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地高台。
随着皇帝现身和萧珩的讲述,真相大白。所有人都明白了刚才密林中的惊心动魄,明白了沈砚以书生之躯行壮士之举的忠勇。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目光扫过太子党众人。
兵部侍郎等人已是面无人色,冷汗涔涔。
然而,太子萧何毕竟是太子,他迅速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强自镇定。
沈砚的忠勇虽然震撼,但箭上的标记依旧是“铁证”!只要死死咬住这点,谢临渊就脱不了干系!他立刻给兵部侍郎使了个眼色。
兵部侍郎会意,硬着头皮上前,再次举起那支毒箭:“陛下!沈大人忠勇,天地可鉴!然此箭上标记确系谢临渊所有,千真万确!此乃铁证!陛下可检验一下沈大人所中之箭是否相同。”他眼里全是笃定,继续攀扯“即便二殿下未参与,谢临渊勾结逆党、谋刺圣驾之嫌,依旧难逃!请陛下明察,严惩逆贼!”他避重就轻,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尚未现身的谢临渊。
他又火上浇油道:“不仅如此!方才温琼华郡主遇刺现场,也发现了带有二皇子府徽记之物!两处刺杀,手法如出一辙,皆留下指向二殿下和谢临渊的证据!此乃精心策划之构陷?抑或是同党合谋?!”他直接将矛头引向二皇子萧珩和谢临渊勾结!
太子也沉痛道:“父皇!沈大人之伤,儿臣亦痛心疾首!然国法如山!此箭标记确凿,谢临渊难辞其咎!若不严查,恐寒了天下忠臣之心,更让幕后真凶逍遥法外!儿臣恳请父皇,即刻下旨,捉拿谢临渊,彻查其党羽!”他再次试图引导,将“党羽”的帽子隐隐扣向二皇子。
就在这气氛再次紧绷,皇帝目光锐利审视,太子党死咬不放之际,一个清冷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颤抖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话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谢临风从人群后方一步步走上前来。他依旧是那副清冷孤傲的模样,但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薄唇紧抿,眼神深处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挣扎,有痛苦,但最终都被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所覆盖。
他走到御前,撩袍跪下,姿态无可挑剔。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谢丞相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不解。太子萧何的眼底则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谢临风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积蓄力量,然后抬起头,目光迎向皇帝审视的视线,声音清晰而冰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臣,谢临风,以谢家嫡子身份,不敢隐瞒陛下。此箭上标记,确系臣庶兄谢临渊旧日所用,绝无虚假!”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哗然!
“临风!”谢丞相失声惊呼,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