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傍晚,橘色的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为家具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林婧刚把最后一道清蒸鲈鱼端上桌,餐厅里便飘满了令人食欲大动的香气。
老公,妈,吃饭了。她解下围裙,朝书房方向喊了一声。
张巍应声而出,身后跟着婆婆王秀英。三人落座,刚开始动筷,王秀英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印刷精美的宣传单,推到儿子面前。
小巍,你看看这个。王秀英脸上堆着笑,眼角皱纹挤成一团,李阿姨买的,说效果特别好,睡眠好了,关节也不疼了。
张巍拿起宣传单瞥了一眼,眉头微皱:妈,这什么保健品啊,一瓶就要三千八听着就不靠谱。
怎么不靠谱了王秀英音量提高几分,李阿姨亲身体验的,还能有假她儿子二话不说就给她买了,说是孝心。
林婧安静地吃着饭,眼皮都没抬一下。这种戏码在她婚后三年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婆婆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让儿子花钱。
妈,保健品大多夸大宣传,您要真不舒服,我陪您去医院看看。张巍试图讲道理。
王秀英顿时拉下脸:你就是舍不得给妈花钱!白养你这么大了!现在翅膀硬了,妈要点东西都不行
张巍叹了口气,无奈地看向林婧。这时,王秀英直接点名了:
林婧,你说说,当儿女的是不是该孝顺父母我年纪大了,想买点东西保养身体,过分吗
林婧缓缓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脸上浮现温婉却犀利的笑容。
妈,您说的太对了。她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您还记得上次家宴上您说的话吗‘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
王秀英一愣,显然没料到儿媳会提起这茬。
林婧继续道,语气越发温和却锋芒毕露:所以这保健品,当然应该张巍给您买。我的工资还得规划咱们小家的开销呢,孩子的教育基金、房贷车贷,哪样不得精打细算您说是不是
餐厅里顿时安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王秀英张着嘴,一时语塞,那张保养得宜的脸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精彩纷呈。她确实在多次场合宣扬过婆婆不靠儿媳的理论,没想到此刻被儿媳原封不动地扔了回来。
张巍强忍笑意,赶紧接话:妈,林婧说的对,这是我当儿子的责任。不过这东西价格虚高,我最近项目奖金还没下来,要不您再看看别的或者我先带您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听听医生建议
婆婆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狠狠瞪了林婧一眼,筷子一摔:不吃了!气都气饱了!
看着婆婆愤然离去的背影,林婧面色平静地重新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放进丈夫碗里。
吃饭,鱼凉了就腥了。
张巍凑近妻子,压低声音:老婆,你这反击绝了。
林婧挑眉:这才刚开始。
首战失利后的王秀英消停了几天,但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发挥空间。
周二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王秀英突然接了个电话,嗯嗯啊啊一番后,脸上堆起笑容。
小巍啊,刚你大姨打电话,说明天她带着孙子孙女来城里玩两天,想去新开的那个乐园看看。
张巍头也不抬:好啊,您陪着逛逛呗,我报销所有费用。
王秀英讪笑:可是妈年纪大了,哪能陪两个孩子折腾而且我也不熟悉现在的乐园...
林婧心知肚明,婆婆这是又要作妖了。
果然,王秀英下一句就直指目标:林婧,你明天请个假呗开车接送一下,陪着玩玩。你年轻,和孩子们有共同语言。
林婧正在削苹果的手顿了顿,抬起头时脸上写满为难:
妈,真不巧,我最近负责的项目正到关键期,老板昨天还强调谁也不准请假。她将削好的苹果分成两半,递给丈夫一半,继续说:
不过您放心,‘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让张巍请假去吧,他是您外甥,接待自家亲戚,天经地义。
王秀英顿时急了:那怎么行!小巍工作多重要,怎么能为这种小事请假!
哦林婧眨眨眼,那我的工作就不重要了妈,您这观念可不对,现在男女平等,职业女性同样肩负重任啊。
张巍立刻接话:没事妈,我明天能请假。正好很久没见大姨了,陪陪他们应该的。
王秀英一听真要儿子请假,顿时慌了:不用不用!我想起来了,李阿姨说明天她没事,我找她陪我去!
