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老房拆迁分三套房,父母全给儿子。女儿拿出多年为家还债的转账记录讨公道,却被哥哥斥为
泼出去的水。这场围绕拆迁款的家庭战争,让她看清利益面前扭曲的亲情,也开始重新定位自己。
第一章:饭桌上的惊雷
红烧肉的油星溅在桌布上,像朵丑陋的花。王秀兰把最后一碗排骨汤端上桌时,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笑,仿佛刚捡了金元宝。
快坐快坐,就等你了。
父亲李建国往嘴里塞了片肥肉,含糊不清地说,今天有好事宣布。
李梅解下围裙,刚挨着椅子坐下,哥哥李伟就从裤兜里掏出个红本本拍在桌上,啪的一声,震得碗沿都在颤。
拆迁协议签了,三套房子,全写我名。
李伟的声音里裹着得意,筷子在碗里戳着块排骨,爸妈说了,这是老李家的根,就得给儿子。
李梅夹菜的手顿在半空。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那本红色的协议上,晃得她眼睛生疼。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三套都给哥
不然呢
王秀兰剜了她一眼,往李伟碗里舀了勺汤,你一个嫁出去的姑娘,要房子干嘛难道还想带婆家来分家产
李梅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闷得发慌。她嫁到邻村五年,每年往家里寄的钱加起来,够买半套房了。前年父亲住院,哥哥说没钱,是她东拼西凑了八万,现在怎么就成了
嫁出去的姑娘
妈,你忘了前年爸做手术的钱……
那是你该尽的孝心!
李伟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汤汁溅到李梅手背上,我是李家独苗,房子不给我给谁你要是敢跟我争,就是不孝!
李建国放下酒杯,重重地咳了声:小梅,你哥说得对。家里就这条件,你让着点你哥。以后他给我们养老,房子给他,天经地义。
养老
李梅笑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五年,你们的医药费、水电费,哪样不是我在缴哥除了打麻将,管过你们一天吗
你胡说八道什么!
王秀兰猛地站起来,围裙带子甩到李梅脸上,你哥那是暂时没找到好工作!等他稳定了,肯定比你孝顺!
李梅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肉里。她想起昨天去银行打流水时,柜员惊讶的眼神
——
那些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从她结婚第二年开始,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三千块,还有几笔大额的应急款,加起来足有二十五万。
这些钱,足够在县城买套不错的房子了。
我有没有胡说,你们心里清楚。
李梅的声音发颤,却带着股倔劲,这房子,我也有份。
你做梦!
李伟冲过来想抢她的包,赶紧滚回你婆家去,别在这丢人现眼!
李梅侧身躲开,从包里掏出一沓打印好的流水单,狠狠摔在桌上:自己看!这是我给家里还债、缴医药费的记录!二十五万!你们摸着良心说,这房子该不该有我一份
单子飘落一地,红色的数字在灯光下格外刺眼。王秀兰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李建国闷头喝着酒,酒杯里的酒晃出不少。
李伟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把抓起单子撕得粉碎:谁知道你这假单子是从哪弄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李家的东西,跟你没关系!
碎纸像雪片一样落在李梅脚边。她看着眼前这三个最亲的人,突然觉得无比陌生。原来在他们心里,她这些年的付出,根本不值一提。
好,好一个跟我没关系。
李梅捡起包,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她停住脚步,声音冷得像冰,从今天起,你们的事,我再也不会管了。
门
砰
地关上,隔绝了屋里的争吵声。李梅站在楼道里,看着墙上
家和万事兴
的十字绣,突然觉得无比讽刺。
第二章:丈夫的沉默
电动车的刹车声在院门口响起时,张磊正在给辣椒浇水。看到李梅通红的眼睛,他手里的水壶
咚
地掉在地上。
怎么了跟家里吵架了
张磊拽掉手套,快步走过去想帮她拎包。
李梅躲开他的手,径直走进屋,把自己摔在沙发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布满补丁的沙发套上。
拆迁款下来了,三套房子,爸妈全给哥了。
李梅的声音哽咽,我拿出转账记录,他们说我是外人,还说我伪造证据。
张磊蹲在她面前,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抽了张纸巾递给她。结婚五年,他太了解李梅的性子
——
看着温顺,骨子里却犟得很。这些年她偷偷补贴娘家,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怕伤了她的自尊心,从没戳破过。
我跟他们算了笔账,
李梅抹了把眼泪,声音发哑,这五年我给家里的钱,够买半套房了。可他们倒好,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把我所有的付出全抹掉了。
张磊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还在微微发抖。我早就跟你说过,别总往娘家搭钱,你不听。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梅猛地抽回手:你什么意思现在是怪我吗那是我爸妈我哥!我能不管吗
管可以,但不能没有底线。
张磊站起身,走到窗边,当初我们结婚,他们要了十万彩礼,一分没回。我爸妈东拼西凑才把钱凑齐,你忘了后来你哥赌钱欠了五万,也是我们帮他还的。这些年你贴补的钱,加起来够我们换辆新车了。
那是我亲哥!
李梅提高了音量,难道眼睁睁看着他被人追债吗
那我呢
张磊转过身,眼里满是失望,我跟你结婚五年,没穿过一件超过两百块的衣服,没带你出去旅游过一次。不是我没本事,是你把钱全填了你家那个无底洞!
