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时候最幸福
当然是无牵无挂,钱够花的时候!
今天,应该就是陈四海最幸福的时候。
他自小无牵无挂,孤儿一个,独自生活了十几年。
小时候住在孤儿院,到后面长大了些就住的福利院,在到后面有了自主能力四海为家。
因为从小就一个人的缘故,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与众不同。
在别的孩子有父母陪伴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
在别的孩子有很多新衣裳的时候,他只有两套较为合身可以换洗的旧衣服,并且那衣服领口的名字还不是他的。
在别的孩子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时,他只能按照规定吃没什么味道的福利餐。
这样的日子陈四海过了足足十八年。
今年,陈四海终于是成年了,他可以彻底脱离福利组织的管控了。
福利组织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抚养过的孩子到了十八岁之后,就能自主选择是否离开。
但作为对于孩子们成年后的考验,成年后的第一份收入要汇报上交,用于福利组织之后的开销。
此后,这孩子也跟福利组织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种对于爱的传承,陈四海是比较认可的。
陈四海摩挲着手中的钞票,心中有些不情愿。
他从小就在福利组织的照看下长大,一路走来,可谓清汤寡水,太过于平静了。
在他现有的记忆中找不到什么不好的,也找不到什么可以说道的。
就好像眨眼的功夫他就长大了。
之后,不痛不痒的步入社会,毫不费力,甚至没有任何阻碍的就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
就算工资少些,只有一千块,但也没什么好说的。
简直不要太顺利了!
一路上,陈四海的手指搓的发烫,十张百元大钞以各种形态在他的裤兜里翻来覆去。
其实他可以隐瞒一些的,完全可以只上交八百,这样还能剩下二百块买些自己想吃的。
但想了想,好歹在福利组织呆了这些年,回报也是应该的。
这不仅是对于福利组织的回报,也是对于那些资助者、好心人的回应。
做人要有良心,要有至少正常的世界观。
只有这样,他陈四海才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爷们。
【爷们】这个词还是陈四海跟他的师父学的,属于是现学现用。
陈四海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福利组织安排的,在一个老社区做义工。
转正后一个月三千,管吃住,对于陈四海而言还算不错。
就第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慢慢高一点。
这些还是他和师父在闲聊的时候知道的。
听意思,好像就是为了专门规避福利组织的规矩。
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不在他想知道的范围,可闲聊两句的小秘密很难忘记。
走了不知道多久,陈四海总算是回到了福利院。
下午一点半,还是大家休息的时间段,他来的有点早了。
好在他对于这个地方熟悉,就算门卫睡着了,他也有办法进去。
这个办法是在上个月知道的,他离开福利院的前夕,他就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说来也很奇怪,快离开时发现的问题,他以前竟然没有发觉。
他以前只知道按照教员的吩咐做事,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活动。
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重复这些基本的生活逻辑。
至于看什么书,学什么知识
这些他都好像没有概念,或者想不清有什么特别的。
陈四海觉得自己应该是认字的,他很笃定,小时候有过受教育的经历,应该就是在福利院学的。
再仔细想想,他甚至可以找到当时上课的教室。
可除此之外,似乎再想不起自己有什么相关的特别经历了。
人一旦开始胡思乱想,在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之前,是很难死心的。
那种神秘的驱使感让陈四海有点抓狂。