结果第二天,王秀英硬着头皮,拖着年近六十的身体,陪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在人山人海的乐园里排了一天的队,晚上回家时累得腰酸背痛,话都说不出来。
林婧体贴地递上泡好的枸杞茶:妈,辛苦您了。所以说啊,这接待亲戚的活儿,本该是张巍去的。
王秀英接过茶杯的手都在抖,狠狠瞪了儿媳一眼,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周五晚上,林婧正在书房整理孩子的兴趣班资料,王秀英遛弯回来,瞥见桌上的宣传单,立刻来了精神。
这么一堆资料都是什么呀婆婆拿起几张翻看,眉头越皱越紧,钢琴班一小时要四百抢钱啊!
林婧头也不抬:现在都这个价。
王秀英不满地咂嘴:小孩子学这些有什么用浪费钱!我们张巍小时候什么班都没上,不也考上好大学,有好工作了吗
林婧终于抬起头,语气平静:时代不同了,妈。现在注重全面发展,孩子自己也喜欢钢琴。
喜欢小孩子懂什么喜欢!王秀英声音提高八度,就是你们这些家长瞎攀比!白白烧钱!让孩子自由生长不好吗
这时张巍刚下班进门,听见争执走了过来:怎么了
王秀英立刻告状:小巍,你来看看!林婧非要给孩子报钢琴班,一小时四百!这不是烧钱吗
张巍拿起资料看了看:哦,这个啊,我和林婧一起选的老师。是贵了点,但口碑很好。
王秀英愣住,没想到儿子也参与其中,但很快又找到角度:你就是太听媳妇的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这钱省下来干什么不好
林婧放下手中的资料,深吸一口气,语气依然冷静:
妈,教育孩子是我们父母的责任。‘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这钱是张巍拍板出的,课程也是他调研认可的。您要觉得不妥,直接跟张巍说或者——
她故意停顿一下,看向婆婆:您愿意出这笔钱毕竟是为了您孙子好。
王秀英顿时噎住,她平时连买斤贵点的水果都要跟儿子报销,怎么可能愿意出这笔钱
我、我哪来的钱...婆婆嘟囔着,气势明显弱了。
张巍搂住妻子的肩,明确表态:妈,孩子学钢琴是我同意的,我觉得很好。您就别操心了。
王秀英看着统一战线的小两口,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灰溜溜地回了自己房间。
当晚,卧室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床头灯。林婧靠在床头,神情疲惫。
张巍洗完澡出来,看见妻子的样子,心疼地坐在她身边:还在想妈的事
林婧叹了口气:每次都是这样,明明是你做的决定,她偏把矛头对准我。
张巍握住她的手:我妈就那脾气,你别往心里去。
我不止是生气,林婧声音低了下来,我是心寒。你记得我坐月子的时候吗
张巍神色一凝,点了点头。
那段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产后第三天,林婧虚弱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张巍忙着办理各种手续。王秀英来照顾儿媳,却只顾着抱孙子,对林婧不闻不问。
林婧口渴想喝水,水壶却是空的。她小声请求:妈,能帮我倒杯水吗
王秀英不情愿地放下孩子,一边倒水一边嘟囔:这么大人了,倒水还要人伺候。
恰好张巍回来听见,赶紧接过水壶:妈,您坐着,我来。
等母亲出去后,张巍追到走廊,恳求道:妈,林婧刚生完孩子,身体虚,您多照顾着她点。
王秀英顿时拉下脸:我怎么没照顾了孩子不是我看着的吗
我是说林婧,她需要人帮忙...
小巍!王秀英打断儿子,你搞清楚,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我伺候你是应该,伺候她算怎么回事
张巍试图解释:妈,现在不都是互相...
