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158章  关银屏:周瑜!我一定要爬上你的床!

周瑜看着手中的情报,既有意料之外的震惊,又有情理之中的坦然。
总之,心情有些难以形容。
“孙权这是疯了!”庞统唏嘘道:“先把募兵权下放给世家大族。”
“之后还不满足,更进一步下放给民间,真是不择手段。”庞统连连摇头,“也不怕引火自焚吗?”
东汉是如何名存实亡?
十常侍?董卓?李傕?郭汜?曹操?其实都不尽然。
黄巾起义时,朝廷无力镇压全国性的反叛,当时下令允许民间私募军队自卫。
当这条政令下达后,大汉王朝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好处,就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成功灭掉波及全国的黄巾起义。
坏处,就是事后多出来无数私人武装,甚至是一个个小诸侯。
朝廷下令让民间解除武装,但压根就没人搭理然后朝廷也没办法。
孙权的举动,就相当于在江东范围内,推行类似的政策。
人人可以合法组建武装势力。
有实力的,组装出两千人的队伍,孙权直接任命校尉。
组装出五千人的队伍,孙权直接任命杂号将军。
没实力的,带五个人来就是伍长,带十个人来就是什长
“你们两个怎么看?”周瑜放下情报问道。
“属下愚见。”步骘开口道:“这是咱们夺取江夏,曹操练兵淮南,把孙权吓破胆子后,不得已如此行事。”
“照这么搞下去,恐怕不用进攻,江东就先要陷入内乱。”
周瑜不置可否,看着若有所思的鲁肃,问道:“子敬的意见呢?”
“主公,属下确有不同看法。”鲁肃开口道:“别驾、治中没跟孙权有过长时间接触,故而对其了解不深。”
“在我看来,下令让世家募兵,是孙权迫于外部威胁,不得已而为之。”
“下令让民间募兵,则属于深思熟虑后的考虑,用来平衡前者。”
“继续说。”周瑜微微颔首。
“孙权仅剩万余兵力,下令让世家大族募兵,想以此来应对外部危机。”鲁肃沉声道:“但孙权很快意识到不妥,世家大族拥有军队后,就能直接威胁他。”
“故而又下令民间募兵。”鲁肃解释道:“民间不同于世家,纵使拉起队伍,少则十来个,多则百余人,难以形成规模。”
“这些散兵游勇,正好由孙权来吸收、吞并,这样就能扩充自身兵力。”
“孙权的兵力多了,世家大族也不是一股绳,这样就能达成为妙的平衡。”
简而言之,世家组建出大规模私兵。
不但实力强劲,且只会忠心于家族,这样的私兵会对孙权造成威胁。
而民间私兵没有凝聚力、主心骨,都是碎片化的小队伍。
孙权贵为江东之主,可以凭此身份吸纳,民间私兵也乐于加入。
这样,江东就会形成一个局面。
孙权是兵力最多的大军阀,其余世家是小军阀。
各个小军阀的兵力相加,大于孙权这个大军阀。
但孙权这个大军阀的兵力,却比任何一个小军阀都多。
只要小军阀不能齐心协力,就不可能推翻大军阀。
世家之间各有算计,孙权也会拉拢分化。
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关系。
毕竟,没有哪个世家,愿意当出头鸟。
跳出来先跟孙权拼个你死我活,实力大损之后,再被其他家族捡便宜。
只要没有出头鸟,就只能由孙权继续当领头羊。
“子敬和我想的差不多。”周瑜听罢表示认可。
周瑜、鲁肃在孙权手下多年,对于后者都非常了解,并清楚此人的手段。
“原来如此。”庞统若有所思,“碧眼小儿还真是个人物”
虽然籍父之名、籍兄之业,但历史上能与曹刘三分天下,孙权肯定有过人之处。
军事的确不是孙权的强项,但在内部平衡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赋。
“不妙啊。”步骘蹙眉道:“若孙权能稳住局面,江东在短时间内,兵力就会膨胀到可怕的地步,甚至超过咱们也大有可能!”
确实大有可能,否则哪来的孙十万之名呢?
“不必太过担心。”周瑜一针见血道:“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谁家也舍不得让自己的私兵往前冲,临阵必然各怀鬼胎。”
三人纷纷点头,看出这种军制的弊端。
“还是先谋取益州吧。”庞统随即道:“拿下天府之国做粮仓,咱们就能广招大军,届时再凭借庞大的军队拿下江东!”
