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剥夺的二十四小时,比林风想象中更加漫长和煎熬。
失去味觉,世界仿佛被抽离了一种重要的维度。吃饭变成了纯粹机械的咀嚼和吞咽,只是为了维持身体机能。他看着冰箱里那些高级食材,甚至看着自己做的那三盘失败的作品,都引不起丝毫欲望。口腔里那片死寂的空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失败的代价和系统的冷酷。
这种惩罚,精准地打击在了他刚刚萌生出的、对烹饪最原始的兴趣和成就感上。
他大部分时间窝在客厅沙发里,懒得动弹,情绪有些低落。直播也没开,他不想让观众看到自己这副颓丧的样子。
期间张师傅小心翼翼地打来电话,委婉地询问他是不是对之前的饭菜不满意,怎么最近总自己下厨,需不需要他做点什么送上来。林风只能含糊地应付过去,心里五味杂陈——虽然尝不到任何味道。
无所事事之下,他鬼使神差地拿出平板,开始搜索烹饪教学视频。不是系统逼的,是他自己主动想看的。
他重点看那些讲解基础调料的视频,了解盐、糖、酱油、醋、料酒、蚝油、各种香料在不同菜系、不同菜品中的作用和配比。看刀工的进阶教学,学习如何高效地切丝、切片、切丁,如何处理不同的肉类和蔬菜。看火候控制的原理,理解不同油温对食材的影响,如何通过声音和烟雾判断状态。
S+的智力在失去味觉的“贤者时间”里,反而能更纯粹地吸收这些理论知识。他拿着个小本子(电子备忘录),时不时记录下关键点和公式般的调味比例。
【检测到宿主主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调味理论(入门)’经验值+1】
【‘食材处理知识(基础)’经验值+1】
【‘火候原理(初步)’经验值+1】
系统偶尔会跳出提示,但没有任何实质奖励,只是客观地记录着他的学习行为。
这种学习暂时无法实践(尝不出味道,实践毫无意义),但他却学得异常认真。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向那个冷酷的系统证明着什么,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填满那二十四小时的空虚和失落。
倒计时终于走到了尽头。
【味觉剥夺惩罚结束。】
几乎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那股覆盖在口腔里的无形薄膜骤然消失!
极其细微的、属于空气的味道首先回归,紧接着,唾液开始正常分泌,味蕾仿佛从冬眠中苏醒,变得异常敏感和饥渴。
林风猛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冲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那瓶昂贵的矿泉水,拧开灌了一大口。
清冽、甘甜、带着一丝矿物质特有的口感!
水的味道!如此普通,却又如此美妙!
他几乎是热泪盈眶。失去过才懂得珍惜,这一刻,他对自己这具身体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充满了感激。
他迫不及待地又拿出其他东西尝试:一小撮盐的咸涩,一片柠檬的极致酸爽,一块黑巧克力的醇苦与回甘……每一种味道都清晰而强烈,带来一种新生的喜悦。
兴奋劲过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冰箱里那三盘用保鲜膜封好的、失败的“一餐一饭”上。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拿了出来,揭开保鲜膜。
白灼虾已经冷了,肉质可能会变韧。肉末豆腐的芡汁凝固后更加厚重。味增汤更是不能看了。
他拿起一只冷虾,剥开,放进嘴里。
冷掉的虾肉确实少了鲜甜弹牙,多了一丝腥气和韧性,但属于虾的味道还在!他能尝出来了!
他又分别尝了冷掉的肉末豆腐和味增汤。咸味过重、芡汁糊口、冷汤的腥气……所有缺点在恢复的味蕾下无所遁形。
但这一次,林风没有感到沮丧。他仔细地、认真地品尝着这些失败的味道,分析着问题所在:“虾煮的时间还是过了几秒,而且冷却方式不对,应该过冰水。”“肉末豆腐的酱油和蚝油放多了,芡汁淀粉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4,我搞成了1:2。”“味增汤的海带芽品质一般,汤底不够鲜。”
理论的学习,让他能更精准地定位失败的原因。
就在他仔细复盘时,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没有一丝波澜,仿佛那二十四小时的惩罚只是微不足道的插曲。
【新任务已刷新。】
【任务名称:基础的锤炼。】
【任务要求:完成标准切配练习(土豆丝、肉丝、姜末、葱花),达到系统评级‘精准’(A级)以上。掌握基础调味汁配制(糖醋汁、鱼香汁、宫保汁),达到系统评级‘标准’(B级)以上。】
【任务时限:6小时。】
【任务奖励:现金20,000元,技能点*1,‘刀工基础’或‘调味基础’熟练度大幅提升(任选一)。失败惩罚:触觉灵敏度下降50%(24小时)。】
切配?调味汁?
