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人把一张白契放在了林凡面前。
林凡一看,是南面的一间铺子,前面铺子,后面院子,这样的结构,要是在东面,自然是价值不菲的。
然而在南面,也就价值二百多两银子。
不过,所在的街道还算南面比较齐整的街道,附近也都是一些铺子。
贩卖一些廉价的东西。
南面的平民,衣食住行离不开这些铺子。
林凡拿出契纸,给写契书。
一式两份,一份给这个人,一份衙门存档。
写好了,就让这个人签名,按手印。
这个人不会写字,就按了手印。
顿时,这个人的生平,如同走马灯一样在林凡的脑海里闪现而过。
这个人叫做磨之通。
是卖豆腐的,买下这间铺子也准备用来卖豆腐。
磨之通小时候家里也是有着几亩良田,爹娘俱在,还有一个妹妹,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也吃得饱,穿得暖。
爹娘恩爱,儿女双全,也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侍候那几亩地,每年交完税,留下一家子的吃喝,还有些结余。
能卖了,扯几尺布,能给兄妹两人买一些零嘴,能隔上十天半个月,吃上一顿肉。
家里的日子,的确还不错。
磨之通的童年时期,过的无忧无虑。
年岁小,爹娘还不带他下地,整日里,就是和村子里的小孩子一起,掏鸟窝,砍柴禾,采蘑菇,采野果,斗鸡撵狗。
妹妹虽然还小,也总是跟随在磨之通身后,“哥哥,哥哥”喊着。
磨之通很疼爱妹妹,有什么好东西了,都要先给妹妹。
采摘了野果,先要给妹妹吃。
掏到了野鸟的蛋,烤熟了,先给妹妹吃。
摘到了含蜜的野花,先给妹妹吮两口。
妹妹也被娇养的如同花儿一样。
妹妹生的粉雕玉砌,根本不像是农家子。
磨之通十二岁的时候,开始随着爹娘下地干活。
因为磨之通家里条件还不错,爹娘也都是好相处的,老实人,十二岁的磨之通已经被一些媒婆看上,上门给说亲了。
磨之通十三岁的时候,就定亲了。
定亲的是隔壁村的一个十二岁的姑娘。
说好了,等到再过四年,等到磨之通十七岁,姑娘十六岁的时候,就成亲。
磨之通见过那个姑娘,虽然没有妹妹长的好,也算水灵,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姑娘。
磨之通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
磨之通还经常采摘了一些山珍,拿去县城里卖了铜板,爹娘让他存起来,成亲以后,给他媳妇,算是他的私房。
磨之通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再过几年,自己就要成亲了,会有一个人走入自己的生命,自己也会当爹,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日子还是很有盼头的。
就在磨之通十五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磨之通的家庭发生了巨变,磨之通期望的平静,平淡的生活,都成为了奢望。
最后,世事无常,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