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空屋断符
我拖着瘸腿撞开家门时,指尖攥着的半枚平安符硌得掌心生疼
——
布面上的血渍早干成了深褐色,像极了阿禾当年塞符给我时,眼尾沾着的晨露在阳光下晒透的颜色。
屋里空得能听见灰尘落地的声响。织布机蒙着厚灰,纺锤歪在角落,线轴上还缠着半缕青线;桌上的针线笸箩没动,青布帕子上插着根银针,线尾绕着半朵没绣完的稻穗
——
那是我临走前,阿禾蹲在田埂上跟我说的,要绣在新衣裳下摆,等稻子黄了,穿给你看。
阿禾呢
我拽住路过的张婶,她却像被烫到似的甩开我,脚步踉跄着往远处走,声音飘得虚浮:跟……
跟王乡绅去镇上了,前儿个花轿抬走的,现在是老爷的五姨太,你别再找了。
第二章:赴镇寻踪
我不信。阿禾不是会屈从的人,她连买根红头绳都要跟我商量半宿,怎么会突然嫁去乡绅府我揣着断符往镇上赶,瘸腿踩在石子路上,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可心里的火比疼更烈
——
我要找她问清楚,哪怕她真的变心,我也要听她亲口说。
乡绅府的朱漆大门紧闭着,我拍了半天,家丁才骂骂咧咧地开门。哪来的要饭的
为首的家丁瞥着我的破衣烂衫,抬腿就踹在我膝盖上,我
咚
地跪在地上,怀里的断符险些掉出来。
找阿禾!我是她男人!
我嘶吼着要往里冲,更多家丁涌出来,棍子劈头盖脸落下,我抱着头蜷缩在地上。
媳妇也不看看你这穷酸样!
有家丁踹我的瘸腿,疼得我蜷缩起来,他还啐了口,现在她是王老爷的小妾,跟你有屁关系!再嚎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断,扔去喂狗!
他们把我像扔麻袋似的扔到街对面,我的瘸腿被踹得发麻,只能眼睁睁看着乡绅府的大门重新关上。
第三章:车帘惊鸿
傍晚时,一辆马车从府里驶出来,车帘被风掀起一角,我看见那张脸,心一下子揪紧:阿禾!
我追上去,被家丁推倒。眼看拳头要落下,车里的人却开了口,声音软软的,是阿禾的调调,却少了几分往日的暖意。
我睁开眼,看见车帘后,她侧坐着,指尖摩挲着一块碧玉佩,没看我,长发垂在肩后,衬得脖颈雪白。家丁松了手,狠狠瞪我:算你走运,快滚!
马车又动了,越走越快,车轮碾过青石板,碾碎了我最后一点希望。
第四章:狐庙旧忆
夜里,我蜷在破败的狐仙庙,庙门漏着风,吹得我浑身发冷。我摸出断符,指尖划过裂痕,忽然想起三年前被抓壮丁那天
——
官差的铁链
哗啦
缠上我手腕时,阿禾正蹲在院子里喂鸡,听见动静,手里的米瓢
哐当
掉在地上。她疯了似的冲过来,却被官差推开,只能扒着门框,脸白得像纸,朝我喊:柱子!活着回来!我等你!
她塞给我平安符时,指尖还沾着喂鸡的谷糠,眼尾弯成月牙:这是我上月去狐仙庙求的,走了三十里地呢,你戴着,早去早回。
那天的田埂泛着新麦的青气,我攥着符看她进屋,窗棂上映出她织布的影子,心里盘算着:等稻子收了,就扯块红布给她做新衣裳,再买串她上次在集市上盯了半天的银镯子。
我原以为,日子会像这符上的红线,一针一线,总牵着头。可稻子还没黄,我就被拽进了战场。
第五章:血火同袍
战场上的日子,是用血和泥堆出来的。
我跟着队伍转战南北,身边总跟着个叫狗剩的少年,十七八岁的年纪,脸膛被晒得黝黑,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怀里总揣着块皱巴巴的红绸子
——
那是他媳妇临走时塞的,说等他回来就用这绸子做盖头。
柱子哥,你家阿禾会绣啥
某次扎营时,狗剩凑过来帮我挑箭伤里的碎渣,疼得我龇牙咧嘴,他却嘿嘿笑,我家翠儿只会纳鞋底,针脚粗得能跑马,可我就待见她那笨样。
我摸出怀里的平安符,指尖蹭过布面,想起阿禾蹲在田埂上的样子,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她啊,会绣稻穗。临走前在帕子上绣了半朵,说要等稻子黄了,绣在新衣裳下摆给我看。
我扒开符的边角给狗剩看,你瞧这针脚,细得跟头发丝似的,比你家翠儿的鞋底强百倍。
狗剩不服气,把红绸子往我眼前晃:她绣得再好,有这红绸子金贵这是定情物!