他到底要不要知道一些事情。
陈四海的内心是躁动的,脑门都有点烫。
在一个月之前,他被教员允许选择一份工作。
这个过程很正常,且在这里的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孩子都是这么做的。
可千不该万不该,陈四海不该对着别人笑。
对旁人展示一个友善的笑容本来是件礼貌的事情,是一种普遍的社交手段。
在与招聘人员的交涉中,陈四海情不自禁的笑了。
在他自个的印象里,他的笑容绝对不难看。
他为了这个笑容,为了有个好的第一印象,他偷偷练习过。
在得到应聘消息后,陈四海特别认真。
每天他都会早起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他什么都不干,就只是对着房间里的镜子练习。
嘴角的弧度,上下嘴唇的碰撞,面部肌肉是否紧绷,应该露出几颗牙齿。
要怎么说话,要怎么换气,陈四海对于面试的事情真的太上心了。
他足足练习了一周,每天早晨先别人一步起床,在镜子面前开始练习。
他面对着镜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雕琢,他想拥有一个标准的、看起来和善的笑容。
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在之后的面试中才能脱颖而出,可以更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
在练习的这些日子里,奇怪的事情开始多了起来。
可能是盯着镜子看的太久的缘故,陈四海突然觉得自己有点陌生。
这个念头太可怕了,以至于他看别人的眼神都开始变了。
早上五点半,这会福利院里的各位应该都在安睡。
可在镜子前站了一会的陈四海不这么认为。
此前,陈四海并没有这么想过,也没有什么好奇心非得出去看看。
可在镜子前站了一会后,他的内心有了回响。
陈四海看着镜子中陌生的自己,他能意识到这个人是他,可总觉得后背有点发凉。
他对着镜子挤眉弄眼,似乎想要找一个些共同点来佐证。
陈四海张张嘴,镜子里的也张张嘴。
陈四海眨眨眼,镜子里的也眨眨眼。
可如果转身呢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镜子里出现的应该是他的后脑勺。
可想到这,陈四海没敢再继续。
他用冷水搓了搓脸,试图保持清醒。
他应该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有志青年,不该想些乱七八糟的。
想到这,陈四海的内向平静了许多。
可,对于练习微笑这件事,陈四海心里开始有点犯嘀咕了。
说到回福利院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翻墙。
这是陈四海在离开福利院前,亲眼看见的。
在他真诚微笑之后,他就被教员关进了禁闭室。
他站在禁闭室的小窗口前眺望,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群家伙从墙头跳了下来。
不知为何,陈四海似乎看清了那些人的表情。
不对,应该是想象。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隔着几百米,顶多看清楚人物的轮廓,微表情肯定是看不清楚的。
这样才符合逻辑。
可禁闭室内的陈四海很笃定,他看到了,甚至会不自觉的模仿,就像是面对着镜子。
届时,他内心深处多了一声回响。
他竟然能从嘴角扬起的弧度中感受到清晰的情绪……
陈四海觉得这些太不可思议了。
就算这会他被关在了禁闭室,就算他刚刚差点因为微笑而丢了工作。
但在心中回响的引导下,一切都好像不重要了。
那日,陈四海就呆站在窗口前,就只盯着一个方向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今日,陈四海就要亲自验证一些东西。
他按照那日的推测,找出了可以翻墙的范围。
站在院墙下很容易就能看出方向。
得先站在花坛边上,顺着藤蔓爬向栏杆,再抓住金属栏杆往院墙上靠。
如此一来就上到了墙头,就该考虑如何下去了。
俗话说的好,站的越高看得越远,陈四海坐在墙头下意识看向了禁闭室的方向。
那可是曾经关他的地方,亲眼目睹翻墙的地方。
可眼下什么都没有!
陈四海看着时间,现在是下午13点45分,福利院各位休息的时段。
按作息表,下午14点整是午休结束的时候。
看样子陈四海等不到结束了,眼下除了脚下的高墙,以及远处的福利院大门外,什么都看不到。
一片空白的地段,就赤裸裸的融入了陈四海的眼白。
这好像不太对劲!
