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宫女好孕娇媚,绝嗣帝王送凤位 > 第92章  皇兄,你可千万别误会

“皇上”
听到昭衡帝的声音,水仙连忙朝着门口的方向福身请安。
她素白的小脸儿上闪过了一抹委屈。
身着明黄常服的昭衡帝已然踏入听雨轩,他面色沉凝,端重的视线扫过福身的水仙,最终落定在慢悠悠起身的端亲王身上。
昭衡帝并非独自前来,紧跟在昭衡帝身后的,竟是许久未见的丽嫔。
丽嫔虽已从贵妃贬为嫔位,不复当初的张扬跋扈,但通身的行头依旧彰显着无边的奢华。
她身着绯色织金锦宫装,领口袖缘镶着上好的雪狐毛,发髻间一支点翠嵌红宝的凤凰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流光溢彩。
丽嫔乐得见水仙有麻烦,不着痕迹地在水仙和端亲王身上扫过。
端亲王敷衍起身,对着昭衡帝躬身行礼:“臣弟参见皇兄!皇兄怎么也到听雨轩来了?真是巧了!”
他不慌不忙,完全不在乎刚才可能被昭衡帝听到什么。
“方才臣弟正与瑾贵妃娘娘说起,娘娘身上这香甚是清雅独特,臣弟平日最爱研习香料,一时好奇多问了几句,皇兄可千万别误会!”
端亲王将刚才的无礼调戏,三言两语间便解释为了他因爱香才有的举措。
丽嫔适时地掩唇轻笑,看着皇上娇声道:“是呢,皇上。臣妾也听闻,端亲王殿下在京城里开的那家凝香阁,在贵女圈中可是风头无两。”
“连臣妾家中的小妹都时常光顾,赞不绝口。可见端亲王殿下于香道一途,确实造诣深厚,颇有心得。”
昭衡帝不着痕迹地瞥了她一眼,他轻抿了薄唇,什么也没说。
水仙察觉到昭衡帝周身的冷意,知道有些事情若是不解释清楚,端亲王如何先不说,她怕自己来之不易的恩宠被影响。
她声音清冷道:“臣妾方才从坤宁宫探望永宁公主归来,途经此地,正巧遇见太后娘娘与端亲王殿下在此。”
“端亲王殿下言太后娘娘在此,邀臣妾入内请安。太后娘娘亦出言,命臣妾留下稍候片刻。臣妾不敢违拗懿旨,故而在此。”
她短短几句话,便将刚才发生的一切交代得清清楚楚。
后妃与宗室亲王单独出现在一间屋子里,这件事可大可小,水仙才不赌。
听到她提起女儿,昭衡帝冷峻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一点。
他上前一步,直接伸手握住了水仙微凉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握住水仙的手似是安抚。
“手这么凉?”
他眉心微拧,声音低沉,“如今已入冬,寒气重。仙儿身子尚未大好,少出来走动,多在宫里养着才是正理。”
水仙顺从地任由他握着,低眉道:“谢皇上关怀,臣妾记下了。”
这一幕落在丽嫔眼中,刺得她心口发疼。
她看着两人紧握的手,忍不住攥紧了垂落在袖中的指尖。
曾几何时,皇上也是如此珍惜她的,如今却如此呵护这个贱婢!
然而,经历过被贬的打击,她深知如今复宠不易,好不容易皇上对她稍稍回暖,丽嫔再不敢像从前那般任性妄为。
她只能死死攥紧袖中的手,面上却还要维持着得体的微笑。
就在这时,暖阁门帘掀开,太后在宫女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看到外间多出来的昭衡帝和丽嫔,太后眼中掠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平静。
水仙立刻抓住机会,朝着太后再次福身,声音恭敬,带着不易察觉的提醒:“太后娘娘金安。”
“方才您让臣妾留下,说是有事要单独与臣妾说?不知是何事?臣妾洗耳恭听。”
她这话,明着是在询问太后,实则是在向昭衡帝表明:我留下不走,完全是遵奉太后的指令,并非我自愿与端亲王独处!
太后被她这一问,噎了一下。
她原本留下水仙,是想私下里提出将永宁公主抱去慈宁宫抚养的要求。
她如今在慈宁宫独自一人,承哥儿又不能时时入宫,看着白白胖胖的小元昭,自然动了心思。
然而,此刻看着面色沉冷的昭衡帝,太后心知今日绝非提此事的好时机。
“哦?”