话虽如此,他却凑得更近了,等打完仗,我让翠儿跟阿禾学学,将来给咱娃绣虎头鞋。得先活着回去。
我拍了拍他的肩,他梗着脖子点头:肯定活!咱拉钩,谁也不能耍赖,都得回去见媳妇!
钩还没拉完,号角就响了。
敌军夜袭,营地瞬间成了火海。我拽着狗剩往战壕里钻,他却突然停下来,往我手里塞了样东西,转身抄起地上的断刀冲了上去:柱子哥,帮我把红绸子带给翠儿!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支箭穿透了他的后心。
少年像片叶子似的倒在火里,手里还攥着半截刀,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还在看家乡的方向。火舌舔舐着狗剩的衣角,直到那抹红色在火光中缩成小小的一点。我攥着那方红绸子,指节捏得发白,根本来不及救他,敌人的刀就已经悬在我头顶。我靠着本能和直觉拼杀着,刀光血影中,我根本不记得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
第六章:符绸为誓
夜里清理战场,我在狗剩的尸体旁蹲了很久。红绸子被血浸透了大半,我把它跟我的平安符放在一起,摸了摸符上的稻穗纹路。风卷着血腥味掠过耳畔,我好像听见狗剩在喊
不能耍赖,又好像听见阿禾在田埂上说
等你回来。
我不会耍赖。
我对着黑漆漆的夜空说,把符和红绸子紧紧攥在手心,我得活着,不光为我自己,也为你,为阿禾。
后来每次陷入绝境,我就摸一摸怀里的两样东西。红绸子的粗糙和平安符的绵软贴在一起,像两份沉甸甸的牵挂。挨箭伤那次,昏迷中总觉得有人轻轻按住我流血的伤口,那力道软乎乎的,像阿禾纳鞋底时按针脚的样子,恍惚间还闻到一股熟悉的稻花香
——
明明身在荒山野岭,哪来的稻子
我定是烧糊涂了,醒了才发现箭伤竟真的浅了些,血也止得快。
我知道,是阿禾在护着我。就像狗剩的红绸子总在夜里泛出点暖意,提醒我还有未竟的承诺。
第七章:符裂魂守
直到去年冬天,敌兵的长矛直刺心口,我闭了眼,却听见
咔
的轻响。睁眼时长矛偏了寸许,我反杀了人,低头才见平安符裂成两半,布屑沾着我的血,像极了阿禾哭红的眼。我摸出那方红绸子,它还安安稳稳地躺在怀里,只是边角又磨破了些。
狗剩,我还活着。
我把断符和红绸子缠在一起,阿禾还在等我,你家翠儿也在等你。等我回去,就把红绸子给她,告诉她你没耍赖,你只是……
走得急了点。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跟我一起参军的同乡,只有我一个活了下来。
又是一年冬天,敌兵的长矛直刺心口,我闭了眼,却听见
咔
的轻响。睁眼时长矛偏了寸许,我反杀了人,低头才见平安符裂成两半,布屑沾着我的血,像极了阿禾哭红的眼。夜里摸黑摩挲断符,总忍不住想:她是不是在灯下织布是不是在院子里喂鸡等我回去,一定要把她搂进怀里,讲战场上的奇怪云彩,讲每一次躲过的危险。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八章:求告无门
可现在,她竟成了乡绅的妾
我不甘心。第二天一早,我去县衙击鼓,官老爷坐在堂上,听我说完,把状纸扔在我脸上,冷笑:你说王乡绅强占你媳妇可有证据王乡绅拿了庚帖,说你媳妇是自愿的!你一个穷兵痞,怕不是想讹钱!
夜里,我蜷在破败的狐仙庙,梦里全是阿禾
——
她依偎在王乡绅怀里,笑出声来。我摸起墙角的斧头,闯进去大喊
阿禾,她回头看我,眼神里没有半分惊讶,只有陌生。我气得红了眼,我摸起斧头闯进去,刀光落时,却猛地惊醒。
我又去拦钦差的轿子,钦差刚下轿,我就冲过去递状纸,却被官兵按在地上,铁链锁着手腕时,冰冷的触感和被抓壮丁那天一模一样。
大胆刁民!竟敢诬告乡绅!