才出去一个月刚回来家就没了
一瞬间,陈四海觉得自己疯了。
这事情太扯了,和觉得镜子里面的自己会跑出来一样扯。
可该如何验证呢
这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可这会让陈四海最疑惑的不是怎么验证。
而是自己为什么要去想这些。
如果说,自己老老实实的在福利院门口等着,不来翻墙,那一切会发生吗
思虑到这,陈四海变得异常冷静。
他意识到了事情的特殊性,他没有耽搁,转身就下了墙头,重新回到了福利院的大门口。
时间来到了13点55分,距离午休结束还有五分钟。
答案马上揭晓。
这短短的五分钟,陈四海度秒如年。
人的好奇心一旦产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陈四海在思考,在想办法。
在琢磨自己的办法行不行的通。
按照之前的生活逻辑,一切出现干扰无法正常运作的程序都需要重启或者拍打。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算不算的上是重启。
可想到这,更大的问题又来了。
只有受干扰的程序可以,那自己算什么,程序还是受干扰的程序
或者说是程序的一部分
陈四海的大脑在疯狂运转,很多从未接触过的词汇相继诞生。
从前没有明白的知识慢慢交融。
他觉得自己开始变得聪明了。
他甚至能为自己刚刚所做的一切提供理论支撑。
在脑子里搜罗一圈后,一个个符合当下逻辑及存在可行性的例子出现了。
例:电讯号的传播,在不考虑传输效率与传输媒介关系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强弱变化的电讯号传播。
好像只要是电讯号,就可以传播,媒介算是成就效率的一部分,单轮传播的话,只要讯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的转化方式,那必然是可以传播的。
例:路径高频匹配的可行性,路径高频则必须做到极度适配,可单论匹配的可行性,只要转化的过程中有联系,找到稳定匹配的路径只是时间问题,可时间又是一个相对的伪命题,是一个参考量。
data-fanqie-type=pay_tag>
那最后的结论很明显,相对定量下的匹配是可行的,至于是否高频,完全取决于转化时物质间的关联性。及关联性越强,适配度越高。
例:想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好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又不是很哲学。
想法及我当下理解问题或事件的一个念头,及一瞬间的短暂概括;又问,概括的是什么呢那看一下眼前,回顾一下事件,概括的内容就显而易见。
【及福利院出现的怪异现象是否与【我】的念头有关】
想到这,陈四海感觉脑子越来越热了,答案就在眼前,还有一分钟答案就能揭晓,可知道后呢
这是陈四海所担心的,如果一切如他所料,那他该如何再活下去。
这是一个很难去预料到结果的问题。
在将种种都计算了一遍后,陈四海得到了一条能解释当前局面的路径。
【人脑的想法是一种活跃在神经间的电讯号,及电讯号的传播路径是多样的,只是各路径间的效率不同,及出现一些丢失或者差异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他这个想法,及所做的一切可行。
那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就有些奇怪了。
陈四海心中默默盘算,眼睛死死盯着福利院的大门。
宣告午休结束的铃声已然奏响,保安慢慢走向了他。
符合他印象的福利院回来了。
几十年如一日的吵闹,语调语速同步的问候,甚至连动作都没有变化。
到此,陈四海僵在了原地。
心脏在急速的蹦跳,下午14点,太阳正盛的时候,他的脊背是凉的。
看着和蔼可亲的保安大爷,陈四海的浑身直冒冷汗。
这看了多年的大爷依旧和蔼,可笑容在此刻已然变得陌生。
僵硬的面皮,标准的弧度,上下嘴唇靠近牙齿的角度,连同下颌骨张合的频率都让陈四海想到一个人。
这张脸他不仅现在见过,在福利院看了十几年,还在凌晨五点半的镜子中对视过。
四海啊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若是以前,陈四海会毫不犹豫的回应,可现在他根本做不到。
这会,他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快点跑】
不是他害怕,只是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太失控了,他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从墙头下来后,他虽然很淡定,可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他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内心的回响越来越清晰,面对保安大爷的追问陈四海不再理会,现在他只想静静。
逃跑的想法即刻落实,陈四海转身迈步,只要再走两步就能够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曾经收留过他的福利院,此刻对于陈四海而言是极其陌生的。
可更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他转身的功夫,竟然看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曾经的同学!
当下这个念头占据了陈四海的大脑,速度之快连反射弧都来不及追问。
四海,你也回来交家用啊!
