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山谷里潺潺的溪流,平静而舒缓地淌过。
在林青芜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卫凌风身上的新旧伤痕终于淡去,身体好了起来。
他的话变得多了起来,偶尔甚至会对着药圃里捣乱的山雀轻声斥责,或是看着林青芜试药失败时被熏黑的脸颊,发出轻笑声。
林青芜每次下山问诊归来,包袱里总少不了给他的新奇小玩意。
有时是一包甜腻的桂花糖,有时是几册最新的话本小说,还有时会是一支雕工粗糙却别有野趣的木簪。
大多数午后,卫凌风便懒洋洋地蜷在院中的竹椅里。
身上洒满了阳光,指尖翻动着书页,沉浸在那些才子佳人或是侠客传奇的故事里,直到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这日傍晚,林青芜回来得比平日都早,手里还拿着两个精致的面具。
一个是灵动的白狐,另一个是神秘的青鸾。
“今晚山下有花灯节,”她将白狐面具递到他面前,眼中含着温和的笑意,“整条河都会飘满花灯,很热闹,想去看看吗?”
卫凌风怔了怔。
花灯节?这个词对他而言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他的记忆里只有血腥的厮杀、冰冷的命令和暗无天日的逃亡。
人潮汹涌的节日,于曾经的他而言,意味着无尽的危险和需要高度警惕的任务。
他下意识地想拒绝,喧嚣和人群让他本能地感到不安。
可看着林青芜鼓励的眼神,再看看那栩栩如生的狐狸面具,他心底某处被禁锢了太久的东西,忽然松动了一下。
他迟疑地接过面具,冰凉的触感刺激着指尖。
“好。”他听见自己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戴上狐狸面具,隐去半张面容,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和微抿的唇,那份不安奇异的被遮掩了下去。
山下的城镇果然灯火如昼,恍若白昼。
长街两侧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兔子、鲤鱼、莲花……将夜空都映亮了几分。
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猜灯谜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
汇成一片他从未真正融入过的、生动而嘈杂的烟火人间。
他新奇地看着这一切,看着杂耍艺人喷出的火焰,看着手巧的姑娘现场用糖画出小动物,看着成群结队的公子小姐说说笑笑地从身边经过。
他以前的生命里只有刀光剑影,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这繁华盛景中……悠闲的看客。
林青芜始终走在他身侧半步的位置,既不远离,也不会过分靠近让他不适。
她给他买了一盏精巧的兔子灯让他提着,又在他对一串晶莹的糖葫芦多看两眼时,自然地付钱买下递到他手中。
酸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他侧过头,看向身边同样戴着面具的林青芜。
她正专注地看着一个老人现场书写灯谜,侧脸线条在暖融的灯火下显得格外柔和。
或许是糖葫芦太甜,或许是这灯火太暖,他藏在面具下的唇角,慢慢地、真心实意地弯了起来。
原来,他也可以只是卫凌风,不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暗卫,不是一把冰冷的刀。
他可以感受这些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琐碎快乐,可以无所事事的闲逛,可以因为一点甜食而满足。
最后,他们随着人流走到河边。
河面上已经飘荡着无数盏莲花灯,烛光点点,随着水波缓缓流向远方,像是散落在人间的星河。
林青芜也买了两盏,递给他一盏。
“写下心愿,放入河中,据说很灵验。”她轻声说,递过蘸了墨的笔。
卫凌风拿着笔,对着空白的花灯瓣愣了许久。
愿望?他曾经唯一的愿望是活下去,后来是得到那个人的一点垂怜,再后来是离开。
而现在……他看着眼前流淌的灯火,感受着身边人安稳平和的气息,忽然觉得内心一片宁静充盈。
他摇了摇头,将未着一字的花灯轻轻放入水中,看着它晃晃悠悠地加入那片光的河流。
“我没什么想求的。”他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种释然的轻松,“现在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林青芜看着他被灯火柔和的侧影,笑了笑,俯身将自己那盏写好的花灯也放入水中,看着两盏灯依偎着漂远。
“那我替你许了。”她直起身望向他,笑着开口,“我许愿……愿你从此日日如常,岁岁平安,永远如今夜般开心自在。”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入他耳中。
莲花灯载着那样美好的祝愿缓缓远行,暖黄的光晕映在他眼中,亮晶晶的。
他们并肩站在河边,谁也没有再说话。
但卫凌风知道,林青芜已经慢慢走进了他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