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县里纺织厂招工后,正在准备高考的双胞胎妹妹却闹着要顶替我工作。
父母为了补偿我,便提出我用妹妹温玲的户籍去参加高考。
我和村里的知青江云峰考上同一所大学,顺理成章的相爱、成婚。
毕业后,我下海经商成功,温玲上班的纺织厂却倒闭了。
这时,温玲却找到报社,曝光我偷走了她的人生。
记者来我家采访,父母支支吾吾地说:
“小玲也没说错,温莹本来就冒用小玲身份多年。”
我求知道真相的江云峰替我解释,他却在电视台前说:
“我喜欢的从始至终都是温玲,而不是这个小偷。”
我被舆论逼死,再睁眼,又回到了我被招工那天。
这一次,我主动说:“我想去纺织厂上班。”
温玲咯咯发笑:“你去呗,谁要抢你的,反正那厂子过几年就倒闭了。”
……
听到温玲这样说,我突然反应过来。
她也重生了。
父母却松了一口气:
“你就该早点想通,和你姐抢什么工作?她去厂里上班多好啊,还能供你读书呢。”
温玲眼珠子转了转,要求道:
“纺织厂一个月工资足足有二十块,姐吃家里的用家里的,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每个月交十八块家用不过分吧?”
我冷声嘲讽道:
“你干脆全拿去好了,班也替我一起上了。”
毕竟上辈子,温玲就是这样干的,可她的工资却一个子都没花到我身上。
但这次温玲的想法却变了:
“那不成,谁稀罕你那女工啊,又苦又累的。我可是要当大学生的,有文化,那才是前途无量。”
父母面上也浮现出一丝欣慰之色:
“我们小玲可算懂事了,那你可得好好复习,可不许像以前一样躲懒了。”
温玲娇声说:
“爸、妈,读书可累人了,我晚上想吃鸡蛋羹,还要喝红糖水补补脑子。”
母亲立刻应着:
“行!妈这就去鸡窝看看,保准给你蒸碗最嫩的!”
即使早就知道父母的偏心,但看着眼前这一幕,我还是忍不住的心凉。
我和温玲是一母同胞,可温玲打娘胎里就先天不足,自幼身体弱。
父母心疼她,即便家庭条件一般,也一直好吃好喝供着她。
他们从小便教育我:
“都怪你在娘胎里就抢了妹妹的营养,害妹妹从小总生病,你要让着妹妹,对妹妹好点。”
我虽然偶尔有些嫉妒温玲在家中的待遇,却也觉得我这做姐姐的不该和她计较。
所以前世我被招工时,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的温玲也动了心思,觉得去县城里当女工体面、还有钱买漂亮衣裳。
于是温玲就在家里哭着闹着也要去当女工。
我说厂里还有名额,让温玲自己去应聘。
温玲却说:“万一我没被选上怎么办?那再用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还是我直接用你的名字去才是万无一失。”
父母一向对她百依百顺,便为难地看向我:
“你妹妹总哭也不是个事,到时候又哭坏了身体,唉,如果不是你害你妹妹身体这么弱……”
温玲闻言,更是直接扑到炕上,嚎得更大声了。
“温莹为什么不让给我?!都是她欠我的!欠我的!”
母亲见温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竟噗通一下跪在我面前:
“我的心肝儿呀!你要是哭出点什么问题,你妈可怎么活?!莹莹,你就把这个名额让给小玲吧!大不了你用温玲的名字去念书嘛。”
那分明是个春天,我的心却犹如坠入寒冬。
我并没有多少学习基础,因为以前也是父母和我说:
“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如果供你读书可就供不起妹妹了,可你妹妹身子骨弱,是干不了什么活的。”
此时离高考不到半年,我完全没把握能考上大学,但看见跪在我面前的母亲,向来懂事的我还是选择退让了。
我一边分担家里活计,一边没日没夜苦读,终于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
这时纺织厂经营得还不错,待遇也好。
温玲虽然有些嫉妒我成为大学生,但还是笑嘻嘻道:
“姐,以后风光了可别忘了我,没有我,你也没有这个机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