“说起来。”步骘好奇道:“子翼、子初二人在蜀中情况如何?可有回信传来。”
“暂无。”周瑜摇头道:“江陵距成都千里之遥,纵使可乘船往返,但往返传递信息还是不易,让他们随机应变吧。”
“魏延将军也没消息,不知有没有追上刘备?”鲁肃开口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周瑜平静道:“且等消息吧。”
“对了。”周瑜看向步骘,吩咐道:“子山去跟仲景先生商谈医馆之事”
周瑜把刚才与张仲景的交谈,对几人转述一遍。
“没问题。”步骘点头答应,“此事最初不会耗费太多钱财,但往后会越来越多,主公要有心理准备。”
眼下,无妨划一片地方,盖一座医馆,由张仲景亲自坐堂问诊。
每日诊治的病人有限,拢共也花不了太多钱。
可随着规模铺开,这种全民医疗就是无底洞
“那也是很多年以后得事情了。”周瑜淡定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先把眼下做好再说。”
“喏。”步骘当即领命。
张仲景是一定要留下,不管是预防麾下文武病故,还是推行医馆普及,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既然提到医疗,教育也可以这般推行。”周瑜看向庞统,“士元,既然庞公无心仕途,可否请他老人家出山教书育人呢?”
“我欲设置学府,庞公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这个”庞统想了下,“或可一试,这种事情从父应该会有兴趣。”
“恕属下多嘴。”庞统提醒道:“这两项一旦铺开,日后会耗费很多钱,恐怕会拖累主公的大业”
推广医疗、普及教育,放在当下诸侯身上,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味在其中。
正常而言,应该一门心思高筑墙、广积粮、募军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瑜缓缓道:“医疗、教育都是头等大事,前者可以提升人口数量,后者可以提升人才数量。”
“不管是人口还是人才,才是乱世最珍贵、最重要的资源。”
“主公高瞻远瞩,我远不及也。”庞统赞叹道:“打仗表面上看军力,实际上比的是国力啊。”
“主公放心。”庞统正色道:“我会劝说从父,尽力促成此事。”
“有劳士元费心。”
短暂议事结束,几人随后离开。
除益州方面外,接下来荆州将会进入平和的发展期。
无论之后要做什么,都要等今年的秋粮先下来
夜幕降临。
后宅。
“天马上就黑了,今晚绝不能再无功而返。”
甘氏坐在关银屏面前,一脸严肃道:
“别忘了那些女眷,她们能否吃饱穿暖,甚至生死皆在君侯一念之间。”
“你若再放不下身段曲意逢迎,不能讨君侯欢心,到时候连累众多女眷,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关银屏吸了吸鼻子,冷声道:“我明白,今晚会做到的。”
“那就好。”甘氏叮嘱道:“认清楚现在的身份,只是阶下囚而已,能不能当上侍妾,还要看君侯的脸色。”
这时,有侍女近前来报。
“君侯处理完公务,准备回后宅了。”
“别愣着了。”甘氏催促道:“快去。”
关银屏一言不发,径直朝外而去。
蔡夫人方面已经获取情报,知晓昨夜三美战周瑜,显然这是较上劲了。
自然而然,眼下迫切拉夏侯涓、关银屏入伙,寄希望在数量上更胜一筹,壮大队伍实力。
关银屏来到屋外,快步朝后宅门口而去。
片刻后,周瑜便出现在视线内,关银屏径直迎上去。
“君侯留步”
“是你啊。”周瑜驻足询问,“关小姐有事?”
先前张仲景为诸女诊脉时,甘氏借机把周瑜拉到一旁,告知关银屏相关之事。
此刻周瑜已经知晓,自己又多了两个侍妾。
一个是关羽之女,一个是张飞之妻,故而见到关银屏并不意外。
“今晚”关银屏强忍内心羞耻,“还请君侯临幸”
尽管已经极力忍耐,但继承高傲性格的关银屏,脸上还是不自觉露出嫌颜。
“没兴趣。”
周瑜觉得有必要熬一熬,磨掉此女身上的傲气与骄矜,丢下一句话便离开。
关银屏怔怔愣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
竟然又被拒绝了?
对方到底看不上自己哪里?
明明已经主动求欢了
这一刻,关银屏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周瑜一手欲擒故纵,就把少女的自尊心踏的粉碎
“我一定会爬上你的床榻!”
不服输的关银屏咬紧银牙、紧握双拳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无关乎其他,抛开那些女眷不谈。
关银屏就是赌一口气,要向周瑜证明自身魅力!
岂不知,此举正好踏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