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城如今还是一座空城,暂且修了一小半,不过几条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扶老携幼地过来,许多富裕人家都已经开始打听新都城的房价了!
城外甚至还有了许多厂子,招揽了附近不少工人,哪怕工钱给的不如他们老家,但工人们仍旧愿意过来——这可是新都城,皇城!天子脚下!哪怕买不起这里的房子,在这里做工,也比在老家好吧?
城内自然是有客栈的,最好的客栈足有四层,全都牵了电线,做了下水。
价格不便宜,可有钱人总是不少的,商人们很知趣的不住最好的客房,这些最好的客房,几乎都留给了研究员和工程师,这些人平时可不怎么出来,他们一般就住在厂子里,甚至还会给他们配上士兵,保护他们的安全。
他们的父母亲人,在老家也受人尊重。
如果他们有孩子,那么就连孩子,也能读最好的学校,得到最好老师的教导。
只要他们不犯什么大罪,一辈子都能享受衣食无忧的日子,连雇保姆保夫都不会有人多说一句话,地位格外超然。
“这灯泡!”他们也对这个新酒楼很感兴趣,“这灯泡用的什么丝?怎么比青州的还要更亮?光也更白?”
“这是什么?沙发?里面有弹簧?怪不得。”
“赵姐,听说你们那边的石油提炼颇有成效,塑料是已然出来了吗?”
“相机哦!黑匣子以后照相不用呆站太久啦?”
“感光材料还是麻烦,现如今成本还是太高啦!化学人才如今还是没有物理人才多。”
“听说大典要阅兵,以前历朝,也是要阅兵吗?”
“那我怎么知道?我又没见过。”
“你去问问学历史的?”
研究员们聊得火热,老百姓也聊得很火热,他们都是附近的居民,专请了假过来,拿着家中积蓄,来看这难得一见的盛典,连家里走不动路的老人都抬来了。
“这路可真宽!比青州新城的路还宽了!”
“瞧瞧这墙,刷了漆的!可知这是什么漆?刷在墙外多久能不褪色呀?要是能买的话,我也想买一桶来,给我家的屋子也刷一刷。”
“这里的铺面也大!不知谁买得起,哎!我就是掏空家底,恐怕也是买不起的。”
“那政务楼虽不高,却大得惊人,看那立柱,吓煞人也!三人合抱才能抱住,不知我能不能去抱一抱。”
“杨三哥,你可带了你家的黑匣子来?到时候多拍些照片,也好给我们分一分。”
杨三哥不语,半晌才一味推辞:“一张照片且要耗费一个时辰!大典能要几个时辰?”
“哎!原不知道黑匣子是个这样的好东西,早知道,我也该买一台来!”
“你倒手松,日子不过啦?一台黑匣子就要八千,抵过两头牛,在乡下能起栋宅子,就是买得起我也不舍得,杨三哥能挣,自然能花,你花得起么?”
人们在酒楼里,在街上,在政务楼前,都大声嚷嚷着自己的见闻和心得,全没在意人群中混着衣衫长相全然不同的面孔。
这些从吐蕃黑汗女真各部来的使臣们都承担着和这个新生的大国建立联系的重任,自然也带上了许多贺礼,这是国礼,并非送给阮响,于是官吏这回全都收下了,等他们离开的时候也会得到这个新国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