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三章 严公子

不多时,黄锦从三等答卷的最下面取来了三封答卷。
檀房很快响起了称不上洪亮的声音,毕竟阅卷这种事虽然不必沐浴更衣,但一边除浊一边阅卷,多少显得对这些进士不太尊重,传出去容易影响当今皇上重视人才的人设。
结果好巧不巧,鄢懋卿那封被排在三甲最末位的答卷,会馆。
“相关明日传胪,诸位年兄可有什么可靠的小道消息?”
“年兄说笑了,既是小道消息,何来可靠之说?”
“说起来,这个时候黄榜二甲三甲的名籍已经填完了吧,不知我们之中有几人能中二甲?”
“这次殿试我发挥不佳,二甲是不敢想喽……”
“年兄不可妄自菲薄,以年兄你的文采,时运来了高中状元也并非不可。”
“年兄莫再揶揄我了,要我说啊,与其白日发梦,倒不如抓紧准备馆选,如今严部堂执掌礼部,我等又挂搭在豫章会馆,保不齐看在同乡的份上,还能侥幸选上个庶吉士……”
“……”
鄢懋卿一边沉默干饭,一边听着几个同科年兄东一嘴西一嘴的闲聊。
京城共有两处江西人士捐资建设的会馆。
其中一处叫做江西会馆,另外一处就是豫章会馆。
这种会馆有一个更加直白还带点谐音梗的名字
——进士房。
顾名思义,这地方就是给进京参加殿试的考生提供便利的居所。
而能够进入殿试的考生,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进士,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明官场的门槛。
因此捐资建设会馆的人,也并非完全是重乡谊做慈善,其中不乏提前拉拢门生、投资新秀的心思。
鄢懋卿是江西丰城人,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挂搭在了豫章会馆。
据说豫章会馆是近几年才筹建而成的,牵头捐资的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的礼部尚书严嵩,他是江西袁州府分宜人。
而江西会馆的历史与名气则要相对更大一些。
因为江西会馆如今最大的捐资人,是内阁首辅夏言,他也是江西人,祖籍广信府贵溪。
无论是官职、家世方面,还是资历、羽翼方面,如今的夏言都远在严嵩之上。
因此这一科拢共二十余名江西殿试考生,有十余人都挂搭在江西会馆,只有带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心思的前主,和少数几个“不识时务”的考生,住进了豫章会馆。
这何尝不是一种站队,还没进入官场就被迫开始的站队?
当然,那些挂搭江西会馆的考生,他们的选择其实也无可厚非。
毕竟除了鄢懋卿这个穿越者之外,没有人能够洞悉未来,自然也不会有人预知严嵩才是最后的赢家,而年近古稀的夏言竟然落了一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不过现在的鄢懋卿已经不在意这些,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
那就是尽早远离朝堂纷扰,致仕回乡。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一个名叫张裕升的考生凑了过来,笑呵呵的打趣道:
“鄢年兄,看你这副心如止水的模样,必是对明日传胪的结果胸有成竹吧?”
“的确如此。”
鄢懋卿放下筷子抹了把嘴,点着头道,
“不瞒张年兄说,我在殿试临近结束时才厘清对策思路,匆忙之下在答卷上涂改了三次,细想应该还有几处错字,三甲末等应是稳如泰山了。”
“这……”
张裕升闻言笑容僵在脸上,其余几名考生也都收敛起笑容。
这也就是殿试并非淘汰机制,最差也是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否则单凭这样的卷面,莫说是殿试,放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断然无法入闱。
气氛不免有些尴尬。
张裕升等人一时竟想不出该说些什么话来假惺惺的宽慰于他。
就在这时。
一个衣着华丽、短颈肥白的高大胖子领着几个家仆,风风火火的闯入堂内。
众人见了此人,连忙起身施礼:
“见过严公子。”
高大胖子简单还过礼后,一只独目却偏偏盯上了鄢懋卿,上下打量一番之后才道:
“你就是鄢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