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前往新住处的路上,鄢懋卿终于从刘掌柜口中搞清了惹上这番因果的缘故。
问题果然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怪只怪他为了避免试水的沉没成本太高,只匆忙中译中了一万来字的话本稿件交给刘掌柜。
还在尝试说服刘掌柜的时候,突发奇想建议其采用这个时代尚未的期刊连载方式刊刻出版,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
毕竟这个时代与后世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人们的对爽文的接受能力犹未可知,天知道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总不能一上来就闷头写上几百万字再说吧?
再者说来,他愿意闷头半文言半白话的中译中几百万字,刘掌柜还未必愿意在不知钱景的情况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刊刻几百万字呢。
他的沉没成本是成本,鹿鸣阁的沉没成本就不是成本了么?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会馆来找鄢懋卿求稿,恰逢严世蕃将其逐出会馆的事情……
当然。
刘掌柜并未将翊国公意欲将《玄破苍穹》献给当今圣上的事告诉鄢懋卿。
只说是翊国公也喜爱此书,一来是怕鄢懋卿挟书自重,二来也怕鄢懋卿口风不紧,传出去为翊国公惹来事端。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施以小恩小惠与鄢懋卿建立交情,毕竟一旦翊国公将此书献上,以当今圣上对玄修之事的痴迷,没准儿很快就会召此书的作者进宫觐见。
鄢懋卿若是机灵一些,成为皇上身边的下一个陶仲文也并非没有可能。
提前投资嘛,刘掌柜怎会不懂?
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鄢懋卿觉得对自己的致仕大业并无负面影响,索性也就不再纠结,大大方方住进了刘掌柜提供的小宅。
至于会馆?”
“是豫章会馆。”
“那便是有意去做严嵩的门生了。”
朱厚熜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朕便卖严嵩一个便宜吧。”
“明日传胪仪结束,你以自己的名义私下给严嵩传个话,就说近日朕睡梦中偶得了一句谶语,谶语曰:‘起白雾者乃为瑞,冒青烟者是为吉’,问他是否能够占透其中的含义,替朕答疑解惑?”
“奴婢遵旨。”
黄锦躬身应下。
他此前果然没有猜错,皇上就是打算让严嵩在馆选时暗箱操纵一二,将鄢懋卿选做庶吉士。
可他偏又不肯明说,非要让严嵩从这句云里雾里的谶语中去悟。
皇爷也是老谜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