李梅愣住了。她从没见过张磊发这么大的火。他一直是个温和的人,不管她做什么决定,他都默默支持。可今天,他眼里的疲惫和失望,像针一样扎进她心里。
我……
李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张磊说的是事实,她确实把太多精力和金钱放在了娘家,忽略了身边这个默默付出的男人。
我不是不让你孝顺,
张磊的声音缓和了些,但孝顺不是愚孝。他们都把你当外人了,你还上赶着贴上去干嘛
李梅低下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想起刚才在娘家的情景,想起哥哥撕毁流水单的样子,想起父母冷漠的眼神,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
那现在怎么办
她喃喃地问,难道真的不管他们了
张磊叹了口气,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房子的事,如果你真想要,我陪你去跟他们理论。但你要想清楚,这样做,可能真的就跟他们撕破脸了。
李梅沉默了。她知道张磊说的是实话。一旦撕破脸,她就再也没有娘家可以回了。
可想起那些被撕毁的流水单,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委屈,她又不甘心。凭什么她的付出就一文不值凭什么哥哥可以心安理得地霸占所有家产
我再想想。
李梅说。
张磊没再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屋里的冷清。李梅知道,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第三章:婆婆的态度
早饭桌上,张母把一盘煎蛋推到李梅面前,油星溅在她的银镯子上,亮晶晶的。
多吃点,看你昨晚没睡好。
张母的声音带着关切,是不是跟家里闹别扭了
李梅的脸红了红。她和张磊的事,从来瞒不过婆婆的眼睛。妈,我……
我都听小磊说了。
张母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你爸妈也太偏心了。哪有这样的,女儿也是自家骨肉,凭什么好处全给儿子
李梅的眼圈瞬间红了。结婚五年,婆婆从没把她当外人。家里有好吃的,总是先给她;她生小病,婆婆比谁都紧张;就连她偷偷补贴娘家,婆婆也只是旁敲侧击地劝她,从没说过难听的话。
可他们毕竟是我爸妈。
李梅的声音哽咽,我要是跟他们争房子,别人肯定会说我不孝。
不孝
张母冷笑一声,他们拿着你的钱给儿子买房子,这叫慈你哥花着你的钱还骂你是泼出去的水,这叫友小梅,做人不能太窝囊。该是你的,就得争。
李梅愣住了。她以为婆婆会劝她忍,没想到会是这个态度。
你以为你让着他们,他们就会念你的好
张母继续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这种偏心眼的爹妈,你越是退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
张磊在一旁点头:妈说得对。你想想,当初要不是你偷偷给你哥还债,我们现在说不定都攒够首付,能在县城买房了。
李梅的心沉了下去。她知道他们说得对,可心里那道坎,始终过不去。毕竟是生她养她的父母,她怎么能真的跟他们翻脸
可……
可我要是争了,以后就没法回娘家了。
李梅的声音带着犹豫。
回不去就回不去。
张母的语气很坚定,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也不会让你受委屈。以后你就把这儿当自己家,有我和小磊疼你。
李梅的眼泪掉了下来。这些年,她一心想得到娘家的认可,拼命对他们好,可换来的却是冷漠和算计。反倒是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给了她最温暖的依靠。
妈,谢谢你。
李梅哽咽着说。
傻孩子,跟我说什么谢。
张母笑着擦去她的眼泪,这事你要是想好了,我陪你一起去。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好意思把你的血汗钱揣进自己兜里。
李梅看着婆婆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张磊鼓励的目光,心里渐渐有了主意。她不能再退让了,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真正疼她的家。
好,我去争。
李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张母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对嘛。做人就得有骨气,不能让人随便欺负。
早饭过后,李梅拿出手机,翻出昨天没来得及保存的流水记录截图。她把这些截图发给自己的律师同学,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
同学很快回复:从法律上来说,你对家庭的贡献可以作为分割财产的参考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但毕竟是一家人,最好还是先协商。
李梅看着屏幕上的字,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四章:哥哥的威胁
李梅还没走到娘家楼下,就被李伟堵在了单元门口。他穿着件皱巴巴的花衬衫,头发油腻腻的,嘴角还叼着根烟,看起来像个地痞流氓。
你还敢来
李伟吐掉烟头,用脚碾了碾,是不是又想回来闹事
我来找爸妈,有事要说。
李梅不想跟他纠缠,侧身想绕过去。
李伟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力气大得像要捏碎她的骨头:有事能有什么事不就是想要房子吗我告诉你,门都没有!
放手!
李梅用力挣扎,这房子我也有份,我凭什么不能要
凭什么就凭你是个女的!
李伟的唾沫星子喷到她脸上,李家的家产,轮不到一个外人指手画脚!赶紧滚,不然我对你不客气!
你想怎么样
李梅毫不畏惧地看着他,动手打我吗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手指头,我就报警!
李伟的手僵在半空。他知道李梅说到做到,真要是闹到警察局,他肯定讨不到好。
你别逼我。
李伟的声音发狠,这房子是爸妈自愿给我的,跟你没关系。你要是识相,就赶紧回你婆家去,别在这丢人现眼。
丢人现眼
李梅笑了,我光明正大地要回属于我的东西,怎么就丢人现眼了倒是你,拿着妹妹的钱买房子,才真正丢人现眼!
你胡说!
李伟的脸涨得通红,我什么时候拿你的钱了那是你自愿给家里的,是你该尽的孝心!
