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会指着那道人影对孩子说:“那是皇帝,你可看好了!将来可看不着了!”
然后他们就会心满意足的离开。
等他们老了,就会不断和子孙们念叨起这一天,念叨他们并没有看到的,那位皇帝的英姿。
至于新皇帝是男是女,其实他们也不太在乎。
刚开始有点在乎,但很快就释然了。
小民的日子很简单,一日两餐,多数时候都没有油水,但如果家中有手巧的人,就会把简单的饭菜做出花来,甚至会结伴出城去采野菜,毕竟如今出入城门也不必给钱了,大家都很愿意去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他们最忧心的是什么时候交税,交多少。
冬天的棉被够不够厚实。
来年自己的工还能不能接着干。
儿女能不能把书读好?女儿能不能考上吏目?
不能在原籍当女吏?没关系,他们现在还干得动,等他们干不动了就去投奔女儿。
或许不需要等他们老,女儿就因为成了能吏,被调回临安做官了呢?
于是新皇帝是男是女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的日子可以过下去,并且更好了。
女吏们确实很烦人,每每有什么新规矩,她们就会一家家的登门,一次次的询问,要他们自己复述出来,甚至复述一次都不够。
但她们确实是很尽职的,百姓们能看到她们磨损的露出脚后跟的布鞋,也能看到她们脸上的汗水,看到她们把腿像农人一样绑起来。
且她们不会搬走他们家值钱的东西,不会想方设法的暗示他们叫他们送礼。
或许有吧?但遇到这种吏目的百姓总是很少的,毕竟他们识字了,他们能用自己竹笔或者铅笔,歪歪扭扭的,间杂着拼音的,写下一份举报信,等四周无人的时候投到官府门外的举报箱里,听说只有主官有钥匙!别人拿不出来。
年轻的女吏跑到一户人家门口,正在吃饭的老汉听见敲门声后连忙去开了门。
他的手里还拿着碗筷。
于是他看看女吏,又看看自己的碗,再看看女吏,有些心疼地说:“吕吏辛苦,可要进来用点饭菜?虽然没有肉,但是有鱼酱!”
吕吏却板着脸说:“我来寻你,是事出有因。”
老汉吓了一跳,他差点就给她跪了,脸上的皱纹似乎在瞬间变得更深。
好在吕吏也发现自己真的吓到了这个老人家,立刻说道:“好消息,是好消息!你孙女考上了女吏!她考上了!”
老汉愣愣的看着她,刚刚他都快哭了,此时却又立刻笑出来。
又哭又笑,一张嘴,还吹出了一个鼻涕泡泡。
“吕吏。”老汉的手在抖,可他并不生气,他连忙转头朝屋中大喊,“快快!快加一副碗筷!”
“莲儿考上女吏了!”
“把祖宗的牌位搬出来!烧香!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