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梅绕床
红烛映窗
平安,待我平定北疆收复失地,我们
便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夫妻
平安,等我
辛愿的名字是父亲取的,愿,是心愿,是期
许;字平安,是兄长求来的,盼她一生顺遂
无虞。
她出生那日,京城落了场罕见的大雪,鹅毛
般的雪片连下三日,将整座皇城裹得银白,
仿佛天地间只剩下纯粹的白。
可自那以后,京城再没下过那样大的雪,就
像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带着点独一无二的
印记。
隔壁将军府的岐朝意,是伴随着她印记长大
的人。
辛岐两家是世交,两家只隔一堵雕花墙,墙
头种了一棵海棠花,那是辛愿亲手所种。
春日里,粉白的花瓣总越过墙头,落在岐朝
意练武的院子里。
他那时总穿着玄色劲装,舞完一套枪法,便
会摘下肩头的花瓣,隔着墙喊:
辛平安,你家花儿又跑到我这儿晒太阳
了。
墙这边的辛愿便会踮着脚,扒着墙缝瞪他:
岐朝意,你少胡说,那是花儿瞧着你顺
眼。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辛家三小姐辛愿走到哪
儿,将军府的二公子岐朝意便跟到哪儿。
她去相国寺烧香,他就在山门外牵着马等;
她去书铺淘话本,他就替她拎着沉甸甸的书
袋;她跟着兄长去逛夜市,他总能恰好也
在那条街上,手里还提着她爱吃的糕点。
宴会上大人们总笑着打趣。辛侍郎抚着胡须,看自家女儿被岐朝意护在身后,免遭街
头顽童的冲撞,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
骠骑大将军岐风林更是直接,某次家宴上拍
着岐朝意的肩:
小子,将来要是敢负了平安,我打断你的腿。
岐朝意那时才十六岁,却把胸脯挺得笔直,
望着不远处正和姐姐说笑的辛愿,认真道:
我这辈子,就想护着她。
那时的他们,是真的无忧无虑。辛愿有宠冠
六宫的姐姐照拂,兄长在大理寺步步高升,
父亲稳居礼部侍郎之位,家族荣光她不必费
心。
岐朝意上头有探花郎兄长撑着文名,父亲镇
着军威,他只需做个自在的二郎君,陪着他
的平安,看遍京城的春夏秋冬。
宫宴上,圣上兴致颇高,让皇子公主们各展
才艺,轮到二人时,岐朝意舞剑,辛愿以琴
声辅之。
一曲舞毕,众人纷纷夸赞圣上见二人郎才女
貌,便为二人赐婚。
红妆十里,唢呐声响彻京城那日,辛愿坐在铺着鸳鸯锦被的紫檀木床上,指尖轻轻抚过
床头上雕刻的喜鹊登梅图。
香炉里的沉香袅袅升起,缠绕着空气中的喜
意,也缠绕着她微微发烫的心。
岐朝意还在外头陪客,喧闹的人声隔着门传
进来,隐约能听到他被同伴起哄的笑声。
辛愿想起小时候,他总爱抢她的点心,却在
她被欺负时第一个冲上去。
想起十六岁那年桃花树下,他偷偷塞给她一
块玉佩,说:
这是我娘给未来儿媳的,先放你这儿。
她低头,看着自己红得发亮的嫁衣,嘴角忍
不住弯起。
往后的日子,该是怎样的呢或许还是像从
前一样,他会陪她逛遍京城的角落,会在她
看书时为她研墨,会在冬日里把她的手揣进
自己怀里暖着。
暮春之初,他们会一起去渭水河边踏青,看
柳条抽芽,看鸳鸯戏水;
仲夏日,他们坐在海棠树下读书点茶,品
茗听雨;
中秋佳节,他们赏同一轮月,吃着小厨房新
制的糕点;
冬日,他们围炉煮雪,赏雪斗诗,他们会有
孩子,会看着孩子长大,会成为京城里人人
羡慕的神仙眷侣。才子佳人配,举案齐眉笑
语欢。
正想着,门吱呀一声开了。带着酒气的岐朝
意走了进来,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眼神亮
得像夜空的星。
他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坐下,握住她的
手:
平安,往后余生,请多指教。
她抬头,撞进他盛满温柔的眼眸里,轻轻点
头:
那是自然。
红烛摇曳,映着满室的喜庆,也映着一对新
人眼底,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2
江湖共策马,烽烟突至
婚后的日子,比辛愿想象的还要惬意。两家
父母疼爱他们,竟真的允了他们暂离京城,
去看遍大江南北。
他们第一站去了江南。撑着油纸伞走在青石
板路上,看细雨打湿乌篷船的篷顶,听吴侬
软语在巷弄里回荡。
辛愿穿着淡绿的衣裙,站在桥头看雨,岐朝
意便站在她身后,为她挡着偶尔飘来的斜
雨。
你看那烟雨,像不像水墨画
辛愿回头,眼里盛着笑意。
岐朝意望着她被雨雾润得格外明亮的眼睛,
点头:
像,但没你好看。
惹得辛愿脸颊绯红,伸手去捶他,却被他顺
势握住,紧紧牵在掌心。
他们去了西北。站在嘉峪关的城楼上,看大
漠孤烟直上云霄,看长河落日圆融如盘。风
沙吹乱了辛愿的发丝,岐朝意替她将头发别
好,从行囊里拿出水囊:
慢点喝,别呛着。
她仰头喝水,看着远处连绵的沙丘,忽然觉
得,原来天地可以这样辽阔。
西域集市里,她好奇驻足,他默默护在她身
后挡住拥挤的人群,她走后,他掏出银子,
放在摊位上,跟在她后面。
他们去了塞北草原。岐朝意牵着两匹骏马,
教辛愿骑马。她起初怕得很,紧紧抓着他的
衣角,他却耐心得很,一步一步牵着马走,
在她耳边低语:
别怕有我在。
后来,她终于敢策马奔跑,风从耳边呼啸而
过,草原的暮色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在那片无垠的绿地上,岐朝意勒住马,将她