钦差皱着眉,让人把我拖到一旁,我听见他跟身边的人说,王乡绅是本地的乡贤,捐了不少钱修河堤,哪会做这种事
在牢里,他们用烙铁烫我的胳膊,问我认不认罪,我咬着牙说
不认。最后,我被打得满身伤痕,扔回了家。
第九章:狐梦示警
我咳着血倒在自家院子里,看着空落落的屋子,忽然就恨了
——
恨阿禾为什么不等我,恨乡绅仗势欺人,更恨自己没用,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
夜里发起高烧,我迷迷糊糊中,好像梦到了狐仙庙,狐仙站在我面前,白纱遮着脸,问我:你可恨你媳妇
恨过,
我哭着点头,又摇头,可我只想她过得好,只要她过得好,我就认了。
狐仙没说话,只是轻轻摘了白纱
——
那竟是阿禾的脸!眼尾还是那弯月牙,却挂着泪:柱子,明日那乡绅必死,你别再寻死觅活了。
我猛地惊醒,浑身是汗。第二天一早,就听见村民说,王乡绅夜里突发心疾,当场人就不行了。我往家走,院门口蹲着只白狐,红眼睛像烧着的玛瑙,见了我,转身就往村外跑。
第十章:坟前真相
我瘸着腿跟了三十里,直到城隍庙旁的孤坟前。坟碑上刻着
阿禾之墓,坟头挂着半枚平安符,布色褪得发白,却跟我怀里的那块符一模一样。
你被抓走后,王乡绅就来抢人了。
白狐忽然开口,声音带着阿禾的软意,却多了几分妖异,阿禾抵死不从,咬了他的手,他恼了,掐着她的脖子,直到她没了气。我路过乱葬岗时,见她魂魄飘在半空,手里还攥着这半枚符,喊着‘柱子会回来’。
我浑身发抖,眼泪砸在坟碑上。
我念她情深,就附了她的身,回了乡绅府。
白狐的红眼睛亮了亮,乡绅只当她是怕了,没察觉魂魄换了人。我跟着他,日夜吸他元阳,就是要替她报仇。上次在街上没认你,是怕你看出破绽,更怕你知道真相,会垮掉
——
你不知道,阿禾的魂魄,跟着你去了战场。
我愣住了,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揪紧。
你挨箭伤时,是她用魂魄挡了一下,你才没伤到要害;上次长矛刺你心口,是她拼了最后一丝力气偏了矛尖,自己却魂飞魄散了。
白狐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她怕你知道她死了,没了念想,才让我瞒着你。
风卷着坟头的草,白狐朝我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树林里。我摸着怀里的断符,忽然想起阿禾塞给我符的那天,她笑着说:你戴着,早去早回。
原来她早
回
了。以我看不见的模样,守着那句
等你回来
的约定,陪我走过了最苦的那程路。
番外一:红线缠骨(白狐视角)
我蹲在城隍庙的琉璃瓦上,晨雾漫过阿禾坟头时,檐角铜铃在雾里晃出细碎声响。齿间还留着王乡绅元阳的腥甜,那老东西魂魄离体时像团揉烂的棉絮,被我一爪子拍散在带着露气的阴风中
——
他到死都不明白,自家供奉三十年的狐仙牌位前,玉狐像的眼睛为何渗出血珠。
那血珠是阿禾的魂屑。三日前吸他元阳时,我特意引了她残留在符上的气,混着我的妖力凝在玉像里。王乡绅摸到血珠的瞬间,五内阳气便像捅破的蜜罐,顺着指尖往玉像里涌,连求饶都来不及。这法子是从《狐经》看来的:至纯执念可化
血契,以妖力为引,能盗生人元阳抵命。阿禾那半枚符上的红线,早被她的血和泪浸成了活物,在我掌心缠缠绕绕,像条认主的小蛇
——
那是她用三年执念养出的灵,比任何符咒都烈。
初见阿禾时,乱葬岗的野蒿正抽新芽,她的魂魄被阴气撕咬。王乡绅掐断她脖子时,指印烙在魂魄上,青紫色的,像块烂掉的淤青。可她手里的平安符却亮得惊人,布面上的红线竟在月光下抽出细芽,死死缠住她快要散架的魂体。我绕着她转了三圈,尾巴尖扫过她透明的裙摆,嗤笑出声:痴傻东西,他早死在战场上了。
