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 > 第6章
第十七章
嫁娶之喜,
春宴的喧嚣渐渐散去,青石镇迎来了它一年中最温柔的时节。后山的野樱早已谢尽,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杜鹃,将整个山坡染成了粉红色的海洋。杨薇站在酱菜坊的后院里,看着阿蘅蹲在菜畦边,小心翼翼地给新冒头的黄金米苗浇水,发梢上还沾着几片花瓣,像只欢快的小鹿。
“阿蘅。”杨薇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周大娘说,这些米苗得再过半个月才能移栽,你这般心急,小心把它们浇坏了。”
阿蘅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姐姐,我这不是怕它们渴着嘛!你看,它们长得多好,再过些日子,就能长出金灿灿的稻穗啦!”
杨薇望着她那副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好好好,不急,咱们慢慢来。对了,你周大娘呢?怎么没见她人?”
“哦,周大娘说去镇里买点调料,说是等姐姐回来,要给你做顿好的。”阿蘅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不远处的石凳,“姐姐,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倒杯茶。”
杨薇刚坐下,便看见顾远从镇里方向走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脚步轻快,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她站起身,迎了上去:“顾先生,今日怎么回来得这般早?”
顾远将食盒递给她,嘴角的笑意更深:“今日府城分号的事务都安排妥当了,想着你和阿蘅许久未尝我做的饭菜,便提早回来了。”他顿了顿,又道,“对了,今日我去镇里,还办了件大事。”
“何事?”杨薇好奇地打开食盒,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是红烧肉的香味,混合着淡淡的酒香,让人垂涎欲滴。
顾远看着她惊讶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去了趟王大婶家,和她商量了一番,定下了咱们的婚期。”
“婚期?”杨薇手上的动作一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又泛起红晕,“顾先生,您……您是说……”
“嗯。”顾远轻轻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我想过了,等过了这阵子,春耕忙完,咱们就挑个好日子,把婚事办了。”
杨薇的心跳如鼓,脸颊烫得厉害,她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半晌才轻声说道:“可……可我娘那边……”
“你娘那边,我已去说过了。”顾远轻声安抚,“王大婶也帮着劝了,你娘听闻此事,高兴得直抹眼泪,直说盼着能早日喝上咱们的喜酒。”
杨薇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喜悦的泪水。她望着顾远,仿佛看到了未来无数个温馨的日子,有他在身边,有阿蘅作伴,有酱菜坊的烟火气息,还有那片充满希望的后山。
“顾先生……”她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顾远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婉儿,别怕,有我在。从今往后,我会一直陪着你,守护着你,和你一起把‘婉香酱园’经营得更好,让你和家人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杨薇紧紧抱住他,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满是幸福与安宁。
接下来的日子,青石镇像是被一层甜蜜的糖霜笼罩着。王大婶和村里的婶子们忙碌起来,为杨薇的嫁妆出谋划策,苏大壮则跟着村里的木匠,精心打造着嫁妆箱和婚床。阿蘅更是兴奋得不得了,每日里跟在杨薇身后,帮着挑选布料,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姐姐,我长大了也要穿这么漂亮的嫁衣!”
顾远也没闲着,他请了府城最有名的绣娘,为杨薇绣制嫁衣。那嫁衣以红色为主色调,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并蒂莲和鸳鸯,寓意着夫妻恩爱、百年好合。他还亲自去镇里的珠宝店,挑选了一对温润的玉镯,作为聘礼送给杨薇。
“婉儿,这玉镯是我特意为你选的。”顾远将玉镯捧到杨薇面前,眼中满是深情,“愿它陪伴你一生,护你平安喜乐。”
杨薇接过玉镯,戴在手腕上,玉镯贴合肌肤,温润细腻,仿佛顾远的手一直温暖着她。她抬头看着顾远,眼中满是爱意:“顾先生,我……我很喜欢。”
“以后,你不必再叫我顾先生了。”顾远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你叫我远哥吧,或者……相公。”
杨薇的脸瞬间红透,羞涩地低下头,轻声应道:“远哥……”
时光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婚期。那一日,青石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杨薇穿着绣着并蒂莲的红色嫁衣,头戴凤冠,盖着红盖头,坐在闺房里,心跳如鼓。阿蘅在一旁,帮她整理着裙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姐姐,你今天真好看,远哥见了,肯定喜欢得不得了!”
