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瓢子一手端着布袋,一手隔空垫底,朝着秦川递来。
一看他这递东西的手法
秦川内心暗道,还真是懂行,资不资深先不说,绝对在这个圈混过。
一手搪稳接!慢拿!
秦川接过之后,将布袋中的串珠取了出来。
手电筒一照
嘴角微微上扬漂亮!
铁瓢子看着朝珠,到:“大爷这是清乾隆年间的金沙朝珠,这一串放在以前,那少说得一千来块大洋”
这话有感慨,有无奈。
如此好物件,如今也就值些米粮,搞不懂是粮食太精贵,还是世态炎凉。
典当行给的价,那真是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哎~~~
秦川看了他一眼:“这东西,你沉手里了?”
铁瓢子一笑:“大爷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但老物件,不就是得碰有缘人嘛,心悦者万金难求!”
秦川挨颗珠子的看着
朝珠就是以前当官,身前带着的珠串,不同的场合,也会佩戴不同的珠串,历朝历代的朝珠,也就留存下来不少,尤其是清代的,拍卖会上不是稀罕物。
而这串金沙纹理独特,工艺精湛,整串被四颗银胎镂空钱币纹填珐琅佛头巧妙地分成四份,每份包含二十七颗金珠,配以银胎镂空梅花纹填珐琅佛头塔,以及明黄色绦带系着的亚字型背云,背云内巧妙地镂空了钱文,还配备了绿松石琉璃记念三挂,每挂十颗,记念及背云均装饰有银胎填珐琅镂空坠。
这朝珠配置,可不是一般人物能带的。
若是查询典籍,绝对能锁定具体的人物,那么这样的朝珠,价值就更加不菲了。
抛开这点,单单从颜值来看,都是比之后的那些文玩珠串强了不知多少倍,有的星月菩提,小叶紫檀,五百斤大米都是远远换不来,何况这金沙朝珠了。
太赚了!
往袋子里一收,没有表态,往自己兜里一揣做掩饰,直接收入了空间。
“下一个!”秦川淡淡道。
铁瓢子掏兜,拿出一小方型木盒来,没有打开,直接递给了秦川:“大爷您慢点接!”
秦川接过,看了一眼木盒。
普通的木头,就是个容器,将木盒打开,外黄内白的一个小碗!
秦川拿出来,手电筒照了照
“大爷您还真是个行家!”铁瓢子说道。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同样是端详,但行家怎么看,不懂的人怎么看,那是不一样的。
秦川没有回应,说行家,真谈不上,也就爱好这东西,侵染了多少年,圈内朋友不少,一个大圈子,谈谈生意,聊聊古董,那是玩什么的都有,接触的也就多了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落在这古董上,要是连看什么都不知道,那岂不是白玩了?!
手中这个碗,内壁与底部施白釉,外壁黄釉,黄釉娇嫩,釉色莹润,白釉匀凈细腻,足底青花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若是放在曾经,还真不好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但现在,若是做假能做到这程度,那真是得下血本了,或许比这碗本身的价值都高。
可以闭眼入,不会有假!
甚至已然知晓,这碗是谁用的了。
根据记载,仅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可使用内外黄釉的“黄瓷”,皇贵妃可使用外黄内白的“白里黄瓷”,贵妃可用“黄地绿龙瓷”,而其余妃、嫔均不能使用整器施以黄釉的瓷器。
这是皇贵妃所用的碗!
应该存留不多,毕竟曾经一个真品都没亲眼见过。
若是拿到拍卖行,或许这个碗,比那串朝珠还要值钱。
秦川将碗收起,对着铁瓢子询问道:“盒子呢?弄到了吗?”
铁瓢子说道:“大爷弄是弄到了,但您得给我加一百斤大米,小米也行!”
秦川看着他:“怎么个意思,坐地涨价?”
铁瓢子有些苦哈哈的说道:“大爷为了收这个匣子,我自己都往上垫了,您不能让我不赚还亏吧,那以后我这有好东西,可不能给大爷你收了,这连点辛苦钱都赚不上,我这”
滚犊子吧你
亏的买卖你能干?
要是能信这话,就特么怪了。
秦川一抬手,懒得跟他磨叽:“我先看看东西再说”
“大爷,咱说好了哈”
铁瓢子一边说着,一边解开大棉袄,从棉袄里面,布缝的大衣内兜里,将一个长方形扁的盒子拽了出来。
秦川入手,手电筒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