林风看着新任务,眼神一凝。
不再是直接做菜,而是回归最基础的基本功练习。而且任务要求极其明确和量化:“精准”(A级)的切配,“标准”(B级)的调味汁。
惩罚是触觉灵敏度下降50%?这对于需要精细操作的烹饪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系统果然知道打哪里最痛。
但这一次,林风心中没有太多的恐慌和抱怨。
经历了味觉剥夺的煎熬和理论知识的恶补,他隐隐明白了系统的意图——它不是在玩弄他,而是在用最残酷也最直接的方式,逼迫他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吧。”林风低声说了一句,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散漫和被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带着分析意味的专注。
他首先选择了刀工练习。
拿出土豆、猪肉、姜、葱。架好手机,这次不是为了直播,而是为了录下自己的操作,方便复盘。
深吸一口气,回忆着视频里标准的握刀姿势和发力技巧,开始切土豆。
“哒、哒、哒……”刀与砧板的碰撞声再次响起。
不再追求速度,只追求极致的精准。每一片土豆的厚度,他都用尺子般的目光去衡量。每一根土豆丝的粗细,他都力求一致。
系统冰冷的声音不时响起:
【土豆片厚度偏差超过0.5毫米。评级:C。】
【发力点错误,导致丝体弯曲。评级:C+。】
【节奏不稳,均匀度下降。评级:B-。】
他毫不气馁,失败一次,就停下来看录像,分析是手腕角度问题,还是下刀力度问题,或者是土豆固定手的位置不对。
S+的智商完全沉浸在了解析“切菜”这个动作的物理和生理学层面。
切完一个土豆,总结,再切下一个。枯燥、重复、极度消耗耐心和精神。
猪肉切丝更难,肉的纹理和韧性需要不同的下刀角度和力度。姜末要极细,葱花要均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流理台旁堆积的练习材料越来越多,他的手臂再次酸胀,但精神却愈发集中。
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三十次?五十次?
【土豆丝均匀度提升至89%。评级:A-。】
【肉丝粗细度达标,但长度不一。评级:B+。】
【姜末细腻度不足。评级:B。】
总是差一点。A级的标准像是横亘在前的天堑。
林风甩了甩发酸的手腕,闭上眼睛,再次回忆系统灌输传奇蛋炒饭时的微妙手感,那种对力量极致控制的感受。
再次睁眼时,他拿起最后一块土豆。
调整呼吸,心无旁骛。
手腕下沉,指尖微顶,刀光落下。
“哒哒哒哒哒……”这一次的声音,变得异常稳定、均匀、密集,如同机器般精准!
土豆片薄如蝉翼,均匀透明。土豆丝细如发丝,根根分明,落在砧板上,几乎看不出差别!
【土豆丝切配。均匀度98.5%,粗细度0.3mm±0.05mm。评级:A+(精准)!】
成功了!
一股巨大的欣喜涌上心头!这不是靠技能点,而是纯粹通过无数次失败和总结,自己突破的!
他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处理剩下的肉和姜葱。手感上来后,进度飞快。
【肉丝切配。评级:A-。】
【姜末切配。评级:A。】
【葱花切配。评级:A。】
刀工练习,总算全部达标!
来不及喜悦,立刻投入调味汁的配制。糖醋汁、鱼香汁、宫保汁,都有固定的黄金比例(糖、醋、酱油、料酒等的配比)。
他拿出电子秤和量勺,严格按照搜来的最佳配比公式,像做化学实验一样精确称量。
配制,品尝,调整。再配制,再品尝,再调整。
味觉的恢复让他能清晰分辨出微小的差异:糖多了零点几克带来的甜腻感,醋的酸度是否柔和,酱油的咸鲜是否足够。
【糖醋汁:酸甜比例偏差3%。评级:B-。】
【鱼香汁:鱼香味型不足,姜蒜味过重。评级:C+。】
【宫保汁:糊辣味不足。评级:B。】
同样是不断的失败和调整。
距离任务时限还剩不到一小时的时候,他终于将三种调味汁全部调整到了系统认可的“标准”(B级)以上。
【所有任务要求达成。】
【任务完成。评价:良好。】
【奖励发放:现金20,000元,技能点*1,请选择提升‘刀工基础’或‘调味基础’熟练度。】
林风几乎虚脱地靠在岛台上,浑身汗水,手臂颤抖,但眼睛里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提升“刀工基础”。调味还可以靠量化工具,刀工更依赖肌肉记忆。
暖流涌入双臂,酸胀感迅速消退,一种对刀具和食材的掌控感变得更加清晰深刻。
他看着眼前一堆堆堪称标准的切配材料和三碗色泽诱人的调味汁,再想起之前那堆惨不忍睹的土豆条和失败菜品……
第一百次失败之后,那微小的、却真实不虚的进步之光,终于穿透了重复和枯燥的迷雾,清晰地照耀在他眼前。
这一次,没有观众,没有喝彩。
但他却觉得,比做出传奇级蛋炒饭时,更加充实和满足。
他拿起筷子,蘸了一点自己调制的、评级为A-的宫保汁放进嘴里。
酸甜咸鲜,带着恰到好处的糊辣香气,层次分明。
味道,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