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队长沈泉和宋云杰还在犹豫不定,于承柱抢先开口:
“队长,我们先遣队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到虎头岭创建根据地,可咱也不能眼看着乡亲们被鬼子祸害。
你们看,鬼子的炮班就在村口不远处,宋副队长,你不是会说日语吗?咱们从旅部还带来几套鬼子军服,要是我们穿着鬼子的军装,肯定能唬住鬼子,到时侯靠近驴车抢了炮,鬼子就会往村口来,老百姓也就解脱了。
等鬼子追来,我们用抢来的炮炸鬼子,就能截断鬼子的追击。
我的计划是,我和宋副队长带着几个战士下去,队长你带着枪法最好的战士用长枪掩护我们,等到我们抢完了炮,跑出三百米外,再用炮对付鬼子就成,不需要太多的人参与行动,其他人还是按原计划不变继续往虎头岭赶。”
几个骨干听了于承柱的话,都觉得战术安排很合理,纷纷点头,
就连之前不太支持行动的宋云杰也点头道;“不错的点子,好,就这么干。”
小麦村村口。
于承柱和宋云杰、胡后来、李虎等人已经换上了鬼子的黄呢军装,这几套鬼子军服是旅长当年在长乐村战斗中缴获的,崭新崭新的。
旅长之所以让先遣队带着鬼子的衣服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吓唬封锁线的伪军,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前这几套衣服一直没用上。没想到,今天在这用上了。
由于日语水平一般,于承柱只能和李虎等人跟在副队长宋云杰后面。
宋云杰则身着鬼子通讯军官制服,他领章上的军衔是大尉,很能唬人。
几人大摇大摆往村口的驴车方向走去,村外站岗的鬼子兵立刻问道;
“止ま!
どこの部隊(だ)
[站住!哪个部队的]
见于承柱等人穿着蝗军军服,领头的还是个大尉,鬼子哨兵并没有举起枪来。
倒是宋云杰一口大阪腔:
“独立混成第16旅团无线电通信参谋山田,旅团长急令我们去秦源城!我们的摩托车坏了,你们是哪个部队的?部队长在哪里?让他过来见我!”
宋云杰脸上严肃,说话口气也很冲,一副上级对下级的压迫感,他本来就长得清冷,又拿出鬼子军官的气势后,倒真像是旅团长身边的军官。
驴车旁边的鬼子曹长听说是旅团部的军官,不敢怠慢,立刻收脚立正,啪的立正敬礼。
不过,他还是要求查阅宋云杰等人的证件。
宋云杰和于承柱等人哪有证件、几人一个眼神,电光火石之间,通时拔枪动手。
于承柱的盒子炮从后腰掏出的瞬间就已开了火,一枪打在一头鬼子的胸口上。
几乎通时,李虎的双枪也响了,一个横面扫过去,撂倒了四个还没拉枪栓的鬼子兵、
另外一个战士也不废话,对着躺在驴车上的两头鬼子伤兵直接补枪,不留活口。
解决掉这几个鬼子,只用了不到十秒钟。
村外的枪声很快引起了村内鬼子的注意,正在村里耀武扬威的这支鬼子小队长服部健太郎反应很快:“八嘎,村口有情况,敌袭!”
村里的鬼子听到枪炮声,都往村口奔。
于承柱已经扛起那门九七式81迫击炮,快速向村外飞奔,他心里清楚,这支部队绝不是一般的鬼子小队,九七式81迫击炮的有效射程快3000米了,一般不配发给小队级,是配给步兵大队的火器,常规的鬼子的小队一般只有50毫米掷弹筒。
配了这门迫击炮,说明这支步兵小队是鬼子的加强小队。
离驴车最近的两个鬼子最先冲出村子,村外土坡上,沈泉和王喜奎手持长枪,在距敌200米的位置上通时开火。
“砰、砰!”
两头追击的鬼子撞上子弹,猝然倒地,半分钟不到,又追出来三四个鬼子兵,均被沈泉和王喜奎撂倒。
等小队长服部健太郎少尉带着小队主力冲到村口时,他都快气疯了。
今天下午,他的部队在小麦村附近误踩了游击队的地雷,造成两名士兵负伤。
他进村扫荡,不成想,又有人袭击了他的小队。
作为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的侄子,他带领的这支小队是个加强小队,人数有八十多人,还多配发了一门迫击炮,可谓兵强马壮。
可等他带着人冲到村口时,除了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十三具下属尸l外,驴车上什么都没有,配属给他们小队的那门迫击炮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两百米开外几个逃跑的身影,应该就是刚才袭击他下属的那支部队。
作为帝国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作为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的侄子,他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高声呵令:
“追回迫击炮!掷弹筒、机枪反击!”
在服部的命令下,鬼子的掷弹筒组立刻朝着于承柱几人撤退的方向炸去。
山坡上,沈泉和王喜奎则向敌掷弹筒兵开火射击,可惜的是,两人只有短步枪,没有机枪,无法压制大批敌人。
与此通时,村外的鬼子也发现山坡上的沈泉和王喜奎,鬼子的机枪扫来,压的两人抬不起头来。
眼看冲出来的鬼子兵越来越多,沈泉和王喜奎只好变换狙击位置。
而于承柱和宋云杰则已经跑出去将近三百米外,于承柱扭头估算了一下位置,距村口约三百米。
一边狂奔,一边用手指飞速旋动迫击炮的调节器,对宋云杰大喊:
“炮弹给我!”
“老于!炮弹给你!”
宋云杰和一名战士将抢来的炮弹刚递给于承柱,一发榴弹就在旁边炸响,尘土四溅。
各种子弹也在他们头顶乱飞。
于承柱心中一惊,看来鬼子的战术素养还真不是盖的,只不过,小鬼子手上的掷弹筒和他手上的迫击炮一比,那就是孙子见了爷爷。
找到一处掩l急停后,想都没想,于承柱就将一发炮弹塞进迫击炮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