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叶谦的手指不断敲打在桌面上,发出声响。
龚阳虽低着头,但眼角余光却不由的在打量叶谦,至于吴伟,则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吴县丞。”
叶谦淡淡出声。
吴伟回过神,朝着叶谦行了一礼:“县太爷。”
“今日本官走马上任第一天,却是不曾想见到这般事情,本官倒想问问吴县丞,难道阳明县所有前来报官的百姓,都必须要由门禁通报县衙,才能够接状不成?”
吴伟拱手:“回大人,县衙里的规矩一向是如此,而则规矩也是由上任县太爷所定制。”
听着吴伟的话,叶谦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百姓想要告状竟是如此的艰难,而像今日这种收取告状之人钱财的事情,在以前怕是时有发生。
“呵呵,本官倒是领教了。”
“报官还需缴纳费用,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县衙作为为百姓伸冤做主之地,未曾想现如今百姓因为穷,甚至连报官的机会都没有!”
叶谦强压心头怒火。
一旁吴伟见状,连忙道:“大人,此番规定并非只是阳明县,现如今各州各府的县衙都有此规定。”
叶谦闻言,脸色一黑。
“别的地方如何,本官不予理会,但阳明县不行!”
“若此等陋规不改,为官着纵然有心为民,也难善尽地方父母之责!”
说罢,叶谦不语,陷入沉思。
陋规存在时间长久,想要改变绝非易事,那他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彻底解决老百姓告状难得问题呢?
突然间,叶谦脑海中精光一闪,当即有了主意。
置办登闻鼓!
如今老百姓告状难,说到底还是因为下面的人欺上瞒下,没得好处,对于老板姓的冤屈置若罔闻,而则登闻鼓正好就解决了老板姓入县衙大门难得问题!
若县衙外有登闻鼓,想告官的百姓只需击鼓鸣冤,声响必然会引起自己的警觉,欺上瞒下的事情也完全能够杜绝。
“吴县丞,你命人去给本官置办一个大鼓,将其放置于县衙大门外。”
吴伟不明所以:“大人,这是何意?”
“日后吴县丞便知晓。”
吴伟不在多言,当即点头离去。
“龚主簿,麻烦你将这些时间以来县衙的所有卷宗给本官送来。”
“是,大人。”
龚阳行礼,转身离去。
这时,姚青起身上前,询问叶谦置办钟鼓的意图,叶谦当即将心中想法一一道出,姚青听完,面露诧异之色,再次看向叶谦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敬重。
叶谦起身去到桌案旁,执笔写下一份告示。
不多时,吴伟去而复返,告知叶谦钟鼓已经置办完毕。
叶谦点头,当即手拿告示朝着县衙外走去。
大街上人来人往,不少人都止步不前,打量着县衙门口这突然多出来的钟鼓。
与此同时,叶谦走出县衙,他看了一眼百姓,姚青上前接过告示,贴在登闻鼓旁,霎时之间,引来一众百姓的围观。
告示内容很简单:若有百姓想鸣冤,只需敲响此钟鼓即可。
如今,叶谦终于是解决了百姓告状难得事情,可让叶谦没想到的是,面对登闻鼓跟告示的出现,为官百姓却是不由理论纷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