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信看着杨广,等着回话。
作为一个嗜杀之人,他的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高句丽的血。
拿下平壤等地后,他完全可以把高句丽的人斩尽杀绝。
之所以留着,就是想着日后能派上用场。
如今运河要修,若是还让大隋百姓去做苦役,难免伤了民心。
让高句丽人去,既省了大隋的人力,也能让发挥出他们的用处。
杨广闻言,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案桌。
他何尝不知道修运河劳民伤财?
可运河不通,南北物资难以流通。
日后征讨四方、发展民生,都会受阻碍。
他抬头看向苏信,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
“怀义,你说得对。”
“但是,朕不能答应你。”
此刻,杨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高句丽的降卒和百姓,一律编入运河徭役队伍,他自然愿意。
至于大隋百姓,凡已征召的,监工放宽期限、改善伙食,不得苛待。
这是他唯一能为大隋百姓做的。
杨广拍了拍苏信的肩膀,声音低沉:
“怀义,你要明白。朕是大隋的君主,既要实现大业,也要护着百姓。”
“可时不我待!若是朕能活两百年,朕可以慢慢来,不必如此着急。”
“可朕只能活几十年,时迫志须就,劳民亦不辞,这便是朕的无奈,也是朕的决心。”
“是,臣明白。”
苏信看着杨广眼中的疲惫与坚定,好似明白了这位帝王。
目前来看,想要劝说杨广放缓一切,根本是不可能的。
杨广为了心中的大业,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作为大隋的臣子,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他理当劝谏。
可作为大隋的武安王,杨广的心腹之臣。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坚定无比的站在杨广一边。
天下皆反,他也要与大隋共存亡。
杨广没再多说,彼此心中明白就好。
苏信再次辞别杨广,转身走出大殿。
刚到宫门外,就见程咬金、罗成、宇文成都等人都在等候。
程咬金率先迎上来,大笑着说:“王爷,您可算出来了!俺们在这等半天了!”
罗成、宇文成龙等人却垂着头,不敢看苏信。
前些时日在大殿上,他们站在杨广那边,与苏信对峙,此刻心里都有些愧疚。
尤其是宇文成龙,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没有苏信,他仍然是吃饭蹲在外边的那个人。
可是,他那日却是选错了。
宇文成都上前一步,对着苏信拱手行礼,语气诚恳:
“王爷,先前在大殿上,是末将误会了您,还望您海涵。”
作为大隋坚定无比的保杨之人,宇文成都最见不得叛徒。
即便是他父亲有朝一日反了杨广,他也会坚定不移站在大隋这边。
那些时日他对苏信态度的确不好,今日任凭苏信打骂出气便是。
苏信看着他们,忽然笑了,拍了拍宇文成都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