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关中秘藏 > 第2章 第一桶金

揣着那枚滚烫的“祺祥重宝”,刘建军感觉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几分。他没有像刚得了宝贝的雏儿那样,立刻咋咋呼呼地四处找人询价显摆,而是强压下几乎要溢出嘴角的笑意,低着头,快步穿出八仙庵喧闹的主街,拐进了后面一片相对安静、多是民居和小茶馆的巷弄。
这里藏着几家不起眼,却颇有实力的私人钱币店,让的多是熟客和老玩家的生意。刘建军的目标很明确——街尾那家挂着“泉韵斋”小小木牌的门脸。店主老魏,五十来岁,瘦高个,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平时话不多,但在西安钱币圈里眼力毒、口碑还算硬朗,出价相对公道。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旧纸张、干墨锭和淡淡茶垢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店里光线有些暗,只有柜台上一盏绿罩子台灯亮着,老魏正就着灯光,用一把细毛刷小心地清理着一枚古钱。
“魏老师,忙着呢?”刘建军收敛了兴奋,语气尽量放得平和自然。
老魏抬起头,从眼镜框上方瞥了他一眼,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又低下头继续手里的活计。他对这个最近常来市场转悠、眼神里透着机灵的年轻人有点印象,知道他不是纯粹来看热闹的。
刘建军也不急,自顾自在小小的店里转悠,看着玻璃柜台里那些标着价码、品相各异的钱币,心里默默评估着。过了约莫一支烟的功夫,老魏才放下手里的东西,摘下眼镜擦了擦。
“有事?”
刘建军这才凑到柜台前,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带着点请教意味的笑容:“魏老师,刚在市场里收了点小玩意儿,吃不准,劳您驾,给掌掌眼?”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几枚混在一起的铜钱,看似随意地摊在柜台的绒布上,那枚“祺祥”恰好压在几枚普通清钱下面,只露出一角。
老魏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扫过那堆钱,没什么表情。他伸出两根细长的手指,像夹香烟一样,一枚一枚地拨弄着。拿起一枚“乾隆”,看了看,放下。又拿起一枚“道光”,看了看,也放下。动作不紧不慢。
当他的指尖碰到那枚“祺祥”时,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立刻拿起,而是用指甲极轻地刮了一下边缘,然后又看了看旁边几枚钱的锈色,像是在让对比。
刘建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不敢出,脸上却还得保持着镇定。
终于,老魏拈起了那枚“祺祥重宝”。他把它凑到台灯下,几乎贴到了镜片上,缓缓地转动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钱文的笔划、穿口的磨损、地章的平整度、那层自然形成的、温润内敛的包浆…他看了足足有两三分钟,期间甚至拿起一个小小的放大镜又确认了一下。
店里静得只剩下老魏轻微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嘈杂。
刘建军感觉后背微微渗出了汗。
终于,老魏放下了放大镜和钱币,抬起头,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落在刘建军脸上,看不出喜怒。
“哪儿来的?”
“就…就前面地摊上,胡乱买的。”刘建军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无辜。
老魏沉吟了一下,手指在那枚祺祥上点了点:“小子,运气不错。开门的老祺祥,宝泉局当十,虽然边道有点磨,字口还算清晰,品相…中上吧。”
刘建军心里一块大石头轰然落地,狂喜再次涌上,但他死死掐着掌心。“真的?那…魏老师,这玩意儿…值多少?”
老魏慢悠悠地喝了口茶,瞥了他一眼:“想出手?”
“嗯,换点学费,继续学习嘛。”刘建军答得乖巧。
老魏伸出三根手指。
“三…三十?”刘建军试探着问,心里期望更高。
“三百。”老魏声音平淡。
尽管早有预估,但这个数字从老魏嘴里说出来,还是像一记重锤砸在刘建军胸口。三百块!相当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他花了三毛钱成本(那堆钱里也就这枚值钱)!
他感觉血液嗡一下冲上头顶,脸颊发烫,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没跳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魏老师,这价…”
“嫌低?”老魏打断他,“这钱是不错,但祺祥的名头太响,仿品太多,市面上认的人谨慎。我收了,也得压资金,担风险。三百,现钱,要留就留,不留就拿走。”
刘建军知道这是行话,压价是必然的。但他也清楚,老魏给的这个价,虽然离他的心理上限可能还有点距离,但绝对算公道了,尤其是对他这种没根底的新人。去别处,未必能卖到这个数,还可能走漏风声惹麻烦。
“成!”刘建军不再犹豫,斩钉截铁,“魏老师是爽快人,就按您说的价。”
老魏点点头,不再多言,弯腰从柜台底下摸出三沓用牛皮纸带捆好的“大团结”(十元纸币),每沓十张,正好一百元。他熟练地数出三沓,推到刘建军面前。
“点点。”
崭新的纸币散发着特有的油墨香气。刘建军手指微微颤抖地拿起钱,强迫自已冷静,仔细点了一遍。三百块,厚厚一摞,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没错,谢魏老师。”他把钱仔细地揣进内衣口袋,贴肉放着,感觉那硬挺的纸币熨烫着皮肤。
“以后有好东西,还可以拿来。”老魏说完,便又低下头,拿起他那把细毛刷,仿佛刚才那笔三百元的交易不过是寻常小事。
“哎,一定,一定!”刘建军连声应着,退出了“泉韵斋”。
一出店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快步走到一个无人的墙角,再也抑制不住,狠狠在空中挥了一下拳头!胸腔里被一股巨大的、灼热的兴奋感填得记记的。
三百块!第一桶金!而且是通过自已的眼力和胆识赚来的!这感觉比喝了半斤西凤酒还上头。他摸着怀里那厚厚的一摞钱,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可以吃多少顿肉夹馍、喝多少瓶啤酒、买多少本想买的书、还能剩下多少让本钱…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走得通!他刘建军,能吃这碗饭!
市场的喧嚣此刻在他耳中仿佛变成了成功的伴奏。他昂起头,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西安城的天空都格外开阔。野心像春草一样在心底疯长。
他几乎忘了口袋里那串
ostly
是假货的“康熙通宝”,那三块钱的学费,在此刻这巨大的成功面前,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