门外,传来阵阵喧哗声和唢呐声。顾远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红色喜服,头戴乌纱帽,一脸喜气洋洋。他身后跟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杨薇家走来。
“吉时到——”随着媒婆一声高喊,顾远下马,走进杨薇的闺房。他轻轻掀开杨薇的红盖头,看到她那娇艳欲滴的面容,眼中满是惊艳与爱意。
“婉儿,你今天真美。”顾远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杨薇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即将与她共度一生的男人,眼中满是幸福与期待:“远哥,我也喜欢你。”
简单的拜堂仪式后,杨薇和顾远被送进了洞房。洞房里,红烛摇曳,映照着他们幸福的脸庞。顾远轻轻挑开杨薇的盖头,执起她的手,深情地说道:“婉儿,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夫妻,我会用我的一生去爱你,守护你,让你永远幸福快乐。”
杨薇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与爱意,轻声说道:“远哥,我相信你,我也会永远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经营我们的家,我们的酱菜坊。”
窗外,烟花绽放,照亮了整个青石镇的夜空。杨薇和顾远相拥而吻,开启了他们幸福的新生活。
婚后的日子,如同蜜里调油。杨薇和顾远相互扶持,共同经营着“婉香酱园”。顾远凭借着他在府城的人脉和商业头脑,将“婉香酱园”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在府城开了好几家分号,还将酱菜卖到了京城的大户人家。
杨薇则一心扑在酱菜的研发上,她结合前世的美食经验和当地的食材,不断推出新的酱菜品种,如“玫瑰酱黄瓜”“桂花糖藕酱”等,深受顾客的喜爱。她还办起了酱菜培训班,免费教村里的妇女们腌制酱菜,带动了整个村子的发展。
阿蘅也在杨薇和顾远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酱菜师傅。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酱菜腌制的关键技术,成为了“婉香酱园”的得力助手。
这一年,后山的黄金米迎来了大丰收,产量比往年翻了好几倍。杨薇和顾远商量后,决定拿出一部分黄金米,酿成黄金米酒。他们请来了村里最有经验的酿酒师傅,经过精心酿造,黄金米酒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口感醇厚,成为了“婉香酱园”的又一招牌产品。
“婉香酱园”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购买,还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品尝。他们纷纷为“婉香酱园”题诗作画,赞誉有加。杨薇和顾远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足,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初心,始终保持着对食材的敬畏和对顾客的真诚。
这年冬天,杨薇怀孕了。顾远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将杨薇视为掌上明珠,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为杨薇准备了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还请来了村里最好的接生婆,确保杨薇和孩子的安全。
杨薇看着顾远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幸福与感动。她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动静,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场景。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夜晚,杨薇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顾远抱着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到杨薇面前:“婉儿,你看,我们的孩子,他长得真像你。”
杨薇看着怀中的孩子,那粉嫩的小脸,紧闭的双眼,小巧的鼻子和嘴巴,让她的心都化了。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庞,轻声说道:“远哥,他真可爱,我们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
顾远沉思片刻,说道:“就叫他‘念薇’吧,希望他能永远记住你,记住你为他所做的一切。”
杨薇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幸福与满足。她知道,她和顾远的人生,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时光荏苒,念薇渐渐长大,他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继承了杨薇的美食天赋和顾远的商业头脑。在杨薇和顾远的教导下,他不仅学会了腌制酱菜,还掌握了酿酒和烹饪的技巧。他立志要将“婉香酱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杨薇和顾远,也在岁月的长河中,相互扶持,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他们的爱情,如同那坛陈酿的黄金米酒,越久越香醇;他们的生活,如同那片充满希望的后山,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这就是杨薇和顾远的“美味人生”,一个充满了爱、温暖和希望的故事,它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十八章
念薇成长,酱园新篇
念薇满月这天,青石镇热闹得像过年。“婉香酱园”门口张灯结彩,大红喜字贴满了门窗,门口还挂着两个硕大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映得整个铺子喜气洋洋。顾远一大早就去镇里请了戏班子,戏台子就搭在酱园门口的空地上,锣鼓喧天,丝竹声声,引得不少乡亲们都跑来围观。
杨薇坐在里屋的炕上,怀抱着裹在绣着金线小麒麟襁褓里的念薇,看着窗外热闹的场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个月来,她整个人都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之中,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看着念薇那粉嘟嘟的小脸,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婉儿,你快瞧瞧,这孩子长得多俊!”王氏坐在炕沿,笑得合不拢嘴,手里拿着一块绣着小老虎的红色肚兜,轻轻逗弄着念薇。念薇似乎感受到了王氏的逗弄,小嘴一咧,露出了一个无意识的笑容,两只小手在空中乱舞,像是在抓什么东西。
“是啊,像远哥多些。”杨薇温柔地看着念薇,眼中满是母爱。念薇的眉眼间确实有几分顾远的影子,尤其是那挺直的鼻梁和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孩子将来定是个帅气的小伙子。
这时,顾远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大食盒。“婉儿,我带了好东西回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食盒放在桌子上,打开来,里面是几盘热气腾腾的菜肴,还有一碗飘着香气的鸡汤。
“这是镇里最好的酒楼做的,我特意让他们做了些清淡的,适合你现在吃。”顾远笑着说道,伸手摸了摸念薇的小脸,“小家伙,今天满月,高不高兴啊?”