我抖了抖耳朵,幻化出柱子倒在血泊里的模样:胸口插着断箭,手里的平安符碎成齑粉,眼睛望着天空,像是在看最后一只南归的雁。这是我惯用的伎俩
——
对执念过深的魂魄,戳破念想比什么都管用,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散在风里,省得污了我的地盘。
阿禾的魂魄却猛地
一颤,手里的符突然爆发出刺目的光。红线像活过来的鞭,啪
地抽在我前爪上,火辣辣的疼。我愣了愣,低头看见爪毛焦了
一小撮
——
五百年修行,竟被一缕残魂伤了我眯起眼,看见她映在符上的影子:蹲在田埂上绣稻穗,抬头时眼尾的月牙沾着露水,声音轻得像风拂稻叶:他不会死的。
红线又长了寸,往战场的方向指了指。我突然起了兴味,这缕魂魄竟能养出如此烈性的灵,倒要看看她的执念能撑到几时。临走前,我鬼使神差地刨了抔阿禾坟头的土,混着几根没烂透的稻根塞进袖袋
——
那土里浸着她的气,或许能让这出戏更有趣些。
我跟着她去了战场。那地方腥得呛人,断箭和白骨堆成小山,腐草在沟谷里沤出绿霉。阿禾的魂魄轻得像片云,却总往最险的地方飘。有次我无意间把坟头土撒在她的红线上,竟见那些细芽瞬间变得坚韧,在阴风里挺得笔直,连缠绕她魂体的阴气都退了三分。我挑了挑眉,原来人间的故土,竟比妖界的灵泉还管用。
柱子中箭那次,倒在烈日下的荒坡上,嘴唇干裂得渗出血。阿禾的魂魄急得在他身边打转,红线蔫蔫地垂着,像被晒枯的禾苗。我摸出袖袋里的坟头土,捏了个诀,将土气化作半瓢清水。水刚凑到柱子嘴边,他干裂的嘴唇突然动了动,含住水瓢的边缘,喉结滚动时,含糊地喊了声:阿禾的米汤……
那瞬间,我看见阿禾的魂魄猛地亮了亮,红线
唰
地舒展开,在他胸口绕了个圈。而柱子眼角,竟滚下滴泪,混着水渍滑进土里。我蹲在远处的断墙上,看着那滴泪渗进土中,突然懂了
——
这执念哪是枷锁是他快渴死时的水,是她快散魂时的绳,是能救命的药。
有次柱子被流箭射穿肩胛,倒在死人堆里,她竟疯了似的扑上去,用魂魄去堵那血窟窿。我看见她的身影淡了大半,像被风吹薄的纸,却还在喃喃
别死。
傻气。
我甩了甩尾巴,看着她把自己的魂魄一点点渡给他,他活了,你就散了。
她没回头,只是固执地守着。直到去年冬天,长矛刺向柱子心口时,她扑得比谁都快。那
一下,我听见符裂的轻响,也看见她的魂魄像被揉碎的星子,往柱子胸口钻了钻,然后彻底散了。只剩下半枚断符,还沾着她最后
一点气。
我捡了她剩下的那半枚符,埋在城隍庙旁的土里。本想就此作罢,却在夜里梦见她
——
还是那双亮眼睛,求我替她守着柱子,别让他知道我死了,他会垮的。
于是我附了她的尸身,回了乡绅府,我低眉顺眼,哭得梨花带雨,那老东西被我迷惑,以为我是受了磋磨后,怕了。他看我的眼神黏糊糊的,送了满箱的金银珠宝,还有上好的胭脂水粉。夜里我对着铜镜发呆,镜中时而晃过我蓬松的狐尾,时而映出阿禾坐在织布机前的样子:她的手指穿梭在经纬间,青线绕着纺锤转,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是田埂上听来的调子。
王乡绅越是对
我
温柔,我越觉得恶心。那日他递来
一盒上好的玫瑰胭脂,说
阿禾抹这个好看,我盯着那抹艳红,突然想起乱葬岗上她脖颈的淤青。指尖
一翻,胭脂盒
啪
地摔在桌上,膏体溅出来,在紫檀木桌面上漫开,像极了她断气时从嘴角溢出的血。
我看着那片红,忽然懂了。我要的从来不是王乡绅的命,是替她把这脏污的胭脂、虚伪的温柔,连同他碰过她尸身的脏手,一并撕碎。这不是复仇,是守住她最后一点干净
——
就像她绣稻穗时,总要用清水把手洗三遍,生怕染了尘埃。
