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鲤坐下,抬头瞟了一眼锅边挂着的铜章,慢慢说:“他们这群人,还以为这锅是皇上的。”
“现在,他们知道了,这锅,是账的。”
她没再说话,手指一捻,把新账册、东厂章、户银司新印章。
李全拿回来的时候,腿软得一脚绊在了锅沿。
“娘娘,户部尚书亲口认了,膳银律章照办,膳律厅立为正司,从今起,全国账先报慈安宫,后走户部。”
小锦鲤没说话,只把封皮揭开,。
”。
”。
”,章是铜胎镀漆,重得惊人,一摁下去,纸都陷了。
李全站在一旁看着,腿发抖,嘴里小声念:“三道红章,这是真律了”
她没搭理,只转身往墙上一指:“李全,把前头御前挂的那副律条摘下来。”
“以后灶口挂膳律。”
“律不是写给嘴的,是写给命的。”
李全立马搬凳子去墙角,把那副快发霉的御前膳规揭下来,刚卷成一团,就听她又一句:
“烧了。”
“废章不能留,留着碍事。”
他吓得手一抖:“是!”
她继续摊账纸,往底下接着写。
【膳律附条一:凡宫中膳银支出,银票须盖三印,户银司、东厂监、膳律厅,缺一不算数】
【膳律附条二:东宫、太后、户部、御前四支,皆为灶口主账,银数不足者按月削供】
【膳律附条三:御膳房废,供膳司立,调灶之权归膳律厅】
她写得慢,笔锋重,纸张都被戳穿几道,但没人敢打扰。
李全跪在一旁,心头翻着跟灶灰一样厚的念头,越想越怕。
他终于明白了——
不是谁掌锅谁说话,而是谁认账谁活命。
慈安宫现在不是掌锅了,是掌了律。
律章写完那一刻,小锦鲤把笔放下,合起账册,递给李全。
“明日一早,把这三道红章贴出去。”
“宫门、东厂门、户部堂口,各贴一处。”
“不敢贴的,停火三天。”
李全立马点头:“是是是。”
她又说:“再叫东厂,派十人出宫,从西南、江南、关中三道先查盐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