孝心不是无底洞!
李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引来了不少邻居的围观,我给家里的钱,足够买半套房了!现在拆迁分了三套,我只要一套,过分吗
邻居们开始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李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拉着李梅想往楼道里走:有什么事回家说,别在这被人看笑话。
我没什么可笑话的!
李梅甩开他的手,今天我就在这说清楚,这房子,我必须要一套!不然我就去法院告你们!
你敢!
李伟急了,扬手就要打她。
你敢动她试试!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李梅回头一看,是张磊和婆婆来了。张磊快步冲过来,把李梅护在身后,冷冷地看着李伟:你想干什么
李伟看到张磊,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张磊虽然性子温和,但身高一米八,真要是动起手来,他根本不是对手。
我……
我没干什么。
李伟结结巴巴地说,我就是想跟我妹好好聊聊。
有什么话,当着我们的面说。
张母走上前,目光锐利地看着李伟,你们家也太欺负人了吧女儿给家里做了那么多贡献,分房子的时候却把她当外人。这事要是传出去,看你们还有没有脸在这小区待下去!
邻居们的议论声更大了。有人说:李家确实偏心,以前就总听说女儿贴补家里。
还有人说:这儿子也太不像话了,竟然想打妹妹。
李伟的脸彻底挂不住了,狠狠瞪了李梅一眼,转身跑进了楼道。
你没事吧
张磊关切地问李梅。
李梅摇摇头:我没事。
别怕,有我们在。
张母拍了拍她的手,走,我们上去找他们说清楚。
三人走进楼道,邻居们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们身上。李梅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张磊的手。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第五章:父母的冷漠
防盗门被敲得咚咚响,王秀兰打开门,看到门口的三个人,脸瞬间拉得老长。
你们来干什么
王秀兰堵在门口,不让他们进来。
妈,我们有事跟你和爸说。
李梅的声音平静。
没什么好说的!
王秀兰想关门,被张磊用手挡住了。
阿姨,话不说清楚,我们是不会走的。
张磊的声音很沉。
王秀兰没办法,只好不情愿地让他们进来。李建国坐在沙发上,闷头抽着烟,地上已经堆了好几个烟头。
说吧,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王秀兰叉着腰,一副要吵架的架势。
很简单,
张母开门见山,拆迁分了三套房子,我们要求给小梅一套。这是她应得的,毕竟这些年她为家里做的贡献,你们心里清楚。
凭什么
王秀兰尖叫起来,她是个嫁出去的女儿,哪有资格分家产你们是不是想钱想疯了,怂恿她来抢娘家的东西
我们不是抢,是要回属于小梅的那一份。
张母寸步不让,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手机,点开李梅发来的流水截图,这些年小梅给家里转了多少钱,你们自己看。二十五万,够在县城买半套房了吧现在拆迁分了三套,她只要一套,过分吗
data-fanqie-type=pay_tag>
王秀兰瞟了一眼手机屏幕,眼神闪烁:那是她自愿给的,是做女儿的本分!跟房子有什么关系
本分
张母冷笑,哪条法律规定女儿要拿自己的血汗钱填娘家的窟窿你们拿着小梅的钱给儿子还赌债、缴医药费,现在分房子了,倒想起她是‘嫁出去的女儿’了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建国突然把烟头摁在烟灰缸里,猛地站起来:够了!吵什么吵!家丑不可外扬不知道吗
爸,这事您得说句公道话。
李梅看着父亲,眼里还存着最后一丝期待。
李建国避开她的目光,声音沉闷:房子的事,已经定了。都是一家人,别闹得太难看。小梅,你要是缺钱,爸这里还有点积蓄,给你拿两万。
我不要钱,我只要属于我的那套房子。
李梅的声音带着绝望,爸,这些年我为这个家做了什么,您心里不清楚吗您住院的时候,是谁衣不解带地照顾您哥欠赌债的时候,是谁到处借钱帮他还债现在分房子了,你们就这样对我
那都是你应该做的!
王秀兰抢着说,我们生你养你,难道还换不来你这点付出早知道你这么白眼狼,当初就不该生你!
这句话像一把刀,狠狠扎进李梅的心里。她踉跄着后退一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妈,您……
您怎么能这么说
我说错了吗
王秀兰瞪着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早就不是李家的人了!还想回来分家产,脸皮也太厚了!
张磊扶住摇摇欲坠的李梅,怒视着王秀兰:阿姨,您说话太过分了!小梅是您的亲生女儿,不是讨债鬼!
我家的事,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插嘴!
王秀兰指着门口,你们赶紧走!再不走我就报警了!
报警好啊。
张母拿出手机,正好让警察来评评理,看看你们这样对待女儿,到底合不合理!
王秀兰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嘟囔着:反正房子就是不给,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
李梅看着眼前冷漠的父母,心里最后一丝期待也破灭了。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得可怕:既然你们不讲道理,那我们就法庭上见。
你敢!
李建国气得浑身发抖,你要是敢告我们,就永远别认我这个爸!