互相什么王秀英声音尖厉起来,她就是外人,你能靠她一辈子现在对你百依百顺,以后指不定怎么样呢!妈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这些话,一字不落地被病房内的林婧听见。她本就因激素水平变化情绪敏感,听到婆婆这般言论,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一刻的心寒,她至今记忆犹新。
回忆至此,林婧眼中仍有泪光:你妈从来没把我当家人。在她眼里,我永远是个外人。
张巍紧紧抱住妻子:对不起,那时候我没能更好地保护你。但我早就说过了,在这个家里,我永远站在你这边。你想怎么回应都行,我支持。
林婧擦掉眼泪,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那你别怪我以后不客气了。她说过的话,我会一句一句还给她。
周六早晨,林婧正在准备早餐,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婆婆。
她按下免提,继续煎蛋。
林婧啊——电话那头传来婆婆有气无力的声音,我好像感冒了,头昏脑胀的,浑身没劲...
林婧挑眉,语气却格外关切:严重吗要不要去医院
那倒不用,婆婆吸了吸鼻子,卖惨功力十足,就是年纪大了,不舒服的时候身边没人,心里慌得很...你今天没什么事吧
林婧关掉火,拿起手机,语气更加担忧:
妈,您不舒服严不严重您千万别硬撑!您忘了您定的规矩了‘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我马上给张巍打电话,让他立刻请假回来带您去医院,好好伺候您!
别别别!王秀英顿时慌了,小巍周末加班多不容易!别打扰他!
那怎么行!林婧语气坚决,工作再重要也没有您的健康重要!我这就打给他——
真的不用!婆婆几乎在尖叫了,就是点小感冒!我睡一觉就好了!你别打扰小巍工作!
林婧勾起嘴角,语气依然焦急:真不用您确定要不我还是让张巍回来吧,儿子照顾妈是天经地义的...
不用!我说不用就不用!王秀英几乎是吼着挂了电话。
林婧放下手机,轻笑一声,继续煎蛋。
十分钟后,张巍洗漱完走进厨房:刚才是不是我手机响了
妈的电话,说她感冒了,想让人照顾。林婧将煎蛋装盘,我说按照她的规矩,该你这位儿子去照顾,我马上叫你回家。
张巍笑了:然后呢
然后她就突然痊愈了,说只是小感冒,睡一觉就好。林婧耸耸肩,神奇不
夫妻相视而笑。
最大的考验在一个月后到来。
家庭聚餐时,王秀英突然放下筷子,面色凝重:
有件事得跟你们说说。她叹了口气,前几天体检,医生说我有块阴影,建议再做详细检查。
张巍顿时紧张起来:什么阴影在哪个部位严重吗
医生说可能是小问题,但要住院详细检查一下。王秀英说着,目光却瞟向林婧,要是真需要做手术,术后得有人照顾啊...
林婧平静地给儿子夹菜,仿佛没听见。
张巍急切地说:妈您别担心,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会负责的。明天我就陪您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王秀英点点头,又叹口气:妈就怕成了你们的负担。尤其是术后照顾,听说得精心护理呢...
餐桌上沉默片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投向林婧。
这时,林婧优雅地擦擦嘴,开口了:
妈,关于这件事,我们确实应该慎重讨论。她语气冷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我和张巍已经商量过了,始终牢记您的教导:‘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
王秀英脸色微变,预感不妙。
林婧继续道:所以,所有决策、主要费用、核心照顾责任,都由张巍主导承担。我的任务是照顾好孩子和辅助张巍。如果需要请护工,费用从张巍账户出;晚上陪床,张巍辛苦一下;治疗方案,张巍您来定。我一定全力支持张巍完成他作为儿子的责任。
她说完,微笑着看向婆婆:妈,这样安排您满意吗完全按照您的意愿来的。
王秀英彻底傻眼了。她原本盘算着让儿媳请假照顾,没想到所有重担真的完全、精准地落在了她最心疼的儿子身上。
那、那怎么行...她结结巴巴地说,小巍工作那么忙...