这么巧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两句相熟的话语,让陈四海有些来不及回避。
霎时间,他脑子像过电一般,接收到了一个讯号。
按常理来说,能叫上名字,还在曾经的福利院,看脸也熟悉,那绝对认识。
到这一步再怎么也是一场温情相见的戏码。
可这会的陈四海极其的抗拒,他下意识觉得一切是陌生的,即便所有一切都符合逻辑。
即便脑子里出现了一些曾经互动的画面,可那些场景极其的模糊。
真要仔细推敲,除了一些零碎的记忆,根本拼接不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怎么装不认识呢
别愣着了,刚好咱们一切去交家用,完事还能吃个饭叙叙旧。
在陈四海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又是几句拉家常的问候。
语序语调没有丝毫变化,面前两位同学的动作也很僵。
这一切都太不符合逻辑了。
面对当下境遇的步步紧逼,陈四海只觉得脑子有点过载。
要么这个世界有问题,要么他自己有问题。
可该怎么彻底解决这个疑问而回到正常的轨道呢
陈四海环视一圈,得解决第一个问题。
他本应该老老实实的进去交家用,这是他回到福利院的目的。
现在的一切都在推着他去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正常的逻辑,他应该赶快交完家用然后离开。
在众人的催促下,陈四海也算下定了决心,顺势而为好像成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他对着众人默默点了点头,在得到答复后,众人的动作看起来舒缓多了。
甚至连陈四海都感觉轻松了许多,之前心中的不踏实感也没了。
好像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就如此,全部都回归了正轨。
对嘛,四海,咱们一起交完家用,去吃那家你最喜欢的涮肉。
还记得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改善伙食,不用吃福利餐。
面前的两位语重心长,他们的言语在呼应着陈四海脑中的记忆。
都对上了,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小时候只有过年那会能吃点好的,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资金是最充裕的。
过年的时候,也是福利院最热闹的时候。
毕竟,很多从福利院出去的孩子都会在过年这几天回来看看。
想到这,陈四海也跟着几人加快了步伐。
现在的他们就是福利院的未来,他们所交的家用是这里孩子的每一餐。
陈四海跟着两位一起走进了福利院。
只是单单踏入大门,一种熟悉的感觉就袭遍了陈四海的全身。
复杂的情感萦绕在了他的心头。
往日的记忆如同火山喷发出的岩浆,炙热而后冷却。
眼下看到的一草一木都好像焕发了生机,并和曾经的记忆加强了某种联系。
看得越久,越是感觉分不开。
教员在老宿舍楼,你们去那就行。
保安大爷好心提醒着。
可这一句话让陈四海有些耳熟,他隐约想起了些什么。
思来想去,面前的两位似乎在等待着他,在等着他给反应!
怎么了四海,不舒服吗
你要不要休息一会
两位的说话方式非常统一,再看周围,保安大爷不见了,就像根本没有出现过一样。
再看眼下,熟悉的造景开始模糊,一切都不对劲了。
福利院不对劲!
保安也不对劲!
转身遇见的同学不对劲!
老宿舍楼不对劲!
连名字都不对劲!
眼前的一切好像都是假的,可什么是真的,我不知道。
按正常逻辑推演的话,我所面对的一切应该都是真的。
例:感触都是真实的,敲击键盘的触感,写出的内容也应该是真的。
问:陈四海是不是真的
答:这件事情对于陈四海而言应该是真的,可对于我而言,不是真的。
问:那陈四海是活的吗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于文字表述而言,陈四海不是活的,只是出于剧作练习的需要;只是一种想法的概述集合体,通过文字转述方式而活跃的想法衍生。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陈四海是谁也不重要。
我是谁也不重要,那什么重要呢
如果抛开事实不谈,陈四海会不会真的存在
或者陈四海会不会是我
或者我是否存在精神分裂
同时这个【我】会不会是屏幕面前的【你】
当然,对于剧作而言,陈四海需要一个结局。
不过对于伪人而言,根本不需要结局。
【它们】甚至不需要逻辑,一切的想法都是服务于目的。
例:对于【爷们】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是父亲,更是我的父亲;
【这个概念只是出于讨论【伪人】,不存在任何指向性高度,只做为简单举例的参考】
【对于【想法】有独属的感受与理解,并于某种意义上联系存在的现实逻辑】
【可完成思考与落实的结合,那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及npc】
问:到底谁是【伪人】
答:行为不符合现实逻辑,感受丢失方向的意念集合体及行尸走肉。
问:【我】是不是【伪人】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问:至于为什么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呢
答:因为【我】这会想去卫生间照镜子。
写在最后: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愿世界和平,感受爱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