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昕词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来调整。
大部分时间只是发呆,或者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感受着这个真实世界的喧嚣和烟火气。
她注销了所有可能残留过去痕迹的社交账号,用系统留下的那笔丰厚的存款,重新租了一个更舒适明亮的小公寓。
然后,她更新了简历,想要重新开始生活,所以投给了几家设计公司。
穿书前,她本就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只是这几年为了“任务”,早已生疏。
面试很顺利,她的功底还在,审美甚至因为经历了另一个世界而多了些不同的视角。
她选择了一家规模不大但氛围看起来不错的公司,重新拿起了画笔和数位板。
在新公司,她认识了温景然。
他是设计部的主管,比她大几岁,气质温和儒雅,专业能力很强,却没有丝毫咄咄逼人的架子。
他会耐心地给新人讲解项目要点,也会在大家加班时默默点好咖啡和夜宵。
江昕词话不多,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偶尔停下来时,眼神会不自觉地放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空洞和寂然。
温景然注意到了这一点。
第一次交集是某个加班雨夜,同事们陆续离开,江昕词才发现自己没带伞,站在公司门口望着瓢泼大雨有些踌躇。
温景然折返回来取落下的文件,见状,很是自然地将自己的伞递给她:“拿着吧,我开车了,用不到。”
江昕词愣了下,连忙推辞。
温景然笑了笑:“顺路的事,淋雨容易感冒,或许这样吧,我送你到地铁口。”
没来得及拒绝,她便被他扶上了车。
坐在车上,他只是放了点轻音乐,并没有过多追问什么,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江昕词微微松了口气。
后来,这样的“顺路”多了几次。
他会在她又一次忘记吃早餐时,放一小盒牛奶在她桌上;
会在她修改方案遇到瓶颈时,不经意地提点一二;
会在周五下班时,笑着问一句“周末有什么安排?附近美术馆有个新展还不错”。
他的关心温和而自然,像初春的暖阳,不灼人,却一点点驱散着她周身的寒意。
江昕词冰封的心湖,似乎也被这细微的暖意敲开了一丝缝隙。
她也开始尝试回应。
周末偶尔会接受他的邀请,一起去看看画展,或者去安静的书店淘两本旧书。
他们聊设计,聊艺术,聊生活中琐碎而真实的小事,唯独不聊过去。
温景然从不探听她的隐私,只是在她偶尔露出疲态时,递上一杯热茶,安静地陪她坐一会儿。
生活仿佛终于驶回了一条平静而温暖的轨道。
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没有精心设计的陷害,没有需要她不断付出却始终被视而不见的冷漠。
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偶尔的闲暇,以及一个……温和友善、懂得尊重界限的朋友。
走在夕阳洒满的街道上,听着身边人温和地谈论着一幅画作的构图,江昕词偶尔会有些恍惚。
那段跌宕起伏、耗尽了她所有热情和眼泪的穿书经历,真的渐渐褪色,变成了一场逐渐远去的、荒诞而疼痛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