再忙也是应该的,林婧接过话,孝顺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您说对吧
张巍立即表态:妈,林婧说的对,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别担心,我已经和公司说好了,必要时可以远程办公。一切以您的健康为重。
王秀英看着儿子明显因此事而焦虑的神情,终于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经过一系列检查,王秀英的阴影被证明是虚惊一场,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但这个过程足以让她看清现实。
那段时间,张巍真的请了假,奔波于医院各个科室,咨询专家,安排检查。即使后来知道问题不大,他也认真准备了后续护理方案,包括请假计划和费用规划。
王秀英亲眼看着儿子为这些事情忙碌,甚至加班处理因请假而积压的工作,心疼得无以复加。她终于明白,自己那些所谓的规矩,最终苦的不是儿媳,而是她最宝贝的儿子。
一个周日的早晨,阳光明媚。一家人在阳台上吃早餐,王秀英看着儿子眼下的黑眼圈,欲言又止。
林婧正在给儿子喂粥,动作轻柔,侧脸在晨光中显得平静而坚定。
王秀英嘴唇动了动,似乎又想提什么要求。林婧仿佛有所感应,抬起头,一个平静的眼神扫过去。
那眼神没有愤怒,没有挑衅,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
王秀英立刻把话咽了回去,仿佛听到那句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在耳边轰鸣。她尴尬地移开视线,低头默默喝粥。
从那天起,王秀英再也没对林婧提过任何要求,甚至有些讪讪和畏惧。她终于明白了祸从口出和边界感的含义。
林婧看着婆婆的反应,微微一笑,继续优雅地享用早餐。
阳光正好,落在她无名指的婚戒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靠儿子,您说的。
自那场大病风波后,王家确实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
王秀英收敛了许多,不再明目张胆地对林婧提要求,也不再随意指责小两口的生活方式和育儿决策。她大多数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看电视,或者下楼和小区里其他老太太聊天散步,饭桌上话也少了,偶尔看向林婧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讪讪的、甚至有些畏惧的情绪。
林婧乐得清静。她本就不是主动挑事的人,婆婆消停了,她自然也不会去翻旧账。家庭氛围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张巍感受最深,他私下对林婧说:老婆,还是你有办法。最近家里空气都清新了。
林婧只是笑笑,心里却明镜似的。她了解婆婆,几十年的性格和思维定式,绝非一次打击就能彻底扭转。现在的平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蛰伏,或者是一种策略性的退让。王秀英只是在观察,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能让她重新拿回婆婆威严而又不违背她那句至理名言的时机。
这个时机,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悄然到来。
张巍公司临时有个紧急项目需要处理,他一大早就去了公司加班。孩子被外公外婆接去玩两天。家里只剩下林婧和王秀英。
午饭后,王秀英在客厅踱步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些焦躁,又有些犹豫。最终,她还是走到正在阳台看书的林婧身边。
林婧啊...王秀英开口,语气是尝试性的缓和。
妈,怎么了林婧从书本上抬起头,神色平静。
我那个手机,王秀英拿出她那部老年机,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没了声音,接不了电话也听不见铃声。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很合理的请求。不再是索要东西,也不是命令做事,而是寻求一个简单的、技术性的帮助。这似乎跳出了靠儿子还是靠儿媳的范畴,更像是一种邻里间的互助。
林婧放下书,接过手机,摆弄了几下。并不是静音键的问题,可能是喇叭坏了或者内部设置故障。
妈,这可能是硬件问题,我弄不了。林婧如实说。
王秀英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那表情里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仿佛在说:看吧,这种小事你都帮不上忙,还整天把靠儿子挂嘴边。