柱子回来那天,我正坐在镜前描眉,听见家丁打骂的动静,指尖的眉黛
啪
地断了。我知道是他。那枚断符在他怀里发烫,隔着墙都能感觉到。
马车经过街角时,我故意让风掀起车帘。看见他瘸着腿追过来,眼里的火快烧穿皮肉,我忽然懂了阿禾的执念
——
这样的眼神,值得人用魂魄去护。只是不能认。他若知道真相,怕不是真要提着斧头闯进来,把自己也搭进去。
王乡绅暴毙那天,我把阿禾的坟修在能看见村子的地方,坟头挂了她那半枚符。柱子跟过来时,我看见他怀里的断符在颤,像两颗要合在一起的心。红线缠上他带来的断符时,发出细碎的响声,像两只久别重逢的虫,在土里咬出缠绵的洞。
他会好好活下去的。
我对自己的影子说,好像阿禾还在听。
风卷着稻花香掠过坟头,远处的田埂上,柱子正弯腰拾稻穗,动作慢,却很稳。我抖了抖尾巴,往山林里走
——
五百年的岁月里,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却头回觉得,有些执念碎了,反倒是圆满。
就像那两枚断符,隔着生死,终究是认得出彼此的。
番外二:槐树下的碎饼(张婶视角)
柱子拖着瘸腿撞开家门时,我正蹲在篱笆边摘豆角。听见那声撞门的闷响,豆角从手里滑落在地
——
这不是梦,当年被官差铁链锁走的傻小子,竟真的回来了。
他红着眼问阿禾在哪,我手一抖,豆角滚进泥里。能说什么呢说阿禾被王乡绅的人拖走那天,像头护崽的母狼,咬得管家手背淌血,最后被按在地上,头发跟枯草似的缠在一起说她被塞进花轿时,嗓子已经喊哑了,从轿帘缝里掉出来的,是她给柱子绣了一半的稻穗帕子
这些话,村口的人都看见了,可谁肯说王乡绅给每家分了二斗米,换一个字:忘。
我只能扯谎,声音飘得像断线的风筝:跟乡绅去镇上了,成了五姨太。
他拽着我胳膊的手猛地松开,眼里的光灭了,像被暴雨浇熄的柴火。我转身就走,不敢看他,怕他瞧见我眼里的泪
——
在这村里,眼泪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回到家,从灶膛后摸出阿禾塞给我的那半块麦饼。是她出事前一天送来的,还带着芝麻香,说
柱子爱吃这个,等他回来,让他就着热米汤吃。如今饼硬得能砸死人,我捏在手里,指节泛白。院墙外传来嘻嘻哈哈的笑,是村东头的二赖子,正跟人打赌:我赌那瘸子活不过三天,敢跟乡绅抢女人找死!
这些人,当年看阿禾被抢时,也是这样笑着看的。有人说
早知道会被乡绅看上,还守什么活寡,有人说
柱子怕是早死在战场上了,阿禾嫁得好。只有阿禾,以前谁家有难处都搭把手:帮李家媳妇接生,给张家老汉缝补衣裳,她绣的稻穗帕子,村里半大的姑娘都学着绣。可到了这份上,谁还记得她的好
后来在街角槐树下,我看见柱子被家丁扔出来,像条断了腿的野狗。他怀里的断符露了个角,红得扎眼。我躲在树后,麦饼被捏成了碎渣,混着眼泪咽进肚里。想起阿禾最后一次来我家,手里拎着半袋新米,说
婶子,今年稻子收成好,给你留了点。她那时还不知道,王乡绅的人已经在村口等着了。
风吹过田埂,稻子黄了,金黄金黄的,像阿禾说过的,要绣在新衣裳下摆的颜色。可她没等到,柱子也没等到。村口的人还在笑,说
这对苦命人,凑在一起也是个穷,散了也好。我把碎饼埋在槐树下,我把碎饼埋在槐树下,泥土盖上去时,竟摸到块硬硬的东西。扒开土一看,是枚生锈的顶针
——
是阿禾的,去年她帮我纳鞋底时落下的,说
婶子眼神不好,用这个不扎手。顶针边缘还沾着点青线,是她绣稻穗时常用的颜色。
夜里躺在床上,听着院外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是村里的婆娘结伴去乡绅府看热闹,路过我家篱笆时,声音压得低低的,却句句扎耳朵。
