗噗地熄灭,只剩下茫然和难以置信。他仰着脸,困惑地眨巴着大眼睛,小眉头拧成了结:可是…爸爸你刚才还说,想吃啥吃啥的呀
那稚嫩的疑问,像根小小的针,轻轻戳破了爸爸方才信誓旦旦画下的那个圆满大饼。
爸爸顿时语塞,仿佛被儿子纯真的逻辑钉在了原地。他张了张嘴,脸皮微微发烫,像被无形的灶火燎了一下。他眼神飘忽地掠过儿子头顶,投向远处那个巨大而沉默的火箭模型,试图从国家伟业的磅礴气势里寻找一点底气,声音却不由自主地矮了下去:呃…这个…爸爸是说…地上的,想吃什么吃什么……
他心虚地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努力修补那个漏气的承诺,这天上飞的东西,它…它不管饭啊!
小磊顺着爸爸的目光望去,那银白色的火箭直刺穹顶,显得那么遥远又神奇。他歪着脑袋,小脸上困惑更浓,像解一道深奥的谜题。沉默了几秒,他忽然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小手指着火箭模型,脆生生地说:我知道了!爸爸是说,披萨也是‘天上’的——因为太高了,够不着,所以吃不到,对吧
爸爸的嘴张了又合,最终只化作一声含混的叹息。他无奈地揉了揉儿子汗湿的头发,目光再次投向那高耸入云的火箭。此时,他仿佛看见无数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披萨,正插着火腿做成的翅膀,绕着火箭的尖顶,在模拟星空的背景灯光里,轻盈地、嘲讽地打着旋儿飞。孩子的肚子又咕噜叫了一声,在这喧闹的展馆里,竟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对天上与地上食物法则最朴素的抗议。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三部分
韭菜的轮回
王海的手指在冰凉的手机屏幕上机械地滑动。屏幕的光映着他疲惫的眼,也映着客厅角落里,正偷偷把橡皮泥塞进鼻孔的儿子壮壮。
去年,王海心里嘀咕,满屏都是‘快乐教育’。专家们西装革履,侃侃而谈:孩子是独立个体,打骂是毒药,爱和自由才能浇灌出健康花朵。他信了。壮壮把水彩笔涂满新刷的墙,他深呼吸,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宝贝,墙不是画板哦。
壮壮把饭扣在地上当沙玩,他忍者胃里翻腾的火气,蹲下来轻声细语。结果壮壮成了小区一霸,他的忍者神功练得差点内伤。
今年,他手指一划,画面突变。风向标像得了疟疾,瞬间转向。新的导师们痛心疾首:快乐教育那是精英给穷人挖的坑!看看真正的豪门,哪个不是严苛治家
古训棍棒底下出孝子被重新擦亮,奉为圭臬。专家斩钉截铁: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规矩立起来!
王海一拍大腿,醍醐灌顶!对啊!自己就是太软了!昨天壮壮又抢了邻居孩子的玩具车,王海想起新学的真谛,眼一瞪,巴掌高高扬起,结结实实落在那小屁股上。壮壮惊天动地的哭嚎震得窗户嗡嗡响,哭累了睡去,小脸上还挂着泪珠。王海看着,心里那点刚升起的严父豪情,瞬间被一股酸涩的后悔淹没——是不是打重了
他烦躁地又刷了一下。
最新研究!
加粗的标题弹出来,牛津大学权威发布!20条测试洞悉孩子天生性格!因材施教才是王道!顺应天性,拒绝粗暴!
