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那热切的目光中,贾琮微微一笑,先是感谢了几位评审,随后将目光看向了刘玉山:“刘公子适才说什么?”
刘玉山闻言脸色顿时一黑,他闭上了嘴巴,一言不发。
一旁的阿依热娜还以为贾琮真的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便提醒道:
“贾公子,他说可以赠你一首诗。”
贾琮向她点头微笑,随后看向刘玉山:“刘公子古道热肠,贾琮又岂能拂了公子好意?还请公子吟来。”
刘玉山脸色更黑,他原本是想用送诗来挤兑羞辱贾琮的,可谁知道,贾琮竟能作出这样的好诗来,他此时拿任何诗出来,都不过是他的垫脚石而已,只会将他衬托得更加有才,将自己衬托得更加不堪。
“贾公子说笑,我的拙劣之作如何能与公子相比!”他只能臭着脸承认自己不如他。
阿依热娜见状当即开口:“既然技不如人,为何不虚心求教,反而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这话说得不响,但此时现场一片安静,以至于不少人都听到了。许多人都向刘玉山投来鄙夷的目光。
贾琮向她微微一笑,略一打量,忽然眼神一凝,好发达的胸肌。
这让刘玉山瞬间涨红了脸,心头满是恼火和愤懑,却又无处发泄,只将自己憋得几欲吐血,心里却是将贾琮恨得牙痒痒。
司仪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宣布开始第二轮:作词。
这一轮的规则和上一轮大体相似,都是由抽取主题与中秋结合。
但和上一轮不同的是,这一轮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参赛的人当中,有不少是擅长作词的。比如朱明,他能被钦点为状元,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写出了一首文采斐然的词,得到了皇帝赵元的喜爱。
刘玉山也是擅长作词的,他的词甚至被青楼姑娘争相传唱。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江南词仙方羽,岳麓神童褚明宇,他们都是擅长作词的。
见贾琮正要上前抽取题目,刘玉山忽然开口:“且慢!”
贾琮看向他:“刘公子有何指教?”
刘玉山没有回答他,而是看向几名评审道:“诸位老师,贾公子才情满溢,寻常之题怕是不能尽展其才。”
“你想怎么做?”
“我想这题儿不如由我等来出。”刘玉山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冷笑。
他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借着出题来刁难贾琮。
“这……”一众评审面面相觑,孔广灏想了想,向贾琮问道:
“你意下如何?”
贾琮微微一笑:“倒是难为刘公子这般为我想着了,既然刘公子有此雅兴,我自然也不会煞风景。”
“哈哈哈!贾公子高风亮节,刘玉山佩服!”刘玉山大笑,他装模作样和其他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回到他面前:
“贾公子,题儿出来了。”
“请讲。”
刘玉山的脸上顿时浮现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你的题儿是:别离之乐。”
众人闻言齐齐皱眉,中秋团圆之时,他竟然要贾琮写离别,就算可以表达离别的惆怅,但他竟然要写离别之乐。这分明是刻意刁难,难以完成的题目。
但贾琮闻言却是笑了。
……
与此同时。
忠顺王府,书房。
赵平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一卷黄绫,此时,敲门声响起。
他慌忙将黄绫藏进胸前,等藏好之后这才说道:
“进来。”
门口走进一名身材高大,眼神锐利的汉子,正是王府侍卫长,他的心腹,赵大。
“王爷,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赵大向他汇报道。
“嗯。使节团现在在何处?”赵平点头。
“就在鸿胪寺使臣会馆。”
“人可齐了?”
“有一女子离了使节团,暂时下落不明。”
赵平微微皱眉,他起身踱了两步:“无妨,不过一女流之辈,翻不起什么风浪,按计划行事。”
“是。”
赵大重重抱拳,转身向门口走去。就在他要出门的时候,赵平忽然又叫住了他:“手脚利落一点。切记,不留活口。”
“不定不负王爷所望。”赵大再次应了一声,随后快步离去。
他离开后,赵平重新坐回书桌前,他重新拿出黄绫,只见上面写着一行血书:清君侧,诛逆贼,立二皇子为太子。在黄绫的右下角赫然盖着一方玺印,印上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一份皇帝发出的诏书!
看着这份诏书,赵平的眼里充满了痛恨,他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当年父皇明明有意立我为太子!却被你这奸贼所害!”
是的,他便是二皇子。
当年,他被朝廷派出去练兵,但还没到地方,京城中便传来了太子暴毙的消息。他当即往回赶,但在路上又接到了皇帝驾崩,赵元继位的消息。
这让他大吃一惊,赵元当年并不受宠,老皇帝对他并不算器重,可谁知,他竟然直接登基了。
就在此时,他收到了这样的一条血诏,他哪里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赵元掌控了皇宫,以卑鄙的手段获得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甚至连老皇帝的驾崩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这让他心头又悲又痛,他本想杀进皇宫将赵元千刀万剐,但此时京城已经被他掌控,他力量不足,只能暂且隐忍。
他装作对赵元又忠又顺,企图麻痹他,怎奈赵元对他极为防备,面上与他亲厚,实际上却将他留在京城,不给他任何实权,让他当了一个闲散王爷。他经过几十年的积蓄,才终于有了一些力量。
而今天,在这中秋佳节之际,就是他复仇之路的开端!
“你得位不正,就想搞什么万国来朝来提升名望,做你的春秋大梦!我要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忽然冷笑,“称臣纳贡?呵呵,怕不是烽火狼烟,刀兵四起吧!”
察哈尔使节团是来商量朝贡的,结果却死在了京城,死在了赵元的眼皮子底下,这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于内,失去威望;于外,触怒本欲交好的邻国,导致两国交战。
那时候的赵元内忧外患,正是虚弱之时,正是他奋起的好时机!
他放任赵凯去中秋文会搅风搅雨,就是用来吸引赵元关注的诱饵。
他看了看天空的月亮,冷冷一笑:“中秋佳节,果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