认不认,现在还有区别吗
李梅的眼泪掉了下来,从你们决定把房子全给哥的那一刻起,我在你们心里,就已经不是女儿了。
说完,她转身就走。张磊和张母赶紧跟了上去。
走到门口时,李梅停住脚步,没有回头: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如果你们还不同意,我就只能起诉了。
门再次
砰
地关上,这一次,李梅没有丝毫留恋。
楼道里的
家和万事兴
依旧刺眼,但李梅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讽刺,只剩下一片冰凉。
第六章:亲戚的
调解
李梅要告父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家族。
第二天一早,三姑就找上门来了。她是李梅父亲的妹妹,在家族里很有话语权,平时最喜欢当和事佬。
小梅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三姑坐在沙发上,喝着张母泡的茶,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都是一家人,至于闹到法庭上吗传出去多丢人啊。
三姑,您要是来劝我放弃,就不用说了。
李梅的态度很坚决,这不是丢不丢人的事,是公道的事。
什么公道不公道的,都是你爸妈不对。
三姑话锋一转,但他们毕竟是长辈,你做女儿的,就不能让着点再说了,你哥是李家的独苗,将来要给你爸妈养老送终的,房子给他,也说得过去。
养老送终
李梅笑了,这些年是谁在给爸妈养老是谁在给他们缴医药费三姑您摸着良心说,我哥除了惹事,管过爸妈一天吗
三姑被问得哑口无言,讪讪地说:你哥那不是还小嘛,等他长大了就懂事了。
他都三十五了,还小
张母在一旁忍不住说,三姑,您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三十五岁,早就该承担起家庭责任了,哪能还像个孩子一样再说了,小梅的付出,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儿,就一文不值了
这……
三姑搓着手,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觉得,一家人没必要闹这么僵。小梅,你看这样行不行,让你爸妈给你点补偿,十万块钱,这事就算了了。
十万
李梅的声音冷了下来,我给家里的钱就有二十五万,现在只要一套房子,他们都不愿意。十万块钱,就想打发我三姑,您觉得这合理吗
三姑的脸有些挂不住了:小梅,你怎么这么钻牛角尖房子和钱能一样吗那是家产,是要留给儿子的!
在您眼里,女儿就不是家人,就不该分家产
李梅看着三姑,那当初我爸生病,怎么不找您儿子要钱,反而来找我呢
三姑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三姑,我知道您是好意。
张磊在一旁打圆场,但这事确实是小梅受了委屈。我们也不想闹僵,但如果您爸妈一直不讲道理,我们也没办法。
三姑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不容易。这样吧,我再去劝劝你爸妈,让他们给你一套小一点的房子,行不行
李梅想了想,点了点头:可以。我不是非要争什么,我只是想要一个公平。
三姑满意地走了。李梅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却没什么期待。她太了解自己的父母了,他们那么偏心,怎么可能轻易让步
果然,下午三姑就打来电话,语气无奈:小梅啊,你爸妈态度很坚决,说什么也不肯给你房子。他们说,你要是敢起诉,他们就去你婆家闹,让你在婆家抬不起头。
李梅的心沉了下去。她没想到父母竟然会这么绝情。
我知道了。
李梅的声音很平静,谢谢您,三姑。
挂了电话,李梅坐在沙发上,久久没有说话。张磊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别难过,有我呢。
李梅靠在他的肩膀上,眼泪无声地滑落。她不明白,为什么亲情在利益面前,会变得这么丑陋。
我不会放弃的。
李梅擦干眼泪,眼神坚定,就算他们去婆家闹,我也要讨回公道。
张磊点点头:我支持你。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陪着你。
晚上,李梅的手机响了,是二舅打来的。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小梅啊,听说你要告你爸妈
二舅的声音很严厉,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赶紧把这事算了,不然我饶不了你!
二舅,我……
别跟我说那么多!
二舅打断她,赶紧给你爸妈道歉,把起诉的念头打消了!不然以后家族里没人会认你!
李梅的心里一阵冰凉。她没想到,这些平时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亲戚,在利益面前,竟然会变得这么冷漠。
对不起,二舅,我不能答应。
李梅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关于公平和正义的事。
你……
你太让我失望了!
二舅气得挂了电话。
李梅看着黑掉的屏幕,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可能真的要失去所有的亲人了。但她不后悔,因为她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第七章:哥哥的馊主意
李伟听说李梅要起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李梅手里有转账记录,如果真的闹到法庭上,他很可能要不到三套房子。
爸,妈,这可怎么办啊
李伟在家里走来走去,李梅那死丫头是铁了心要跟我们抢房子了!
王秀兰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还能怎么办总不能真的让她把房子拿走吧那可是我们老李家的根啊。
李建国闷头抽着烟,眉头紧锁:要不……
就给她一套小的
不行!
李伟立刻反对,一套也不能给她!那是我的房子,凭什么给她
可她手里有转账记录啊。
李建国叹了口气,真要是闹到法庭上,我们不一定占理。
转账记录怎么了
李伟满不在乎地说,那是她自愿给的,又不是我们抢的!再说了,她是女儿,给家里钱是应该的!
你说得轻巧。
王秀兰白了他一眼,法院可不管你是不是自愿的,只看证据。万一法院真的判她一套房子,我们怎么办
李伟停下脚步,眼睛一转,突然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有了!我们可以说那些钱是她借我们的,现在我们已经还清了!
还清了
李建国和王秀兰都愣住了,我们什么时候还清了
我们可以伪造一张还款记录啊。
李伟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找个人写张收条,说我们已经把钱还给李梅了,不就行了
这……
这能行吗
王秀兰有些犹豫,伪造证据可是犯法的。
怕什么
李伟满不在乎地说,只要我们一口咬定是真的,李梅也没办法。再说了,法官也不会真的去查这么细。
李建国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犯法的,但一想到要把房子分给李梅,他就不甘心。
爸,妈,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李伟催促道,难道你们真的想让李梅把房子拿走吗
王秀兰看了看李建国,又看了看李伟,最终咬了咬牙:好,就这么办!