文章里塞满了看不懂的图表和术语。王海懵了。快乐严苛现在又要顺应天性他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线头攥在抖音算法的手里。
他放下发烫的手机,走到窗边。楼下绿化带里,物业刚割过草,新鲜的、带着汁液清香的韭菜茬整整齐齐,在夕阳下泛着嫩绿的光。
王海猛地愣住了。
那被齐刷刷割断的韭菜茬,像一排排无声的嘲讽,直直戳进他眼里。第一茬,他信了快乐,忍着憋着,像韭菜一样刚冒出点温柔育儿的嫩芽,就被现实的无情镰刀割得生疼。第二茬,他刚鼓起严父的勇气,照着棍棒理论往上蹿了蹿,新的风向标又像另一把锋利的镰刀,唰地一下,把他这点刚建立的信念又齐根斩断。
现在,这第三茬因材施教、牛津认证的理论,正绿油油地诱惑着他。他仿佛看见自己心底那点可怜的育儿希望,又要颤颤巍巍地冒出新芽,然后呢是不是很快又会有第四把镰刀在路上了
爸,疼……
卧室里传来壮壮带着浓重鼻音的梦呓。
王海回过头,看着儿子睡梦中还微微蹙起的小眉头,又看看窗外那一片整齐得刺眼的韭菜茬。
他忽然觉得无比荒谬,又无比疲惫。他像一块被反复耕耘、反复收割的土地,而挥舞镰刀的,是那些永远正确、永远在变的声音。
问题出在哪呢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叹息,大概…就出在我这块地,太肥了,韭菜长得太快,镰刀…也换得太勤了吧。
他苦笑着摇摇头,那笑容里,塞满了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父亲的茫然与自嘲。地里的韭菜割了还能再长,可孩子成长的时光,被这反复折腾的理念切割得支离破碎,又该去哪里找回
第四部分
办公室传奇:王姐
公司的王姐,是个一提起来就让人忍不住想笑、却又无可奈何的人物。明明觉得她有点离谱,但真要说出她哪里不好,好像又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她最擅长的,就是拉着你一起沉浸式做账。一边对着一堆数字长吁短叹,一边絮絮叨叨:你看这个单子,报这么低,怎么可能赚钱嘛!老板又要说了,哎呀王姐你这账怎么做的……仿佛你不是来帮忙的,是来听她诉苦的。更绝的是,有些事明明是她自己经手的,一转头的功夫,她就能忘得一干二净,然后精准地找到你曾经的操作痕迹,一脸认真地问:咦,这个地方你是不是动过
最让人抓狂的是,她完全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你正盯着屏幕赶进度,键盘敲得飞起,她没事人似的溜达过来,往你桌边一靠:哎,你说现在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你含糊地嗯了两声,想尽快结束话题。她却能顺着天气一路聊到菜市场的茄子为什么又涨价了,全然看不见你脸上写着的我正在忙四个大字。
更绝的是,当你正和同事严肃对接一个项目的关键细节,她总能像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冷不丁插进来一嘴,用的还是那种领导视察般的口吻:这个地方,你们考虑过风险吗你一愣,试图解释:哦,这个我们已经评估过了,没问题。她立刻会皱起眉,抱起胳膊,抛出那句让你瞬间头皮发麻的经典追问:什么叫‘没问题’你具体说说,怎么就没问题了
然后,你就得被迫开始向一位完全不在节奏里的评委,解释一个你认为常识性的问题。她听得极其认真,并在你每一个停顿处发出为什么后来呢那如果……呢的连环问。几个回合下来,不仅同事一脸懵,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我这个方案……真的没问题吗我是不是个傻子
有一天,老板突然过来问:王姐,2023年那笔XX款,到了没有正常人可能直接查一下系统,三秒钟回答没到或者到了。但王姐不。她先是啊……了一声,像是努力回忆的样子,接着话锋一转:老板,说到这个,我正想找您说呢,去年那家供应商现在联系不上了,当时合同好像也有点问题……然后从税务政策聊到银行手续费,再谈到隔壁公司也遇到类似情况……一顿输出,云里雾里,节奏带得飞起。
老板一开始还皱着眉,后来表情逐渐迷茫,最后居然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走了——他完全忘了自己最初是来问什么的了。
直到后天,老板猛地一拍大腿:哎!我那笔账她到底给我查了没有!顿时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当场就让王姐收拾东西走人!但想归想,最终也只是长长叹一口气……算了,谁让她是王姐呢。
