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确实摆放着不少塑料凳子,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的凳子整齐的码放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廉价塑料特有的光泽。
看来这就是兴旺塑料厂的主营业务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从厂房里走了出来,他身材瘦小,穿着一件粗布汗衫,脸上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热情笑容。
“两位是来看货的吧?我是这里的老板,我姓李。”
李老板快步走到他们面前,主动伸出手。
“李老板你好,我们是北方来的,想订一批塑料制品,想来先看看产品的质量。”
林涛握了握他的手,脸上露出客气的笑容。
“好好好,来来来,我带你们看看我们的产品。”
李老板显得格外兴奋,立刻招呼他们进入厂房。
厂房里的情况比刚才那家要好一些,至少地面清扫得比较干净,机器也多了两台。
三台注塑机正在轰鸣着工作,几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空气中的塑料味道依然浓重,但通风条件稍微好一些。
李老板领着他们来到一个堆放成品的角落,那里码放着各种塑料制品。
除了凳子,还有脸盆、水桶等日用品。
“你看看,这些都是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没问题。”
李老板拿起一个红色的塑料凳子,用力拍了拍。
“这个凳子能承重一百五十斤,用个十年八年都不会坏。”
林涛仔细看了看那些产品,表面确实比较光滑,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一些瑕疵。
合模线有些毛刺,颜色也不够均匀。
“李老板,这些产品的质量确实不错。”
林涛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
“不过我们要做的东西比较精密,对质量要求很高,恐怕这个水平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他装作有些失望的样子,向王红林使了个眼色。
“是啊,我们的东西对质量要求特别严格,看来还得去别的厂子再看看。”
王红林配合着说道。
李老板一听他们要走,脸上的表情立刻变了,赶紧拦在他们面前。
“别急别急,两位老板!”
李老板的声音有些急促。
“刚才给你们看的都是便宜货,批量大,利润薄,所以质量就那样,你们要是看不上的话,我这里也能生产好东西,不过价钱要贵一些。”
他搓了搓手,眼神变得有些神秘。
“你们稍等一下,我去给你们拿点好货看看。”
说完,李老板快步走向厂房深处的一个小库房。
那个库房的门平时是锁着的,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门锁,闪身进去了。
林涛和王红林站在原地等待。
周围的工人们继续忙着自己的活,对老板的行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几分钟后,李老板抱着一个不大的纸箱走了出来。
纸箱看起来有些旧,上面还贴着一些标签,但已经看不清内容了。
他将纸箱放在一张工作台上,小心翼翼的打开。
纸箱里整齐的码放着十几个黑色的塑料外壳,每一个都用草纸包着。
李老板拿出其中一个,打开包装纸。
那是一个随身听的外壳,从外观上看,与林涛他们厂生产的几乎一模一样。
甚至连背面的“新阳”字样都清晰可见。
“你们看看这个质量。”
李老板将外壳递给林涛,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这是用全新的塑料颗粒做的,不是再生料,质量没的说,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都是一流的,就是价格要贵一些。”
林涛接过那个外壳,强压住心中的愤怒,装作仔细端详的样子。
外壳的手感确实比刚才看的那些日用品要好,但与他们厂的正品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
王红林也凑过来看,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愤怒。
“这个做工确实不错。”
林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李老板,这个能不能卖给我们一点?我们拿回去研究研究。”
“这个不行啊。”
李老板摇了摇头,赶紧将外壳拿回来重新包好。
“这是别人订好的,一会儿就要来取货了。你们要是想要的话,得重新下订单。”
“那要多长时间能交货?”
林涛继续问道。
“这个得看数量,少的话一个星期,多的话得半个月。”
李老板将纸箱重新封好。
“不过价格比普通货要贵三成。”
林涛点了点头,装作在考虑的样子。
“这样吧,李老板,我们明天带着自己的样品过来,再详细谈谈加工的事情。”
“好好好,欢迎欢迎!”
李老板满脸笑容的将他们送到门口。
“明天我一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林涛和王红林走出院门,沿着来时的路慢慢往回走。
走了大概一百米,林涛突然停下脚步。
“红林,我们回去。”
他压低声音说道。
“回去?”
王红林有些疑惑。
“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来取货。”
两人悄悄返回,在距离兴旺塑料厂不远的一个废料堆后面找到了一个隐蔽的位置。
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厂门口的情况,但不容易被发现。
废料堆散的味道可不好闻,就连苍蝇都躲得远远的。
两人蹲在后面,紧紧盯着兴旺塑料厂的大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工厂里的机器声依然在响着。
偶尔有工人进进出出,但都是厂里的人。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个青年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兴旺塑料厂门口停下。
青年将自行车停稳后,快步走进了兴旺塑料厂的院子。林涛和王红林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厂门口的动静。
不到十分钟,青年就从厂房里出来了,手里多了两个纸箱。
其中一个正是刚才李老板给他们看过的,那个装着仿冒外壳的箱子。
青年将纸箱绑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骑上车,朝着镇子中心的方向骑去。
“跟上去。”
林涛压低声音对王红林说道。
两人从废料堆后面钻出来,远远的跟在那辆自行车后面。
青年骑得不快,可能是因为后座的货物比较重,车子有些摇摆。
他们穿过小镇的主街道,经过几家杂货铺和一个小菜市场。
街道两边的房屋大多是两层的砖瓦结构,墙面被南方的潮湿气候熏得有些发黑。
偶尔有三轮车载着货物经过,车轮在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上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
青年把纸箱交给了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然后从他的手里接过来一个蛇皮袋子。
随后两人分道而行。
“涛哥,咋办?”
“继续跟着这个人。”
他们两个肯定是追不上摩托车的,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