拥入怀中,望着暮色下的火烧云,在她额头
印下一个吻:
平安此生有你,足矣。
辛愿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声
道:
我亦如此。
他们的最后一站,是北疆。辛愿总听父兄说
出生时那场大雪,很是壮观,可这京城的雪
实在少得可怜,所以她对漫天飞雪有着近乎
执念的向往。
京城多年无大雪,她便总缠着岐朝意,说要
去北疆看万里极冰,漫天飞雪。
北疆的雪,听闻能没过膝盖,
她趴在地图上,指尖划过北疆的位置,
听说那里的雪,白得像玉,干净得不染一丝尘埃。
岐朝意揉了揉她的头发:
好,我们就去北疆,让你看够那满天飞
雪。
可当他们真的踏入北疆地界时,看到的却不
是想象中的洁白。
车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荒凉,起初只是零星的
断壁残垣,后来竟连道路都被积雪覆盖。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的腥气,
让辛愿下意识地皱紧了眉。
怎么了
岐朝意握住她的手,她摇摇头,心里却莫名发慌:
这里.....好原不不太对劲。
他们下了车,脚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的
声响。
地上的积雪没有那么白,染上了片片鲜红,
好似冬日里开出的腊梅般,着实晃眼,细
看,原是鲜血所染成。
放眼望去,雪地上,竟有许多不规则的鼓
包,像是被雪掩埋的什么东西。
那是什么
辛愿指着不远处一个较大的鼓包,声音有些
发颤。
岐朝意脸色沉了沉,走上前,弯腰拨开积
雪。
辛愿只看了一眼,便猛地捂住了嘴,胃里一
阵翻江倒海。
那鼓包里,竟是一具冻得僵硬的尸体。
死者双目圆睁,脸上还凝固着惊恐的神色,
身上的衣衫破烂不堪,早已被鲜血浸透,与
地上的白雪融在一起,红得刺目。
他们又接连拨开几个鼓包,无一例外,全是
尸体。
有老人,有孩童,有男人,有女人....他们姿
态各异,却都死不瞑目。
东夷国.....
朝意意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认出了某
些尸体上残留的箭镞一一那是东夷国士兵惯
用的样式。
辛愿的眼泪无声滑落,她从未见过如此惨烈
的景象。
那些曾经在江南看到的笑脸,在草原听到的
歌声,此刻都被眼前的血色覆盖。
他们策马到守城将军府上了解实情,原来,
东夷国突然来犯将整个北疆城洗劫一空,烧
杀抢掠,强抢妇女,如今只剩下些老弱病
残。
她颤抖着手从行囊里拿出所有的银钱,塞给
守城将军:
这些....能帮一点是一点。
岐朝意紧紧揽住她,沉声道:平安,我们
得回京城。
他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原本计划悠闲的
旅程,变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当熟悉的京城城门出现在眼前时,两人都松
了一口气,却又被一种更深的不安笼罩。
刚进家门,就听到下人在议论:
听说了吗北疆的消息传到京城了,东夷
国真的打过来了!
可不是嘛,圣上都下旨了,要将军出兵
呢!
岐朝意的脚步猛地顿住。他父亲年事已高,
近年来早已不上战场,圣上此刻下旨,显然
是情况危急。
那一晚,辛愿看着岐朝意在书房坐了整夜。
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挺拔,时而沉重。
她想上前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天快亮时,歧朝意终于回了房。他俯身,
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平安,睡吧。
她抓住他的衣袖,轻声问:
你要做什么
他看着她,眼底是她从未见过的坚定:
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data-fanqie-type=pay_tag>
3
金銮请战书,城门送别语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如冰。
九五之尊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沉沉地看着阶
下那个身着素色锦袍的年轻人。
岐朝意,骠骑大将军齐风林的次子,京城里
出了名的闲散郎君,此刻却手持一封《请帅
令》,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你当真想清楚了
圣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
威严。
岐朝意双手将《请帅令》高举过头顶,朗声道:
臣想清楚了。常言道:养儿防老,臣父年
事已高,久疏战阵,臣愿替父出征。
臣虽未入仕,到底是武将之子,自小熟读兵
书武艺超群,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会取
胜归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诸臣,声音愈发洪
亮: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传为千古佳话。难
道我大齐须眉男儿岂不如女子否臣愿率兵
奔赴北疆,荡平东夷,保我国土!