太后脸上带着一丝敷衍的恍然,“哀家方才哄承哥儿睡觉,一时竟忘了。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此事改日再说吧。”
她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带过。
水仙暗忖,刚才太后硬是将她留下,此时又不说了。
然而,面上她却只余敬爱。
她不想在听雨轩中继续待下去了,特别是与这个人面兽心的端亲王独处一室。
水仙以为自己见惯了人性,早就习惯了无耻之人,但端亲王这类私下卑琐,表面却庄重正派的伪君子却还是刷新了她的眼界。
“臣妾宫中还有些庶务需处理,皇后娘娘体恤臣妾产后体弱,特意让内务府拨了些新宫人来,还需臣妾回去调教一二”
“若无其他吩咐,臣妾先行告退。”
昭衡帝闻言,微微颔首。
“嗯,皇后思虑周全。你先回宫吧,好生歇着。”
“臣妾告退。”
水仙再次行礼,在银珠的搀扶下,快步离开。
直到走出很远,她才微微松了口气,后背已是一片冰凉。
听雨轩内,随着水仙的离开,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因着比天大的孝道,昭衡帝留在这边,与太后进行了几句极其表面的寒暄,无非是些没什么内容的客套话。
丽嫔听了一会儿,用着茶点,忽然将话头巧妙地引向了端亲王。
“说起来,端亲王殿下,这次入宫,怎么没见亲王妃一同前来?还记得亲王妃最是孝顺,时常陪伴太后的。”
端亲王在太后面前,立刻恢复了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对着丽嫔也显得彬彬有礼。
“劳丽嫔娘娘挂心,贱内近几日头风发作,不宜出门。但母后想念承哥儿,本王便独自带他进宫来了。”
太后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左看右看也十分满意。
“翊瑞一向孝顺,事事想着哀家。”
她难得温和的口气中充满了对这个小儿子的偏宠。
丽嫔温和陪笑,她笑道:“可不是吗?臣妾听说,端亲王殿下近来可是慈宁宫的常客,这份孝心,真是感天动地呢。”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看向昭衡帝。
“说起来,慈宁宫离坤宁宫也不算太远,承哥儿活泼可爱,等永宁公主再长大些,两个孩子正好可以一处玩耍作伴,多热闹呀。”
这话,太后最喜欢听。
自水仙有孕后,她倒是想过动手,但皇帝太过防备,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仙生了下来。
如今水仙生了,还是个无用的姑娘,太后再一次想提过继承哥儿的事,但昭衡帝这些时日好似在躲着她一般。
不常来慈宁宫也就算了,每每她想提起过继之事,也总是被昭衡帝巧妙地岔过去。
这个大儿子虽有文韬武略,但生性总是如此冰冷疏远,若是让他的儿子继位,她这个太后还有什么地位!
但承哥儿就不一样了,承哥儿不仅乖巧体贴,还有着与当今皇上同宗同源的血脉,在太后心中,承哥儿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太后张了张嘴,正想重提过继之事,就听昭衡帝忽然开口呵斥丽嫔。
“就你话多!前朝之事,何时轮到你妄加置喙?”
丽嫔被斥,脸上立刻浮起委屈,她凑上前去,轻轻扯住昭衡帝的袖角,声音带着撒娇的意味。
“皇上臣妾只是想着太后娘娘喜欢热闹,才随口一说嘛。皇上怎能如此说臣妾”
端亲王见状,也连忙笑着打圆场。
“皇兄息怒,丽嫔娘娘也是一片好意。说起来,看到皇兄与丽嫔娘娘这般恩爱,倒让臣弟想起当年丽嫔娘娘刚入潜邸做侧妃时的光景了”
提起潜邸旧事,丽嫔眉宇间掠过一抹怀念。
那段被昭衡帝捧在手心里的日子,是她最美好的回忆。
她忍不住感慨,“是啊时光荏苒,真是令人怀念啊”
太后再次不死心地张口,却又被昭衡帝拱手打断。
“时辰不早了,儿臣还有要事,若母后无事,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一边说着,昭衡帝已经从位置上起身。
太后虽与皇帝不睦,但毕竟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亲儿子,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想谈过继的事情。
她轻抿了下唇,想了想还是放昭衡帝和丽嫔离开了。
离开听雨轩,昭衡帝的脚步有些急,丽嫔快步才能勉强跟上。
行至一处岔路口,昭衡帝忽然转身,看着丽嫔,声音冰冷。
“丽嫔!你如今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该学着像皇后一般,稳重些,懂事些。”
“一会儿你自己回昭阳宫吧,朕许久未去坤宁宫,今晚去坤宁宫用膳。”
丽嫔看着男人眼角眉心俱是冷意,她只觉得酸涩委屈。
“是臣妾知道了。”
待送走了皇上,丽嫔眼圈已然红了起来。
她看着坤宁宫所在的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突然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皇后懂事?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