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贬妻为妾时,将门嫡女杀疯了 > 第11章  楚元帅的‘破阵枪’,是谁教你的
萧京垣往林府赶去,行至半途时,心底愈发笃定——自己便是拯救林依霜的命中之人。
哪怕近来林依霜愈发作天作地,他仍能以这般宽宏心胸包容,这份气度连他自己都暗自赞许。
一路上,他满脑子都在盘算:待会见到林绪和,该如何措辞才能既显周全,又能让未来岳父对自己印象深刻?等林绪和罚过林依霜后,他再顺势提出自己藏好的计策——虽说这计策要让他付出不少代价,可只要能让林依霜安分下来,不再搅乱后院安宁,这点牺牲也算值得。
就在他兀自盘算之际,马车已停在林府门前。
王伯刚向林绪和复命没多久,刚回到门房,就听见门卫来报:“萧将军拜见。”
这萧京垣怎么偏偏选在这时候来?
王伯皱紧眉头,先上前与萧京垣寒暄了几句,便转身匆匆入内禀报。
他话音刚落,厅内的林正卿先按捺不住怒火,冷声道:“他来做什么?不必理会,直接赶出去!”
王伯哪敢将这话原话传给萧京垣——毕竟大小姐名义上仍是萧京垣的妻子,此刻贸然撕破脸,难免生出事端。
他只能折返回门口,用委婉却带着几分疏离的语气,悄悄将人劝走。
萧京垣心里虽掠过一丝不满,却也很快自我开解:想来是岳父大人顾及家丑,不愿让他看见林依霜失仪的模样。罢了,今日便先顾全林家颜面,日后与林家相处,也更好处事。
离开时,萧京垣回头瞥了眼林府紧闭的朱漆大门,虽有不甘,却没多做停留,径直离开。
而林府内,仿佛萧京垣从未来过一般。
在林家人心里,林依霜迟早要与萧京垣和离,这人早晚会成外人,犯不着为一个外人动气。
这夜,林依霜在林府过得格外温馨。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林绪和便已换上五品官员的朝服,朝着大门走去。
刚到门口,他便见一道纤细身影立在晨光里,脚步不自觉顿住,脸上渐渐漾开慈爱笑意。
林依霜缓缓转身,望着父亲温声说道:“爹,万事小心。女儿与娘亲、妹妹在家中等您归来。”
“父亲,妹妹。”这时,林正卿牵着马匹、拉着马车也来到门前,声音沉稳,“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
林依霜抬眸看向高大的兄长,恰在此时,晨曦冲破层层云层,暖融融地洒在林府的青砖黛瓦上。
那暖意像是裹着家人的牵挂,任凭晨间微风拂过,也久久不散。
天还未亮透,皇宫午门外已站了不少人。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阶列成两队,正五品的林绪和双手持笏板,静静立在队尾。
林正卿则牵着马匹在门外候着。
他今日需送父亲上朝,待散朝后再一同回府。
这时,一道身影凑了过来,笑着开口:“林大人这是第一次上朝吧?万事可得多小心。”
林绪和抬眸扫过,认出是礼部侍郎。
送礼的名单上有他,南江贪腐一案的涉案人员里,也有他的名字。可真是“巧”得很。
他面上含笑道:“多谢大人提醒,日后还望大人多多指点才是。”
心底却暗自思忖:若能将此等贪腐之臣查办,既不负皇上重托,也能肃清南江吏治,这才是对朝纲真正的“指点”啊。
礼部侍郎似乎没听出弦外之音,又笑着提道:“听闻令嫒近来愈发懂事,林大人好福气。”
林绪和坦然点头:“小女虽不才,却还算明事理。大人谬赞了。”
这话让礼部侍郎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最后勉强扯出笑意:“林大人先忙,在下告退。”
转身时,眼底已掠过一丝冷意:不知死活的家伙,稍后有你好看的。
不远处,萧京垣几次想上前与林绪和搭话,都被维持秩序的侍卫拦下。
他本想问问林依霜近况,顺便探探林绪和对贪腐案的态度,此刻见礼部侍郎与林绪和言语间似有交锋,心底不由暗惊:难道南江贪腐案,竟牵扯到礼部侍郎?
林依霜如今收了礼部侍郎的礼,这不是……这不是给岳丈大人添乱吗?
不多时,金銮殿前传来安公公的高喝:“文武百官,入朝议事——”声音穿透晨雾,响彻整个皇宫。
林绪和深吸一口气,跟着队列一步步踏入金銮殿。
殿上,陆承乾斜倚在龙椅上,明黄色龙袍铺展在宽大的椅背上,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眉峰微挑,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
众臣跪拜行礼后,安公公再次高唱:“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礼部侍郎立刻与身旁几名官员递了个眼色——按之前商议好的,今日定要让林绪和万劫不复。可还没等他开口,一道声音先响了起来:
“臣有本启奏!”
陆承乾微微掀开眼皮,锐利的目光直直射向林绪和,显然没料到林绪和,会第一个站出来。
陆承乾并未出声,反倒有一人紧张万分上前:“臣亦有本启奏!”