李建国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错的,但他已经被房子冲昏了头脑。
当天下午,李伟就找了个朋友,伪造了一张还款收条。收条上写着,李建国和王秀兰已于一个月前,还清了李梅给家里的二十五万借款,收款人是李梅。
爸,妈,你们看,这样就没问题了。
李伟拿着伪造的收条,得意地说。
王秀兰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还是我儿子聪明。这样一来,李梅就没什么证据了。
李建国看着收条,心里却有些不安。他总觉得,这事不会这么容易就过去。
第八章:法庭前的对峙
三天期限到了,李梅没有收到父母的任何消息。她知道,谈判已经破裂了。
第四天一早,李梅和张磊带着律师,来到了法院,递交了起诉状。
没想到,他们刚走出法院大门,就遇到了李伟和他的父母。
李梅,你真的敢起诉我们
李建国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梅的鼻子骂道,你这个白眼狼!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
爸,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李梅的声音很平静,是你们逼我的。
逼你我们哪点对不起你了
王秀兰哭天抢地,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读书,你就是这么报答我们的为了几套房子,竟然要告我们,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对着李梅指指点点。
这女儿怎么这么不孝啊,竟然要告自己的父母。
就是啊,父母养她这么大不容易,怎么能为了房子就翻脸呢
听着周围的议论声,李梅的脸有些发烫,但她没有退缩。她知道,自己没有错。
我有没有良心,你们心里清楚。
李梅看着王秀兰,你们拿着我的钱给哥哥买房子,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我是你们的女儿
谁拿你的钱了
李伟拿出伪造的收条,得意地说,我们早就把钱还给你了!你自己看看,这是收条!
李梅接过收条,看了一眼,冷笑一声:这收条是伪造的吧我什么时候收到你们的还款了
你怎么能这么说
李伟的脸色变了,这收条上明明有你的签名!
签名也是伪造的。
李梅的律师走上前,拿出一份文件,我们已经申请了笔迹鉴定,很快就会有结果。如果证明这收条是伪造的,你们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李伟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收条掉在了地上。他没想到,李梅竟然会请律师,还想到了笔迹鉴定。
王秀兰也慌了,拉着李建国的胳膊:老头子,这可怎么办啊
李建国的脸色也很难看,他看着李梅,眼神复杂:小梅,你非要做得这么绝吗
是你们先做得绝的。
李梅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力量,我只是想要回属于我的东西,有错吗
就在这时,法院的工作人员走了出来,看到外面的骚动,皱了皱眉头:这里是法院,不许闹事!有什么事,开庭的时候再说!
李伟和他的父母不敢再闹,狠狠瞪了李梅一眼,转身走了。
李梅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她知道,这场官司,不管输赢,她都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
别难过了。
张磊握住她的手,我们做的是对的。
李梅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吧,我们回家。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不散心里的阴霾。李梅知道,这场家庭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九章:笔迹鉴定的结果
等待笔迹鉴定结果的日子,对李梅来说,是一种煎熬。她每天都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脑子里想的全是官司的事。
张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每天变着花样给李梅做好吃的,陪她散步,开导她,希望能让她开心一点。
别想那么多了。
张磊抱着李梅,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陪着你。就算真的输了官司,我们也不怕。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
李梅靠在他怀里,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张磊都会在她身边支持她。
一周后,笔迹鉴定结果出来了。
律师给李梅打来电话,语气很兴奋:小梅,鉴定结果出来了!收条上的签名是伪造的!我们赢了!
李梅的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这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委屈的释放。
谢谢你,律师。
李梅哽咽着说。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律师说,接下来,我们就等着开庭了。我相信,法院一定会给你一个公正的判决。
挂了电话,李梅把消息告诉了张磊和张母。
张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我就知道,公道自在人心!看他们以后还怎么嚣张!
张磊也松了口气,笑着说:我就说嘛,邪不压正。
李梅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心里却有些复杂。她赢了官司,却可能永远失去了父母和哥哥。
别想那么多了。
张磊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他们都这样对你了,你也没必要再留恋了。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李梅点点头,把心里的复杂情绪压了下去。她知道,张磊说得对。
开庭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李梅和张磊、律师一起走进法庭,看到了坐在对面的父母和哥哥。他们的脸色都很难看,尤其是李伟,眼神里充满了怨恨。
庭审开始了,法官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查看了相关证据。李梅的律师提交了转账记录和笔迹鉴定报告,证明李梅确实为家里付出了很多,而对方提交的收条是伪造的。
李伟的律师试图辩解,说那些钱是李梅自愿给家里的赠与,不能作为分割房产的依据。
自愿赠与
李梅的律师冷笑一声,拿出了更多证据,这些转账记录里,有很多笔都标注了‘医药费’‘还债’,很明显是借款,而不是赠与。再说了,就算是赠与,也是基于亲情。现在他们为了房产,把女儿当外人,这份亲情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不能要求补偿
李伟的律师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把目光投向李伟和他的父母。
李伟急了,站起来喊道:那些钱就是赠与!是她自愿给的!我们根本就不欠她的!