那怎么办呀王秀英故作苦恼,我还等着你大姨的电话呢。要不...你出去帮我修修听说街口那家手机维修店手艺不错。
看,重点来了。不是帮我看看,而是帮我修修,并且指明了需要林婧出去跑腿。
林婧心中了然。婆婆是在试探,用一件小事、一个合理的名目,试探她的底线,试图在不触犯天条的前提下,重新建立使唤儿媳的路径。
林婧微微一笑,把手机递还给婆婆,然后拿出自己的手机。
妈,这种小事哪需要我专门跑一趟。您忘了咱们家的规矩了‘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她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体贴,我这就给张巍打个电话,告诉他您手机坏了,让他下班回来路上,顺便帮您拿去修。他开车方便,也知道哪家店靠谱。
说完,不等王秀英反应,林婧直接拨通了张巍的电话,还贴心地开了免提。
老公,妈的手机坏了,没声音,着急用。你下班回来时,记得绕到街口那家维修店帮妈看看怎么回事。...嗯,好,没问题,我跟妈说。你忙你的,别忘了就行。
挂断电话,林婧对一脸错愕的婆婆笑道:解决了妈,张巍说他记得那家店,下班就过去。您再耐心等几个小时,反正大姨要是打不通您电话,会打给张巍或者我的。
王秀英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看着儿媳那副我完全是按您的规矩办事而且还体贴地帮您解决了问题的无辜表情,胸口一阵发闷。她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是打在了一块光滑坚硬的铁板上,反而震得自己手疼。
她默默接过手机,转身回了自己房间,一下午都没再出来。
林婧重新拿起书,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想用小事破冰试探底线对不起,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小事。您的规矩,我会执行得比您本人还要彻底。
几天后,王秀英的老姐妹刘阿姨来家里串门。
刘阿姨是小区里有名的炫儿狂魔,儿子据说在外企当高管,赚得盆满钵满,对她极其孝顺,隔三差五就送名牌包包、珠宝首饰。
两个老太太在客厅里边吃水果边聊天,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在开放式厨房准备晚餐的林婧听到。
哎哟,秀英啊,你看这是我儿子刚给我买的玉镯子,说是新疆和田玉,花了好几万呢!刘阿姨嗓门洪亮,我说不要不要,他非买!这孩子,就是乱花钱!
王秀英语气酸溜溜的:你儿子是真孝顺啊...
可不是嘛!刘阿姨更来劲了,我说我老了,戴这些没用。他说‘妈,您辛苦一辈子,现在就该享福!别人妈有的,您必须有!’哎,拦都拦不住!
王秀英下意识地瞟了厨房方向一眼,叹了口气:唉,我们家小巍也挺好,就是工作太忙...
刘阿姨立刻接话:忙不是借口!再忙心里也得装着老娘!你看你这项链,还是很多年前的款式吧现在流行铂金的,带钻的!让你儿子给你买呀!儿媳妇也得表示表示嘛!
战火终于还是引了过来。
王秀英立刻摆摆手,音量提高,像是说给刘阿姨听,又像是说给厨房里的林婧听:哎呀,我可不敢指望儿媳妇!我早就说过的,‘哪有婆婆靠儿媳的那都是靠儿子的。’我们林家媳妇,金贵着呢!
这话里的酸味和挑衅,隔着几步远都能闻到。
林婧洗菜的手顿了顿,关上水龙头,擦干手,微笑着走出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刘阿姨来啦。她先礼貌地打招呼,然后看向婆婆,笑容无懈可击:妈,您说的太对了!孝顺您当然是张巍的首要责任。我哪能抢了他的功劳和义务。
她转身从玄关的挂包里拿出钱包,抽出一张银行卡,递给王秀英。
妈,这张卡是张巍的副卡,密码是您生日。他最近项目忙,可能没想到这些细节,您别怪他。您现在就和刘阿姨去隔壁商场逛逛,金店在二楼,看中什么直接刷!就当是张巍和我一起送您的。‘靠儿子’嘛,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
这一连串操作,行云流水,直接把王秀英和刘阿姨看傻了。
王秀英看着递到眼前的银行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她只是想嘴上酸几句,挤兑一下儿媳,哪里真想要什么项链更何况是刷儿子的卡!
这...这怎么行...王秀英结巴了。
怎么不行林婧故作惊讶,刘阿姨说的对,别人妈有的,您必须有!张巍是您儿子,他的钱不就是给您花的吗快去吧,晚饭我来准备,不急。
刘阿姨在一旁尴尬地笑:秀英,你这儿媳妇...可真...大方啊。
王秀英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把卡推了回去:胡闹!我这么大年纪戴什么新项链!不要不要!小巍赚钱多辛苦,怎么能乱花!