要说阿禾也是有福气,先前守着柱子那穷小子,顿顿喝稀的,现在成了五姨太,金镯子都戴了三对。
是村西头的刘婆子,当年阿禾娘走得早,她连块裹尸布都不肯借,如今倒夸起
福气
来。
可不是嘛,
接话的是李家媳妇,当年难产还是阿禾跑了十里地请来稳婆,我早说她不是省油的灯,看柱子被抓壮丁,转头就攀了高枝,这心思藏得够深。
你们没见她上花轿那天起先哭天抢地的,我看是装的,乡绅老爷的轿子抬到门口,她不还是乖乖进去了
她们说这话时,手里摇着阿禾以前帮她们绣的蒲扇,扇面上的稻穗被磨得发亮。没人记得阿禾为了给李家媳妇凑药钱,把陪嫁的银钗当了;没人记得她每年稻子熟了,总先给村里的孤老送新米。在她们眼里,一个穷丫头成了乡绅的妾,不是悲剧,是场
飞上枝头变凤凰
的戏,供她们嚼舌根,比看戏文还热闹。
前几日去镇上赶集,看见翠儿蹲在街角哭。她手里攥着块红绸子,是柱子托人捎回来的
——
狗剩的那方。翠儿说,村里有人笑她
男人死了还守着块破布,不如趁早找个好人家。我摸着她手里的绸子,上面
翠
字的焦痕早就磨淡了,可那歪歪扭扭的笔画,像狗剩临死前没说完的话。
这世道就是这样。谁肯为不相干的人难过王乡绅家的米比良心实在,笑话说出来比眼泪痛快。我守着阿禾的顶针,守着翠儿的红绸子,像守着两粒埋在土里的稻种
——
明知开春不一定能发芽,可总得有人记得,它们曾经饱满过,金黄过。
今早去田埂上看稻子,看见柱子蹲在地里,慢慢拾着散落的稻穗。他动作慢,瘸腿陷在泥里,可每拾一粒,都用袖子擦得干干净净。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怀里那半枚断符,红得像团没烧尽的火。
不远处,几个村民蹲在田埂上抽烟,指着柱子的背影笑:看,这傻子还以为能找回媳妇呢,人家现在正吃香的喝辣的,谁还记得他要我说,阿禾早把他忘了,当年那求来的
符,怕是早扔茅厕里了。
我站在远处,没敢上前。灶上还温着米汤,是按阿禾说的,加了芝麻的。等他回来,或许还能就着碎饼的渣,喝出点当年的暖意。只是不知道,这村里的风,还要吹冷多少这样的念想。风里飘来稻子的香,金黄金黄的,像阿禾没绣完的那半朵稻穗,明明结满了果实,却没人在乎它曾在风雨里弯过多少次腰。
番外三:鞋上的泥(家丁李四视角)
踹倒那个瘸腿汉子时,我鞋上的泥蹭到了他裤脚。那泥是乡绅家后厨的,刚被管家骂了狗血淋头
——
给五姨太端茶时手滑,洒了半杯在她新做的苏绣裙上。那女人没说话,就那么垂着眼帘摩挲玉佩,可管家的鞭子还是抽在了我背上。
我恨透了这种窝囊气。看见那瘸子冲上来喊
我是她男人,心里的火
腾
地就起来了。不就是个被抓壮丁的穷酸也配惦记乡绅老爷的女人我踹在他瘸腿上,听见骨头
咔
地响了一声,像极了当年我爹被官差拖走时,腿撞在门槛上的动静。
我爹也是个当兵的,走那年我才十岁,他给我留了双新做的布鞋,说
等爹回来,带你去镇上买糖人。可布鞋穿破了三双,他连个影子都没回来。
那天晚上,我去柴房劈柴,看见地上有片血迹,像极了爹当年留在门槛上的那摊。突然想起那瘸子被踹倒时,眼里的光
——
不是恨,是急,像谁要抢他命似的。我摸了摸怀里揣着的半块糖人,是上次给五姨太买胭脂时,顺手给隔壁娃捎的,现在化得黏糊糊的,沾了满手。
后来王乡绅暴毙,我跟着管家去乱葬岗扔他的
邪物,在一堆破烂里看见个布偶,绣着半朵稻穗,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极了我娘年轻时绣的样子。风卷着稻花香飘过,我突然想起那瘸子怀里的断符,红得像团火,烧得人眼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