肃静!
法官敲了敲法槌,法庭上不许喧哗!
李伟只好悻悻地坐下,但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
庭审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最终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走出法庭,李梅的心里很平静。不管结果怎么样,她都已经尽力了。
别担心,我相信法官会公正判决的。
张磊握住她的手说。
李梅点点头:我知道。
等待判决的日子,李梅反而平静了下来。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家庭上。她知道,不管判决结果如何,她的生活都要继续。
一周后,判决结果出来了。
法院判决,李梅的父母需要分给李梅一套房子,以补偿她这些年为家里的付出。
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李梅的眼泪再次掉了下来。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她终于讨回了属于自己的公道。
张磊和张母也很高兴,为李梅感到骄傲。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张母激动地说,我就知道,好人有好报!
李梅看着判决书,心里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她赢了官司,却失去了亲情。但她不后悔,因为她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第十章:父母的妥协
法院判决下来后,李梅的父母和哥哥并没有立刻执行。他们还想耍赖,不愿意把房子给李梅。
李梅只好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来到李梅父母家,宣读了强制执行令。
你们要是再不执行判决,我们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
执行法官严肃地说。
李建国和王秀兰看着法官,又看了看周围的法警,终于害怕了。他们没想到,李梅真的会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
我们执行。
李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伟也不敢再嚣张了,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当天下午,李梅的父母就把一套房子的钥匙交给了李梅。
拿到钥匙的那一刻,李梅的心里百感交集。这把钥匙,凝聚了她太多的委屈和泪水。
这下好了,总算尘埃落定了。
张磊笑着说。
李梅点点头,却没有说话。她知道,事情并没有真正结束。她和父母、哥哥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了。
晚上,李梅的父母突然给她打来了电话。
小梅啊,我们错了。
王秀兰的声音带着哽咽,你能不能……
能不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是一家人啊。
李梅的心里一阵刺痛。她何尝不想和父母重归于好可他们做的那些事,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心里,拔不出来。
妈,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李梅的声音很平静,但我还是会尽女儿的义务,给你们养老。只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王秀兰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是我们对不起你……
是我们太偏心了……
都过去了。
李梅说,以后,我们就各自好好过日子吧。
挂了电话,李梅的心里很沉重。她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第十一章:新的生活
拿到房子后,李梅和张磊商量着,把房子卖了,在县城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和张母一起住。
搬家那天,张磊的朋友们都来帮忙,热热闹闹的。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李梅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新的生活开始了。
李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她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升职加薪了。
张磊的工作也很顺利,他勤勤恳恳,踏实肯干,老板很器重他。
张母看着儿子儿媳的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乐开了花。她每天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给他们做些好吃的。
周末的时候,李梅和张磊会带着张母去公园散步,或者去商场购物。一家人其乐融融,很幸福。
偶尔,李梅也会想起父母和哥哥,但她已经能平静地面对了。她会给父母寄去生活费,却很少再回去看他们。她知道,距离产生美,或许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天,李梅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了三姑的电话。
小梅啊,你哥要结婚了,你能不能回来参加他的婚礼
三姑的声音很小心。
李梅犹豫了一下。她不想再和哥哥有过多的牵扯,但毕竟是兄妹,他结婚,自己不去,似乎也说不过去。
我知道了,三姑。我会考虑的。
李梅说。
挂了电话,李梅把这件事告诉了张磊。
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我都支持你。
张磊说。
李梅想了想,最终决定去参加哥哥的婚礼。她想,也许这是一个和解的机会。
婚礼当天,李梅和张磊一起去了。
看到李梅,李建国和王秀兰的眼神很复杂,有愧疚,有尴尬。
李伟看到李梅,也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妹,你来了。
嗯。
李梅点点头,祝你新婚快乐。
谢谢。
李伟说。
婚礼很热闹,但李梅的心里却很平静。她知道,她和哥哥之间,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但至少,他们不再是仇人了。
婚礼结束后,李梅和张磊就离开了。
感觉怎么样
张磊问。
还好。
李梅说,至少,我们都放下了。
张磊笑了:那就好。
第十二章:和解的可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
李梅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她和张磊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张母的身体也很健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这天,李梅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生病了,住院了。
李梅的心里一紧,赶紧和张磊一起去了医院。
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李梅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老了很多,头发也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