妈,这是孝心,怎么能叫乱花呢林婧坚持把卡塞进婆婆手里,您要是不去,就是嫌弃张巍赚得少,或者就是还在生我的气,觉得我替张巍做主意了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王秀英彻底没了脾气。她手里攥着那张滚烫的银行卡,坐立难安。
最终,她也没敢真去刷儿子的卡买项链,反而在刘阿姨走后,讪讪地把卡还给了林婧。
妈,您真不要没事的,张巍不会说什么的。林婧关切地问。
不要不要!收起来!王秀英几乎是逃回了房间。
当晚,张巍回家,林婧把事情当笑话说给他听。张巍摇头苦笑:我妈啊...真是...他搂住妻子,还是我老婆厉害,兵不血刃。
林婧靠在他肩上,慢悠悠地说:老公,你说,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明白,我和她不是敌人。她安分守己,大家相安无事;她若总想压我一头,或者把你当成私有财产来和我争夺,那最后吃亏的,绝不会是我。
张巍点头:我懂。辛苦你了,一直要应付这些。
不辛苦,林婧笑了,眼神狡黠,其乐无穷。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一段,直到林婧的父母从老家来看望女儿和外孙。
林父林母是中学教师,退休后生活充实,为人开明温和。他们对亲家母十分客气,带了不少家乡特产礼物。
王秀英一开始表现得很热情,张罗着饭菜。但看着亲家母女其乐融融,儿子张巍也对岳父岳母尊敬有加,一家人欢声笑语,她心里那点微妙的嫉妒和不平衡又开始作祟。
饭桌上,林母随口夸了一句:小婧,这汤煲得真好,火候到位。
王秀英立刻接话:亲家母你是不知道,现在年轻人会做饭的少啦!我们小巍有福气,娶了小婧这么能干的媳妇。不像我,伺候完老的伺候小的,一辈子劳碌命哦。这话明褒暗贬,暗示林婧做饭是应该的,而自己则辛苦了一辈子。
林婧眉头微蹙,正要开口,林母在桌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微笑着对王秀英说:秀英姐辛苦了。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小夫妻互相体谅,共同分担家务才是正理。我们家小婧从小也没怎么让她干过活,现在为了小巍和孩子学这一手好菜,我和她爸是既心疼又欣慰。好在张巍懂事,知道体贴人。
林母这话,软中带硬,既点明自己女儿也是娇养的,干活是出于爱和责任,并非本分,又夸了女婿,让王秀英无话可说。
王秀英讨了个没趣,讪讪一笑。
下午,林父和林婧在书房下棋,张巍陪着观战。林母和王秀英在客厅喝茶。
王秀英看着书房里和谐的一幕,又忍不住对林母说:你看他们翁婿俩,处得跟亲父子似的。张巍对他爸都没这么耐心陪下棋呢。
林母放下茶杯,笑容温和:秀英姐,这说明孩子们感情好啊。一个女婿半个儿,小巍对我们好,我们心里记着他的好,自然也更心疼他。将心比心嘛。咱们做老人的,最大的心愿不就是孩子们家庭和睦,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吗
王秀英被噎了一下,只能点头:那是,那是...