第五部分
舌尖上的聊斋
清晨,婆婆端来为儿子准备的早餐——精致的餐盘中摆放着色彩鲜艳的食物,热气氤氲中散发着诱人香气。我望着这份堪称秀色可餐的早餐,却莫名想起《聊斋》中那些鬼怪伎俩:它们将蟑螂、蟾蜍、长蛇等秽物幻化成珍馐美馔,用虚幻的美味蛊惑过客,使其沉溺其中而不自知。
记忆突然飘回童年。那时物质匮乏,一个素包子、一颗未熟的苹果,都能让我咀嚼出幸福的滋味。如今纵是海参鲍鱼摆于眼前,却也难激起半分食欲。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循环:昔日鬼怪用幻术掩盖污秽,今日世人以科技之名施以粉饰。转基因、化学试剂、食品添加剂……现代法术编织出的美味幻境,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画皮
不同的是,聊斋里的鬼魅索命,现世里的魔术图财。当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被揭露,我们方才惊觉:盘中餐盏中饮,究竟几分真几分假时代在发展,骗术也在进步,从直取性命到慢蚀健康,唯一不变的,是那双隐藏在美味表象背后、始终贪婪的眼睛。
第六部分

老板总说把我当亲姐妹,我信了,感动得一塌糊涂,从此全心全意为公司卖力。
直到有一次,我无意间听见她打电话给我闺蜜,语气亲昵,可提到我时,却只是一个轻飘飘的她。那一刻,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细微地响了一下。还有一回,她好朋友来公司,我正好买了瓜子,顺手递过去。对方没接,只轻飘飘瞥我一眼,笑着说:我不吃瓜子——你没听说过吗爱嗑瓜子的人,也最爱说闲话。我愣在原地,狐疑是不是自己想得太多。
她对我好像也确实不差。出去买衣服,偶尔会给我也带一件。但她也总向我诉苦,说经营不易,说压力如山。今年市场不好,她找我谈话,说要降点工资,接着又是一番掏心掏肺:我最难的时候都没亏待你,这世上我就信你一个。她说得眼圈发红,我点了点头,说不出别的话。
她常笑话别人家孩子:考四百来分还好意思办升学宴换我我可丢不起这人!可没过两天,她却兴冲冲地告诉我,她儿子二次高考,只拿了三百多分,但她决定风风光光办一场。好几个朋友都说必须送送学生,她数着那些谁谁说,孩子姑姑还特地要求办,我做妈的,总得请大家吃个饭吧我只好应和:是该办,喜庆事。
我站在一旁笑着点头,心里却恍然发觉:我早已分不清,她说的每一句话里,到底哪一句才是真的。
第七部分
多嘴
嫁给老公后,我对婆婆始终存着几分忌惮。她习惯扯开嗓门,看谁不顺眼就吼,整个家常常充斥着她的骂声。说起来,她倒也没什么太坏的心眼,可我对待她,从来是相敬如宾——多半是我敬着,她吼着。
老公的姥姥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子,没想到这套房,竟成了婆婆几姊妹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几个姨妈都想要,可姥姥走得急,并没明确说留给谁。三姨妈的情况最特殊:丈夫去世得早,儿子又到了娶媳妇的年纪,手头拮据,自然就打起了这房子的主意。她到处诉苦、说不容易,姊妹几个拉不下脸,最后只好答应让她先住进去。
三姨妈兴高采烈地装修起来,花了三万,还打算卖掉自己的老房,给儿子去大城市置业。可没想到,不知是小姨私下跟她儿子说了什么,还是那孩子自己性子倔,死活不同意他妈这么做——他不要姥姥的房子,也不让母亲为他卖房。
算盘落空,三姨妈却不甘心。她又撺掇我婆婆,说把房子租出去吧。婆婆真去张罗了,房子顺利出租。这时三姨妈突然开口:三年租金得归我,我装修可是花了三万的!闹了一阵,最后竟又是她赢了。
本以为风波到此为止,谁知还有后续。小姨的儿子考进了烟草公司,调来本市。因为跟奶奶吵架话不投机,小姨打算给他另外找地方住。她打电话给我婆婆,说想在同小区租个小房子,婆婆却建议她换个小区,说免得影响你儿子前途。小姨答应了,反手就把找房的事推给婆婆:姐,你帮我看看吧。
婆婆第二天就跑中介、看环境、比价格,忙活一整天,总算挑了几套合适的汇报过去。小姨只回了一句:我再想想。晚上吃饭,婆婆提起这事,老公问:小姨儿子怎么不自己找婆婆说:他跟同学出去玩了啊。老公一听就火了,把婆婆说了一顿。
话赶话说到高潮,又绕回姥姥那套房。我忍不住插了句:妈,那房子咱们不要,您也别再跟着掺和了,随她们怎么争吧。
结果,婆婆又把这句话记在了我心里。
也许,我真不该多那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