爸,你怎么样
李梅问。
李建国看到李梅,眼神亮了亮:小梅,你来了。
嗯,我来看看你。
李梅说。
王秀兰在一旁抹着眼泪:医生说你爸是劳累过度,需要好好休息。
李梅看着父亲,心里一阵愧疚。这些年,她虽然给父母寄钱,但却很少关心他们的身体。
妈,你也别太担心了,爸会好起来的。
李梅说。
嗯。
王秀兰点点头。
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李梅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他,给他喂饭、擦身、按摩。
李建国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心里很感动。他知道,自己以前对不起女儿,可女儿却还能这样照顾他。
小梅,爸对不起你。
李建国的声音很沙哑。
李梅的眼泪掉了下来:爸,别说了。都过去了。
不,爸要跟你说清楚。
李建国说,以前是爸太偏心了,忽略了你的感受。爸知道错了,你能原谅爸吗
李梅看着父亲真诚的眼神,心里的那根刺,似乎松动了些。
爸,我原谅你。
李梅说。
李建国的眼泪也掉了下来:好孩子……
真是爸的好孩子……
王秀兰在一旁,也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李梅知道,她和父亲之间的裂痕,或许有了愈合的可能。
第十三章:亲情的回归
父亲出院后,李梅经常带着张磊和张母回娘家看看。
虽然她和哥哥之间,还是有些隔阂,但已经能平静地相处了。李伟也变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好吃懒做,而是找了份工作,踏踏实实过日子。
王秀兰也改变了对李梅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偏心,对李梅和张磊都很好。
这天,李梅带着张磊和张母回娘家吃饭。
王秀兰做了满满一桌子菜,都是李梅和张磊爱吃的。
快吃,快吃。
王秀兰给李梅夹了一块红烧肉,这是你最爱吃的。
李梅的心里暖暖的:妈,你也吃。
嗯。
王秀兰点点头。
李建国喝了点酒,脸上红红的:小梅,张磊,谢谢你们还能来看我们。
爸,你说什么呢。
李梅说,我们是一家人啊。
是啊,一家人。
李建国笑了。
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李梅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亲情是无法割舍的,即使曾经有过矛盾和隔阂,但只要彼此都能放下过去,互相理解和包容,亲情就一定能回归。
第十四章:幸福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梅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她和张磊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更多的欢乐。
张母每天都抱着孙女,笑得合不拢嘴。
李梅的父母也经常来看望孙女,一家人在一起,很温馨。
李伟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对自己的孩子也很疼爱。
偶尔,李梅会想起那场关于拆迁款的家庭战争,心里还是会有些感慨。但她知道,正是那场战争,让她看清了亲情在利益面前的脆弱,也让她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珍惜真正爱她的人。
现在的她,很满足。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和睦的家庭,还有一对虽然曾经伤害过她,但现在已经回归亲情的父母和哥哥。
她知道,幸福的生活,需要自己去争取,也需要自己去珍惜。
第十五章:分家饭的余味
又是一年春节,李梅带着张磊、女儿和张母回娘家过年。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年夜饭,聊着天,其乐融融。
李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很感慨。曾经的那场分家饭,充满了争吵和矛盾,让她看清了亲情的扭曲。而现在的这顿饭,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让她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来,我们干杯。
李建国举起酒杯,祝我们一家人,永远幸福快乐。
干杯!
大家一起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窗外的烟花,绚丽多彩,照亮了整个夜空。
李梅知道,那场关于拆迁款的家庭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它留下的余味,虽然有些苦涩,但更多的是让她成长和懂得珍惜。
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幸福的生活,一直延续下去。
第十六章:隔代的温情
开春后,李梅的女儿萌萌满了周岁。按照老家的习俗,要办一场周岁宴。
张母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张罗,列了长长的菜单,念叨着要请哪些亲戚。李梅看着婆婆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洋洋的。
妈,不用太麻烦,简单办办就行。
李梅帮着择菜。
那可不行。
张母摆摆手,萌萌是咱们家第一个孙辈,得风风光光的。再说了,也让你爸妈和你哥过来热闹热闹。
李梅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嗯,我回头给他们打个电话。
周岁宴当天,阳光正好。院子里搭起了红色的棚子,张磊的朋友们帮忙摆桌椅,李梅在屋里给萌萌换新衣服。
萌萌穿着粉色的小裙子,咿咿呀呀地抓着李梅的衣角,黑葡萄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热闹。
这小丫头,长得真俊。
王秀兰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布包,来,奶奶给萌萌买了新镯子。
布包里是一对银镯子,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王秀兰小心翼翼地给萌萌戴上,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逗得萌萌咯咯直笑。
李梅看着这一幕,心里某个角落忽然软了。她多久没见过母亲这样温柔的样子了
妈,您坐。
李梅递过一杯水。
哎。
王秀兰应着,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萌萌,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尤其是这眼睛,水灵得很。
李建国和李伟也来了。李伟的媳妇挺着大肚子,怯生生地跟在后面。
妹夫,恭喜啊。
李伟难得地主动跟张磊打招呼,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
谢谢,快坐。
张磊笑着递烟。
开席时,萌萌被抱到桌子中间的抓周盘前。盘子里放着书本、算盘、印章、玩具枪,还有张磊特意放的小扳手。
众人都围了过来,笑着起哄。
肯定抓书本,一看就是读书的料!
我看像抓扳手,跟她爸一样当技术工!
萌萌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盘子里扒拉了半天,最后一把抓住了李梅递过去的钢笔。
哟,这是要当文化人啊!
