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造船厂几个老机械师忙活了大半个月也没有解决的大别山号的轮机故障,王从亮一出手,三十多分钟就找到了故障原因。
这一手,把李干给惊呆了。
王从亮这不是技术过硬、有独门秘技那么简单了,这家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给饭吃的天才啊!
那几个被震惊坏了的老机械师的反应,侧面反应出了王从亮的技术能力。
试车后,两部柴油机运转正常,顺畅得很。
下了舰后,王从亮说,“我在外面听了一阵子,基本上就知道是什么问题了。这船的轮机结构很简单,问题不难解决。”
李干佩服不已。
他说,“985厂有个老师傅,他就有一项技能,不用检测设备,靠耳朵听就能分辨出故障原因,老王,你这一手着实是厉害得很。”
王从亮谦虚道,“首长,我是熟能生巧。”
李干站定脚步,突然问,“老王,你把家安在了南港了吧?妻子是做什么工作的?”
王从亮回答,“在服务中心干活,是基地的社聘职工。”
李干问,“生几个小孩了?”
“两个,一男一女。”王从亮回答。
李干微微点了点头,说,“尽快报个函授吧,其他的我来协调。”
王玉成大松一口气,“首长,感谢!”
李干说,“我相信老王同志的情况不是个例,要合理合法地留住人才,当前的士官制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话王玉成没法接,太高了。
不过,尽管李干没有明确表态,但王玉成知道王从亮晋升一级军士长这事希望很大了。
回到办公室,李干找到舰队几位领导,就王从亮晋升一级军士长这件事情专门开了个会。
李干的态度很明确,破例晋升王从亮为一级军士长,让他留在部队继续服役,因为王从亮有独到的技能。
舰队领导当然举双手欢迎,他们也同意以舰队的名义,向总部提交申请,和李干一道,再提交一份建议对士官制度进行改进的报告。
一个士官的晋升,需要报总部批复?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是制度之外的破例晋升。
总部对李干的报告很重视,在全军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后,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少。
因为条件限制,以至于一些非常有能力但是不得不退役的士官,无法留在部队继续服役,人才流失,对部队战斗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战斗力的保障和基础。
李干在报告里明确提到,当前士官晋升的条件过于苛刻,等级划分也有一些地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他认为,应当进行合理化的调整。
如把上士和四级军士长改为一级上士、二级上士,把士官这个名称改为军士,与军官对应起来,提升士官队伍的荣誉感。
在岗位上,应当扩展军士的岗位,如参谋岗位、干事岗位,甚至基层指挥岗位,扩大军士成长的范围。
在身份上,军官和军士不应该是高低阶层的区别,而是发展路线的区别,彼此之间的身份应当是平等的,上下级制度应该是岗位区别。
其次,部队应该大力投入官兵的继续教育,把部队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上来,光是依靠地方院校、军队院校的脱产培养模式,很难短时间内解决部队官兵知识层面的问题。
最后,李干强烈建议组建军士学校,对获得晋升的军士进行为期1年-3年的培训,与教导队模式并存,完善军士的培养制度。
又要花钱。
总部首长看到李干建议每个战区应该至少组建一所军士院校,那凉气是一口接一口地倒抽着。
部队改革后,很多院校都进行了整合,数量大大减少,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现在新增院校看上去与改革目的相悖,但却是完善军队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五大战区都要有军士院校,那就是要新组建无所军士院校,按照军区部队的规模,都得是能容纳数千人的大学校。
这得花一大笔钱。
李干体的建议非常具体,他认为,义务兵晋升下士的话,针对一些技术岗位,应当在军士院校接受最少1年的培训,初级军士晋升中级军士、中级军士晋升高级军士,要过这两道坎,必须要在军士院校接受2年的脱产学习。
说白了,就是把军士当成提干的准军官来进行培养。
这样一来,军士在军中的地位就大大提升了。
军士是军中之母,部队的骨干是军士,不夸张地说,一个连队里可以没有军官,但决不能没有军士。
一支强大的军士队伍是部队战斗力的强有力保障!
李干和第三舰队提交的报告很快就呈到了最高统帅部,上层对此非常重视,很快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军士制度推出,需要经过大会批准,个月也走不完这个流程。
军士制度实施后,还会对召回士官产生影响,而且是积极的,按照具体内容来看,胡伟江这一批人将会是海军部队的一批幸运儿,而且很有可能是唯一一批。
海军召回5000名士官后,人员短缺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部队的新老更迭能上正轨。
换言之,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否则海军是不会再进行召回计划了。
如果按照原来的轨迹,胡伟江大概率是一辈子在山里过活了,攒一笔钱,讨个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海军召回士官计划让胡伟江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也许他这辈子都要在军中服役了。
王从亮以自己的特殊技能,推动了士官制度的改革,有人甚至说,为了把他留下,部队甚至把士官制度给改了,这话不无道理。
此举也凸显出了部队为了留住人才,而采取的灵活措施,与地方的死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海军的召回士官计划走向尾声,李干在第三舰队的工作也到了结束的时候。
来自沙特的一份邀请访问函,让李干随东大军事代表团出发,飞到了吉达这里,对沙特进行军事访问。
沙特政府提出了一项请求,让东大军事代表团左右为难了起来。
他们竟然邀请东大在沙特境内建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