林绪和余光扫过去,就见礼部侍郎站在他面前,把他的身影遮挡得严严实实。
林绪和心下一紧,刚要开口,却猛地想起女儿临行前的叮嘱:“父亲,陆承乾此人心高气傲,向来不喜有人擅自做主,您万不能越了他的规矩。此番前去,定会有人阻拦,您切记不要辩驳,只等他示下便可。”
他缓缓收了声,垂首静立。
陆承乾见状,单手抬起,止住了礼部侍郎接下来的话。他眼神沉沉地看向礼部侍郎,方才还波澜不惊的脸上,此刻已是乌云密布。
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宛如一块巨石狠狠压在众人心头。那些之前与礼部侍郎私下商议好的官员,此刻皆面面相觑,手心里攥出了汗。
此刻再上前声援,岂不是撞在皇上的怒火上?
“林爱卿,可奏。”
低沉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殿内众人都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林绪和悬了一路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他抬眸时,正对上礼部侍郎满是不甘的目光,却未多做停留,缓步上前两步,双手持笏,恭敬奏道:
“臣近日蒙皇上信任,奉旨彻查南江贪腐一案。只是臣未曾想,自己尚未着手查案,便已有同僚先‘行动’起来——为臣备下了不少‘见面礼’。臣这里有一份送礼名单,还请圣上过目,辨明忠奸。”
安公公站在一旁未动,目光先看向陆承乾,等着帝王的示下——毕竟这名单牵扯官员众多,需得皇上点头,他才敢上前接奏。
安公公这才动了起来,上前接过名单,躬身递到陆承乾面前……
陆承乾一言不发,指尖捻着名单细细翻看。
时间过得极慢,慢到窗外的日光都悄悄挪了半寸,从金銮殿的窗棂爬到了殿内的金砖上。
同一时刻,林府后院的练武场上,日光已洒满青石板。
林依霜站在长廊下,看着林依楣与权怜翠对练拳脚。说来也巧,林府的武学反倒由女子传承。
林绪和是文官出身,林正卿专攻案牍文书,父子俩竟一点武功都不会;而权府从前本是武林名门正派,后弃武入朝,现又渐渐远离京城。
如今权怜翠的功夫,仍是江湖上的好手。
林依霜来林府后,为免引人注目,从未展露过武功,更没参与过晨练。
可今日见母亲和妹妹拳脚翻飞,心底压了许久的习武念头突然翻涌上来,只觉得手腕发痒,再也按捺不住。
她抬步走下长廊,目光扫过兵器架上的刀枪剑戟,最终落在那杆泛着冷光的铁枪。
恍惚间,竟与她从前在战场上惯用的那柄银枪有几分相似,连枪杆上磨出的细痕、枪缨里藏着的暗扣,都像极了记忆里的模样。
林依霜伸手握住枪杆,熟悉的冷硬触感从掌心传来。她手腕下意识轻旋,长枪竟如灵蛇般在身前挽出个浑圆的枪花,枪缨翻飞间,带起细碎的破风声,连地上的落叶都被扫得打转。
“哐当!”
权怜翠和林依楣不约而同收了手,连手里的剑都差点握不稳,满眼惊异地望着她。
“霜儿……你何时会武?”权怜翠先反应过来,语气里满是诧异。
她从未听说过女儿学过枪法。
林依楣也凑过来,拉着她的袖子:“姐姐你也太厉害了吧!怎么从没跟我说过你会耍枪?”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就脑补出了前因后果:定是萧京垣那个傻子从前总惹麻烦,还把姐姐/女儿逼得只能靠习武自保!
想到萧京垣往日对林依霜的纠缠与冷落,权怜翠的脸色沉了下来,林依楣也攥紧了拳头:“这个该死的萧京垣,居然让姐姐受这种委屈!”
林依霜本还在想该怎么解释,见她们俩已经自行“补完”了前因后果,反倒松了口气,现如今连借口都不用找,母亲和妹妹就先站在了她这边。
林依霜却未多言,只抬枪指向权怜翠,枪尖稳稳对着她肩头方向,眼底闪过一丝跃跃欲试:“娘,不如陪女儿过两招?”
话音未落,她足尖已点地向前,枪尖斜挑而上,动作干脆利落,丝毫不见平日的柔弱。
权怜翠先是一怔,随即眼中泛起笑意——女儿竟藏着这般身手!她抬手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短剑,足尖轻点地面便迎了上去,剑刃带着风,却刻意留了三分力道。
“铮!”
短剑与长枪相击,清脆的响声在练武场回荡。权怜翠手腕微转,剑刃贴着枪杆滑向林依霜手腕,想逼她收枪;林依霜反应极快,手腕一沉带偏枪杆,同时旋身避开剑刃,长枪顺势后收,借着转身的力道猛地向前一刺——枪尖直指权怜翠肩头,又快又准,却在即将触到她衣料时骤然停住。
林依霜收枪而立,额角已沁出薄汗,望着权怜翠笑道:“娘的身手,女儿还是差些火候。”
“差什么火候呀!姐姐明明赢了!”不等权怜翠开口,林依楣已猛地冲上来,抱着林依霜的胳膊蹦跳,“刚才那枪也太帅了!虽然萧京垣那家伙逼得姐姐受苦,但好在姐姐练出了这么厉害的功夫!”
权怜翠擦着额角的汗,笑着走上前,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枪尖,眼底带着几分探究:“你这枪法,路子竟有些像楚元帅的‘破阵枪’,是谁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