晚上,林婧送父母去酒店回来后,发现婆婆独自坐在客厅暗处,没开灯。
妈,怎么不开灯林婧按下开关。
灯光下,王秀英脸色有些落寞。她看着儿媳,忽然问了一句:林婧,你是不是特别讨厌妈
林婧愣了一下,没想到婆婆会如此直白。她走到沙发对面坐下,认真想了想。
妈,说实在的,如果您能不双标,不把我当外人,不总想着用婆婆的身份压我一头,不总在张巍面前搬弄是非,我想我们至少能和平共处,甚至彼此尊重。林婧说得非常坦诚,我从不主动招惹您,我的所有反击,都是基于您的言行。您还记得我坐月子时,您对我说的那些话吗
王秀英身体微微一僵,眼神闪烁,低下了头。那些话,她或许从未忘记,只是选择性地忽略。
妈,林婧语气平静却有力,这个家,是我和张巍的家。我是他的妻子,是他孩子的母亲,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我希望您能明白这一点。您是张巍的母亲,我们尊敬您,赡养您,但您不能永远想当这个家的‘太后’。
王秀英沉默了很久,久到林婧以为她不会再说话。
...我知道了。王秀英站起身,声音有些沙哑,慢慢走回了房间。背影竟显得有些佝偻和苍老。
那一晚,林婧似乎听到婆婆房间里传来极轻微的叹息声。
自那次谈话后,王秀英的变化似乎更明显了一些。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待在自己房间,偶尔会出来看看电视,甚至尝试着逗逗孙子。虽然和林婧话还是不多,但那种刻意的针对和挑衅几乎消失了。
有一天,林婧感冒了,怕传染给孩子,戴着口罩在厨房煮姜茶。
王秀英看见了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她默默去楼下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和一瓶维生素C,放在厨房的岛台上,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林婧看着那盒药,愣了好一会儿。这是破天荒头一遭。
她冲了一杯维C泡腾片,端着走到客厅,对正在看电视的婆婆轻声说了句:谢谢妈。
王秀英身体似乎僵了一下,眼睛没离开电视,只是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晚上张巍回来,林婧把这事告诉了他。张巍很是惊讶,继而欣慰:看来我妈终于开始想通了
也许吧。林婧笑了笑,但愿是好的开始。
又过了几天,小区里组织老年郊游活动,王秀英报了名。出发前一天晚上,她显得有些犹豫,在张巍门口徘徊。
妈,有事张巍打开门问。
哦,没事...就是明天郊游,中午吃饭的地方...听说挺偏僻...王秀英支支吾吾。
张巍没明白:那您自己带点吃的
王秀英失望地哦了一声,转身要走。
在书房门口听到对话的林婧走了出来,心里叹了口气。她明白了婆婆那点小心思——她不是缺吃的,是看到别的老太太都有儿女给准备大包小包的零食水果,她不想显得孤单冷清,但又拉不下脸直接要求,更不敢使唤林婧。
林婧想了想,开口叫住婆婆:妈,您明天几点集合
早上八点...
行,那来得及。我明早给您准备个便当盒和一些水果零食,您带着和朋友们分享。林婧语气平常,就像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小事。
王秀英猛地回头,眼中闪过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嘴上却还在客气:不、不用麻烦了吧...
不麻烦,很快的。林婧说完就回了书房。
第二天一早,林婧果然提前起床,用现有材料快速做了一个火腿鸡蛋三明治,洗了一盒草莓和樱桃,装了一小盒坚果,又拿了几盒独立包装的酸奶,整整齐齐放进一个便携保温袋里。
王秀英起床看到放在餐桌上的袋子,愣了很久。
出发时,她拎着那个袋子,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些。
晚上郊游回来,王秀英显得心情很好,甚至主动跟林婧说了一句:李阿姨她们都说三明治做得好吃。
合口味就好。林婧淡淡回应。
这似乎是一种微妙的休战信号。没有道歉,没有煽情,但一些坚冰似乎在无声中开始融化。
然而,林婧心里很清楚,几十年的思维习惯和婆媳间固有的微妙张力,不会因为一两件小事就彻底改变。未来的日子还长,她是否会彻底收起那些小心思,还未可知。
但至少,林婧已经牢牢掌握了这个家的主动权和王秀英的命门。她不再是被动接招的小媳妇,而是这个家里真正意义上的女主人。
她看了一眼正在陪儿子搭积木的丈夫,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未来婆婆是真心转变还是暂时蛰伏,她都有的是办法应对。
毕竟,那句靠儿子,您说的,永远是悬在王秀英头顶的、她自己亲手打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林婧,很乐意时不时帮她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