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下官所知,自阳明县上任知县告老还乡后,现阳明县的事物皆由县丞管理,而对于阳明县,下官也并不熟悉,所以想趁早机会前往,了解一下阳明县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便日后更好的展开工作。”
听着叶谦的话,朱标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今日这顿酒宴就当为叶兄践行了吧。”
两人把酒言欢,畅谈风月,直到亥时,方才离去。
翌日。
三山门。
今日,是叶谦离开京师的日子,让叶谦没有想到的是,朱棣居然会亲自将自己送到城门口。
“此去阳明县,路途虽算不上远,但为确保路上安全,我会让姚青护送你前往阳明县。”
对于朱棣的照顾,叶谦也是受宠若惊。
“多谢殿下!”
朱棣笑着点头:“叶知县,可切勿让本王失望”
“殿下放心,叶谦绝不负朝廷看重,也不会负殿下期望”
听到叶谦这句话,朱棣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浓郁。
一阵马蹄声从城内传来。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着劲装的中年男子御马而来。
出了城门,男子翻身下马,见燕王朱棣身影,男子微微一愣,回过神后当即上前。
“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点了点头。
对于来人,朱棣熟知,此人乃是朱标的亲卫,赵集。
赵集再度朝着朱棣行了一礼,随后目光落在了叶谦身上。
“叶知县,在下奉太子之命前来相送叶知县离京。”
说罢,赵集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递上前:“此乃太子嘱咐在下务必要交到叶知县的之物。”
叶谦闻言,双手接下:“还请回去转告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的厚爱,下官感激不尽!”
赵集闻言点头:“太子交代的事在下已经送到,就不叨扰了,叶知县,告辞!”
赵集来去匆匆。
朱棣上前,意味深长道:“太子殿下似乎很看重叶知县。”
叶谦笑了笑:“殿下严重了,我与太子不过君臣罢了。”
叶谦的回答让朱棣很满意。
“叶知县,时辰不早了,便早些启程吧,到了阳明县,若遇到什么自己无法拿主意的事情,你可书信告知本殿下。”
对于朱棣对自己的关心,叶谦很是感激,郑重向朱棣行了一礼后,叶谦告别了朱棣,上了马车,在姚青的护送下,前往了阳明县。
阳明县位于金陵西南,走官道只需两日路程,时间并不紧迫,这也给了叶谦在路上观山观水的事件。
阳明县。
此刻的县衙内,县衙书算手持朝廷下发文书,找到了县丞吴伟。
“县丞大人,朝廷文书,阳明县知县姥爷已在前来阳明县的路上。”
吴伟闻言,接过文书,他的脸色平静如水,深邃的双眸中绽放着点点精芒,没人知晓此刻的他在想些什么。
主簿龚阳见此刻吴伟神态,脸上旋即划过一抹狡黠,幽幽叹息声随之传出。
“自上任知县姥爷告老还乡,咱阳明县的事物全都是县丞在把持,不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可谁曾想在这时候,朝廷竟是空降文书,派遣新任知县前来,吴县丞,你心中可服气?”
吴伟慢慢转头,双眸微眯,看向龚阳。
“龚主簿此话何意?”
龚阳笑了笑:“只是在为吴县丞打抱不平罢了。我可听说,朝廷派来上任知县之人是一名毛都没长齐的年青人,这年轻人乃是举人出身,而吴县丞怎么说当年也是进士”
话至此,龚阳笑笑不在言语,而在听到龚阳这番话后,吴伟的双手也不自由的紧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