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爱人在甘西省援边,已经去了半年了。”
宋思铭回答秦洪明。
“甘西省的条件可是非常艰苦。”
秦洪明像聊家常一样,跟宋思铭聊了起来。
“确实很艰苦,我当时也劝她,希望她慎重考虑一下,但她跟我说,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那边疆还怎么建设,边疆的老百姓,怎么脱贫?”
宋思铭感慨地说道。
他并没有撒谎,叶如云确实这么说过。
一开始,叶如云对于体制内的工作并不喜欢,认为束缚了她的发展,但后来,从省委政策研究室,调到青山团市委后,叶如云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等到援边报名的时候,叶如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虽然,选择援边,也有前途,晋升方面的考量,但更大的考量,还是为边疆地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佩服。”
“我去过甘西的边远地区,让我长期在那里生活,我肯定待不下去。”
秦洪明感慨地说道。
随后,他对宋思铭说道:“不过,我听说,近几年,甘西那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得比较迅速。”
“是,主要是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得比较多。”
宋思铭点点头。
“您爱人所在的县,有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吗?”
秦洪明问道。
“他那个县目前还没有。”
宋思铭回答道。
他每周都会和叶如云通电话,叶如云作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一直在忙着找项目。
其中,优先引进的项目就是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发电项目。
可由于叶如云所在的塔喀县,海拔比较高,配套设置不完善,国内的大型风电企业和太阳能发电企业,都绕过了塔喀县。
这让叶如云非常郁闷。
宋思铭也想帮叶如云一把,但问题是,他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我认识一个朋友,一直想投身新能源产业,目标地区就是甘西。”
秦洪明主动说道。
“哦?”
宋思铭眼前一亮。
“回头,我找个时间,叫上我那个朋友,咱们一起坐一坐。”
秦洪明接着说道。
今天白天的时候,他仔细地分析了一下,目前的王寨乡,是不缺投资,不缺项目的。
你就算在王寨乡投上三十亿,五十亿,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更无法引起宋思铭的重视。
还不如另辟蹊径,从叶如云那边下手。
为此,他特意通过关系,要了一份塔喀县的资料,先确定塔喀县缺什么,再根据情况对症下药。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一聊就聊到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
这一刻,宋思铭也有点儿回过味来。
之前,倪文昭说,秦洪明是奔着他来的,他并没有当回事,现在看来,秦洪明还真是奔着自己来的。
而从秦洪明上来就聊家庭,解叶如云的燃眉之急来看,秦洪明的目标,怕是又不在他本身。
那就只能是岳父叶安国了。
“一把手,二把手都还没有上任,就已经开始暗战了吗?”
宋思铭想起前段时间,江北大学团委书记彭越,跟他说的,彭立人即将调任江北省的一把手,想在调任前,找机会和岳父叶安国坐一坐。
如今看来,秦洪明正在做着和彭越一样的事。
要知道,一直有传言,秦洪明的岳父屈副书记,会接任江北省的二把手,现在看,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
“秦总,主要看你朋友的时间,我什么时候都行。”
宋思铭马上给出积极回应。
岳父叶安国到底站哪边,站一把手,还是站二把手,宋思铭肯定是插不上话的,但是帮着建立沟通渠道,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这还关系到,叶如云能否为塔喀县引进一个大项目。
“那就明天吧,我直接让他到王寨乡。”
实际上,秦洪明已经联系好了。
他是一个喜欢把所有工作都做到前面的人。
“直接到王寨乡?这不太好吧,还是我去拜访比较好。”
作为被动一方,宋思铭觉得还是要礼貌一样。
“宋书记,我这个朋友手头上闲钱多,他正好也想到王寨乡考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合适的项目,一并就投了,你现在不让他过来,过段时间,他也得来。”
秦洪明对宋思铭说道。
“这样啊!那行,明天我什么事都不干,就在王寨乡等着。”
宋思铭回应道。
晚餐一共吃了三个多小时,到九点多才结束。
结束前,以秦洪明为首的客商,约定明天到王寨乡进行实地考察。
散场后,大家各回各家。
“赖主任,你说的那个专题报道,联系得怎么样了?”
回家的路上,县委书记倪文昭,问同车的县委办主任赖长顺。
到澜沧也有半年多了,焦点始终在王寨乡,在宋思铭身上,以致于显得他这个县委书记有点默默无闻了。
所以,倪文昭想制造一点声响出来。
正巧,赖长顺跟他说,县政府办主任边俊元的侄子在国家电视台工作,可以通过边俊元联系一个专题报道,突出一把手在澜沧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倪文昭一下就上心了。
“倪书记,我们晚了一步。”
赖长顺有着惭愧地对倪文昭说道。
“晚了一步?”
“怎么晚了一步?”
倪文昭皱了皱眉。
赖长顺可是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这件事的成功率超过九成。
“被宋思铭抢了先。”
“宋思铭提前联系了边俊元的侄子,行程都定下来了,后天,国家电视台就会到王寨乡,对王寨乡进行专题报道。”
赖长顺解释道。
“对王寨乡进行专题报道?”
“对王寨乡进行专题报道,不就是对宋思铭个人进行专题报道吗?”
倪文昭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