念薇似乎听懂了顾远的话,小眼睛眨了眨,又“咯咯”地笑了一声。杨薇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甜蜜,她靠在顾远的肩膀上,轻声说道:“远哥,谢谢你,为了我和念薇,你总是这么操心。”
“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顾远紧紧地搂住杨薇,说道,“你和孩子就是我最重要的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阿蘅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串糖葫芦。“姐姐,姐夫,我给你们带好吃的来了!”阿蘅笑着说道,然后将糖葫芦递给念薇。念薇看到糖葫芦,小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伸出小手想要去抓。
“念薇还小,不能吃这个。”杨薇笑着接过糖葫芦,说道,“阿蘅,谢谢你,你怎么想到给念薇带糖葫芦的?”
“我听说满月的孩子都要吃点甜甜的东西,以后才会甜甜蜜蜜的。”阿蘅笑着说道,然后跑到王氏身边,挽着王氏的胳膊,“大娘,我帮您一起照顾小念薇吧!”
王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啊,阿蘅,你来得正好,帮我抱会儿孩子,我去做点针线活。”
阿蘅高兴地接过念薇,小心翼翼地抱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小念薇,你可真可爱,以后阿蘅姐姐带你玩,给你做好吃的。”
顾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温暖。他知道,这个家因为念薇的到来,变得更加完整和幸福了。他拿起筷子,给杨薇夹了一块鸡肉,说道:“婉儿,你多吃点,补补身子。”
杨薇接过鸡肉,笑着说道:“远哥,你也吃,别光顾着我。”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饭,聊着天,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戏班子还在唱着热闹的戏曲,锣鼓声和丝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个幸福的家庭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乐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薇也在大家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翻身了,八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咿咿呀呀地学说话,一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摇摇晃晃地走路了。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笑起来的时候,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十分可爱。
“婉儿,你看念薇,他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顾远兴奋地跑进屋里,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皮球。念薇看到顾远手中的皮球,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摇摇晃晃地朝着顾远走了过去。
“念薇,来,接住这个皮球!”顾远将皮球轻轻地滚向念薇。念薇伸出小手,想要抓住皮球,可是皮球从他的手边滚了过去。念薇并不气馁,他追着皮球爬了过去,终于抓住了皮球,然后高兴地举了起来,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叫着。
“念薇真棒!”杨薇从屋里跑出来,抱起念薇,亲了亲他的小脸蛋,“我们念薇会爬了,还会玩皮球了!”
阿蘅也跑了过来,围着念薇转了一圈,说道:“小念薇,你太厉害了!以后阿蘅姐姐教你玩更多的游戏!”
念薇似乎听懂了阿蘅的话,咧开小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朝着阿蘅伸出了小手。阿蘅高兴地抱起念薇,说道:“好啊,小念薇,阿蘅姐姐带你去玩!”
随着念薇的长大,杨薇也开始考虑让他接受一些教育。她深知,知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她不希望念薇像她以前一样,因为没有知识而处处受限。于是,她找到顾远,和他商量道:“远哥,我想让念薇早点读书识字,你觉得怎么样?”
顾远点了点头,说道:“我正有此意。念薇这孩子聪明伶俐,早点读书识字,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我已经托人请了一位私塾先生,过几天就来家里教念薇读书。”
“那太好了!”杨薇高兴地说道,“远哥,你真好,总是能为念薇考虑得这么周到。”
几天后,私塾先生来了。他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看起来很有学问。他看了看念薇,然后笑着说道:“这孩子眉清目秀,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杨薇和顾远听了,都十分高兴。从那以后,念薇每天都会跟着私塾先生读书识字,学习礼仪。他十分聪明,一学就会,私塾先生对他也十分喜爱,经常夸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