张母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把红包塞到萌萌手里。
王秀兰也跟着掏出个红包,塞给萌萌:奶奶的乖孙女,以后肯定有出息。
李梅看着父母逗萌萌的样子,忽然觉得,或许有些伤痕,真的能被时间和新生命慢慢抚平。
第十七章:哥哥的转变
李伟的儿子出生后,李梅去医院看望。
病房里,李伟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尿布,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他媳妇躺在床上笑他:你轻点,别把孩子弄醒了。
知道知道。
李伟头也不抬,眼神里满是小心翼翼的温柔。
李梅站在门口,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只会打麻将、发脾气的哥哥吗
妹,你来了。
李伟终于抬头看到她,赶紧擦了擦手,快坐。
孩子还好吗
李梅把带来的奶粉和尿布放在床头柜上。
挺好的,就是晚上总哭,熬得人受不了。
李伟挠挠头,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以前总觉得爸妈偏心,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养个孩子多不容易。
李梅没说话。
妹,以前是哥不对。
李伟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拆迁那事,我太贪了,没考虑你的感受。你……
你别往心里去。
李梅心里一动,看向他。李伟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前的戾气,多了些疲惫和真诚。
都过去了。
李梅说,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别再像以前那样了。
嗯,我知道。
李伟点点头,我跟媳妇商量好了,等出了月子就去学门手艺,以后踏踏实实挣钱养孩子。
离开医院时,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李梅身上。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李伟总把偷偷藏起来的糖塞给她,说:妹,快吃,别让爸妈看见。
原来有些东西,一直都在,只是被利益和偏见蒙上了灰。
第十八章:老宅的回忆
村里要修路,老宅的院墙碍事,需要拆掉。李建国打电话让李梅回去看看,有没有想留的东西。
李梅和张磊带着萌萌回去时,王秀兰正在院子里翻箱子。
这是你小时候穿的虎头鞋,还好好的。
王秀兰拿出个褪色的布包,里面是双绣着老虎头的小布鞋,还有你哥的弹弓,当年为了给你打鸟,差点从树上摔下来。
李梅拿起虎头鞋,鞋面上的老虎眼睛已经磨掉了色,却瞬间勾起了她尘封的记忆。那年她五岁,发烧不退,王秀兰抱着她走了十几里山路去看医生,回来时鞋都磨破了。
这箱子里还有你爸年轻时的奖状,他以前可是村里的种粮能手。
王秀兰又翻出个木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泛黄的奖状。
李建国蹲在墙角,默默地抽烟,看着院墙发呆。
爸,这墙真要拆啊
李梅走过去问。
嗯,村里的规划,没办法。
李建国叹了口气,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舍不得啊。
院墙拆的时候,李梅和家人都在旁边看着。挖掘机轰隆隆地推倒土墙,扬起的灰尘里,仿佛能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和李伟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看到父母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
别难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张磊握住李梅的手,等路修好了,咱们回来更方便。
李梅点点头,忽然发现王秀兰在偷偷抹眼泪。她走过去,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背。
妈,没事的。
嗯。
王秀兰吸了吸鼻子,以后常回来看看,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好。
李梅笑着答应。
第十九章:中秋的团圆
中秋节那天,李梅一家和父母、哥哥一家在县城的新家聚餐。
张母和王秀兰在厨房忙活,李伟带着两个孩子在客厅玩,李建国和张磊在阳台抽烟聊天,李梅和李伟媳妇在择菜。
嫂子,这菜买得真新鲜。
李梅笑着说。
是啊,早上跟李伟去早市抢的。
李伟媳妇也笑了,他现在可勤快了,每天早上都去跑步,说是要减肥。
客厅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厨房飘出红烧肉的香味,阳台上传来父亲和张磊的谈笑声。李梅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她一直想要的团圆。
晚饭时,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吃月饼,赏月亮。
来,喝一个。
李建国举起酒杯,以前是爸糊涂,让你受委屈了。爸在这给你赔个不是。
爸,您别这么说。
李梅赶紧端起饮料,过去的事,真的算了。
是啊,爸,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
李伟也跟着举杯,以后家里有啥事,咱们兄妹俩一起扛。
张磊握住李梅的手,悄悄捏了捏。李梅回头看他,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
萌萌咿咿呀呀地指着月亮,伸出小手想去抓。李梅把她抱起来,指着月亮说:那是月亮婆婆,在看着我们呢。
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柔而明亮。李梅忽然明白,亲情或许有过扭曲和伤害,但只要愿意放下执念,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就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第二十章:日子的味道
又是一年秋收。李梅带着萌萌回娘家帮忙收玉米。
地里,李建国和李伟在前头掰玉米,张磊在后面装车,李梅和王秀兰、李伟媳妇在旁边剥玉米皮。
萌萌坐在田埂上的小推车里,拿着个玉米棒啃得津津有味,嘴角沾着黄色的玉米渣。
这孩子,跟玉米有仇似的。
王秀兰笑着擦掉萌萌嘴角的渣子,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妈,您歇会儿,我来剥。
李梅接过母亲手里的玉米。
不累。
王秀兰摆摆手,现在有你们帮忙,比以前轻松多了。想当年,我和你爸带着你哥,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那时候哥还总偷奸耍滑,被您拿着扫帚追着打。
李梅笑着说。
你还好意思说我
李伟从地里探出头,你小时候总把玉米须塞我头发里,害我被同学笑了好几天。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田野里回荡。
夕阳西下时,装满玉米的车慢慢往家走。李梅牵着萌萌的手,走在最后面。
萌萌的小手热乎乎的,攥着李梅的手指摇摇晃晃地走。田埂上的野花蹭着裤腿,带着泥土的清香。
妈妈,玉米甜。
萌萌仰着小脸说。
嗯,甜。
李梅蹲下来,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她看着前面说说笑笑的家人,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玉米,剥开粗糙的外壳,里面藏着的,是饱满而温暖的甜。
那场关于拆迁款的风波,就像一阵刮过田野的风,虽然曾掀起尘土,却也吹走了积压的阴霾。留下的,是更加踏实、更加珍惜的每一天。
李梅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矛盾和摩擦,但只要一家人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因为家的味道,从来都不是靠房产和钱财堆砌的,而是靠理解、包容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慢慢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