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 第61章  有人对你很感兴趣

“镇长!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那个姓赵的,他根本没把您放在眼里!”
“他……他就是想借着我,打您的脸啊!”
李光照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
但魏建豪和孙兴华都清楚,镇长越是平静,就说明他内心的怒火烧得越旺。
等吴勇哭诉完了,李光照才缓缓开口。
“废物!”
“被人当猴耍了一通,还有脸回来哭?”
吴勇的哭声戛然而止,吓得浑身一哆嗦。
李光照没有再理他,他缓缓站起身目光转向孙兴华。
“兴华!”
“在,镇长。”
孙兴华身子一抖。
“供电所的张富贵,和他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外甥,立刻给我处理干净!”
“账目上所有平不了的窟窿,全部推到他们头上!”
“贪污,挪用公款,给我做成铁案!”
“让他们这辈子都翻不了身!马上就去办!”
“是!我……我马上去!”
孙兴华吓得冷汗直流,连声应道。
李光照又转向魏建豪。
“建豪!通知下去,让你手底下的人,这几天都把尾巴给我夹紧了!”
“所有场子里的常规收入,全部暂停!”
“告诉那些蠢货,给我忍着!”
“明白,镇长。”
魏建豪恭敬地回答。
做完这一切部署,李光照坐回自己的老板椅。
他心里清楚,赵海川有备而来,来者不善。
硬碰硬,自己今天已经吃了个亏。
那就比耐心,比谁先露出破绽。
这个姓赵的,根基太浅,只要自己稳住阵脚,他迟早会犯错。
不过……
李光照的眼睛眯了起来。
现在最大的变数,还是在陈群那边。
那个案子,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
赵海川的办公室外,走廊上。
一个不速之客,再次堵住了门口。
是王雅琴。
今天的她,没有提那锅油腻的鸡汤,脸上也没有了谄媚的笑容。
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为你担忧的沉重表情。
“海川啊!”
“阿姨是特地来提醒你的!”
“你可千万不能再跟李光照斗下去了!”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着赵海川的脸色。
“刚才,李光照在家里大发雷霆,把杯子都摔了!”
“说一定要让你好看!”
“你一个外地来的,斗不过他们的!”
“听阿姨一句劝,收手吧!”
“就当是为了……为了小柔!”
“你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的前程啊!”
她说着,还恰到好处地挤出两滴眼泪,情真意切。
“实在不行……阿姨……阿姨可以帮你去跟李镇长说说情,让他别跟你一般见识……”
这番话,看似是在劝解,实则是在暗示,她王雅琴有能力在李光照那边说上话,可以充当一个传递消息的“内应”。
赵海川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表演。
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又来这套。
他连虚与委蛇的兴趣都没有了。
“王主任。”
赵海川直接打断了她的表演。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如果没别的事请回吧,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
“杨光,送送王主任。”
王雅琴脸上的悲情瞬间僵住,变得尴尬到了极点。
她没想到赵海川会如此不留情面。
……
就在王雅琴悻悻离开后不久,赵海川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接了起来。
“是赵海川那小子吗?”
“我是。”
“妈的,门口那块破板子,立得不错!”
“有老子当年的风范!”
赵海川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对方是谁。
“放心大胆地干!”
“有人看到今天早上的热闹了,对你很感兴趣,很快就会有人找你聊聊。”
“给老子沉住气,别他妈搞砸了!”
说完,对方根本不给赵海川发问的机会,“啪”的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赵海川握着听筒,有些发懵。
这声音……听着怎么有点耳熟?
他皱眉思索片刻,脑中灵光一闪。
凌少翔!
“有人”,是谁?
能让凌少翔亲自打电话来通风报信,这个“有人”的级别,恐怕已经超出了荣阳县的范畴。
是市里?
甚至更高?
今天早上综合执法队那点破事,居然能这么快传到上面去?
赵海川感觉自己像是在一盘迷雾重重的棋局里,凌少翔这通电话,就像是棋盘外有人递进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正在看你下棋。
这既是支持,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赵海川放下电话,口袋里的那部诺基亚,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一看,是陈群的信号。
这个信号意味着,盗窃案有了重大突破。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一个突破口,都可能成为撬动整个清河镇利益格局的杠杆。
他没有丝毫犹豫,按下了回拨键。
“镇郊,废砖窑。”
“半小时。”
对面传来陈群同样简短的回应。
电话挂断。
赵海川收起诺基亚,转身准备离开办公室。
可他刚拉开办公室的门,就看到党政办门口一阵小小的骚动。
杨光和凌楚楚正一左一右地拦着一个年轻人,。
那年轻人二十出头,脖子上挂着一台沉重的单反相机。
“杨主任我真是县电视台的记者,这是我的证件!”
“今天早上的事儿影响太大了,群众反响非常热烈!”
“我们有责任进行舆论监督!”
“赵书记是新闻当事人,他有义务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是公众知情权!”
杨光擦着额头的汗:“钱记者您冷静点。”
“书记今天日程真的很满,要不您先跟我们宣传办对接一下?”
凌楚楚叉着腰,瞪着眼:“你这人怎么回事啊?”
“都说了书记没空,你在这嚷嚷什么?”
那叫钱卫东的年轻记者显然不吃这一套,正要继续理论,一抬头,正好看见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赵海川。
他一把推开杨光,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去。
“赵书记!赵书记您好!我是县电视台记者钱卫东!”
“请问您对今天上午,综合执法队吴勇队长带人强拆作风展板一事有何评论?”
“这块展板的设立,是否代表了清河镇党委未来的工作方向?”
“它会长期保留下去吗?”
杨光和凌楚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赵海川。
这记者的问题太尖锐了,一个回答不好,就可能被断章取义,在电视上掀起轩然大波。
对于眼下的赵海川来说,舆论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杀敌,用不好,就可能伤到自己。
赵海川停下脚步,他没有立刻回答。
脑中在飞速权衡。
必须有限度地利用。
把调子定下来,把球踢出去,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钱记者,你好。”
“首先,我要纠正一点。”
“这块展板,不是我个人设立的,而是经过我们清河镇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的。”
他一句话,就把个人行为上升到了组织行为,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