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鸯忙将《西游记》拿起来,“公主,这本书可有趣的很,乃是如今应天府最火爆的书,马上就要成为整个楚国最火爆的书了。这本书可是花了我足足八两银子,加价买来的。”
“什么?”
唐玉微面露惊讶,“这本书?八两?你是不是打仗打傻了?”
紫鸯解释道:“奴婢说的都是真的,这《西游记》现在可是一书难求,火爆的不得了。”
说着,她解释道:“而且您还不了解世人吗?若是八文钱的书可能没人看,但卖八两一本的书,那些富家子弟都抢着要看。”
唐玉微点点头,“还真是这个道理。”
说着,她不由伸手将书拿到手中。
她也非常好奇,这本书凭什么能卖到八两银子一本。
这跟抢劫有什么区别?
这简直比抢劫来钱都要快。
唐玉微带着好奇,翻开《西游记》。
不过看了几章之后,她便被里面的精彩内容给深深吸引了。
这虽然只是一本故事书,但却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玉微感觉这本书也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里面暗含着很多道理。
一炷香后。
唐玉微便看完了《西游记》一卷,随即抬头看向紫鸯,问道:“第二卷没买到吗?”
紫鸯脸上满是笑意,“奴婢就说这书很好看吧?公主你还不信!这书目前只出了一卷,第二卷还没出。”
说着,她低声问道:“公主,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
唐玉微好奇道:“谁写的?”
紫鸯道:“这本书乃是国子监太学学子沈平写的。”
“沈平?”
唐玉微柳眉微凝,疑惑道:“我怎么感觉这个名字非常耳熟呢?”
紫鸯解释道:“公主自然耳熟,沈平不就是平阳侯府世子,沈贵妃的亲弟弟吗?”
“对。”
唐玉微恍然大悟,随即又道:“那也不对,沈平不是个纨绔吗?怎么会著书呢?”
紫鸯继续道:“奴婢方才在码头打探到了不少消息,沈平非但不是纨绔,反而还是位大才子,自从他在应天府写了首诗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唐玉微越发好奇,问道:“什么诗?”
紫鸯道:“那首诗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玉微的美眸中满是惊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还真是一首好诗啊!看来皇后又被沈贵妃给算计了!”
“没错。”
紫鸯应声道:“应天府都在传,沈平纨绔都是装出来的,其实她是沈贵妃手中的一张王牌。”
说着,她继续道:“但沈平的才华还不仅如此。”
唐玉微问道:“他除赋诗和著书外,竟还有造诣?”
紫鸯点头如捣蒜,眼眸中带着敬佩,“作诗和著书都是次要的,沈平最大的成就是在国子监写的一篇有关赈济江南水患的策论,这篇策论已经被朝廷彰为典范,而且此次朝廷赈济江南的举措,就是以沈平这篇为基础,进行展开的。”
“陛下对沈平欣赏的不得了,还赐给了他一块“经世之才”的牌匾,他如今可是名副其实的应天府第一才子!”
唐玉微美眸颤抖,惊讶道:“这沈平竟有如此才华?”
沈平之才,即便是她这纵横沙场的玉面罗刹都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