殿中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有人赞叹他的勇气,有人担忧他年轻识浅,
有人则暗自揣测,这是否是岐家为了巩固权
势的一步棋。
圣上看着他,良久,缓缓点头:
好一个保我国士!岐朝意,朕准了。朕命
你为定北大将军,即刻点兵,奔赴北疆。
谢陛下!
岐朝意深深叩首,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
动。
走出金銮殿时,阳光正好,却驱不散岐朝意
心头的沉重。他知道,这一去前路是刀光剑
影,是生死未卜。
他回头望了一眼宫墙深处,仿佛能看到辛愿
站在窗前,正望着他的方向。
回到将军府,辛愿果然在门口等他。
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衣裙,脸上带着浅浅的
笑意,仿佛他只是去赴一场寻常的宴饮。
回来了
她走上前,为他拂去肩头的落尘。
嗯。
岐朝意握住她的手,指尖有些发凉,
平安,我要走了。
我知道。
她仰头看着他,眼底没有泪水,只有温柔的
坚定。
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你的行囊,带了些御
寒的衣物还有你爱吃的点心。
她缓缓从脖颈间取下一枚平安扣,放入他手
中。
那是她出生时兄长去鸡鸣寺求来的,她自小
带在身上,保平安最是灵验,她希望此行这
枚平安扣能够代替他,保佑他的郎君平安顺
遂。
他将她拥入怀中,紧紧地,仿佛要将她柔进
骨血里:
等我回来。
好。
她在他怀里点头,声音轻轻道。
出征那日,京城的街道被百姓挤得水泄不
通。
他们夹道相送,手里挥舞着各色布条,口中
喊着
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的口号。
帝后亲临城门,赐下美酒,亲自为岐朝意斟
满。
岐朝意翻身下马,走到辛愿面前。
她今日穿了件杏色的衣裙,头上戴着他送的
那支海棠玉簪,美得像一幅画。
平安,
他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
等我平定北疆,收复失地,我们再去看一
次那烟雨绵绵,大漠孤烟。到那时,我们什
么都不管,就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夫
妻。
辛愿忍着泪,握着岐朝意的手放在自己的小
腹上:我和孩子等你。
听到她的话,他既激动又兴奋,他做父亲
了,他们有孩子了!
他轻轻抚摸着她的肚子,感受着那个小生命
的到来。她抬头看着他,露出一抹温柔的笑
意。
他在她额间轻轻一吻。
转身翻身上马,最后看了辛愿一眼,拔出佩
剑,高高扬起,高呼:
保我国土,扬我国威
将士们跟着呐喊:
保我国土,扬我国威
随后猛地一挥马鞭,最后看一眼他的爱人,
迅速扭头:
出发!
马蹄声哒哒,带着千军万马,向着北疆的方
向而去。
辛愿站在城门口,看着那支队伍越来越远,
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
她抬手,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那里,正孕
育着一个小小的生命。
啊朝,她在心里默念,我和孩子,都等你回来。
4
尺素传情意,五载盼君归
短短半年时间,敌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北疆
捷报一封又一封送入京城朝庭。
圣上龙颜大悦,亲自为歧府题字赐匾定北
侯府,又赐金银珠玉,绫罗绸缎。
半年间,他二人以书信传达对彼此的思念及
爱意。
她总是拣些家中琐事告知他:腹中孩儿乖
巧,你替孩子取一个名字吧。
父亲又得了圣上的赏赐,兄长在大理寺破了个大案,姐姐在宫里一切安好,院子里的海棠花又开了....
她从不提京城的恐慌,不提百姓的担忧,只
说些温暖的、安稳的事。
雪落无声,却似千军万马踏琉璃。雪与血交
织,红的是炽热的魂,白的是冷冰冰的骨。
银甲映照雪光,恍若游走的寒霜。
此战,虽胜,却死伤惨重。军营中到处弥漫
着血腥味及药罐子散发的苦味。
士兵不敢松懈,轮番巡守,生怕敌军偷袭。
主帐内,血腥味极为浓烈,染血的布条扔了
一地,军医紧皱眉头,不敢放松片刻。
拔下的箭头滑入水盆,清亮的水顷刻间染了
血。岐朝意手里紧紧握着那枚平安扣。
他浑身是血,那玉佩却晶莹剔透,未曾沾染
半点血迹。
军医走后,他坐在书桌前读家书。看着信上
的点滴,他露出笑颜,一一回复。
提及孩儿姓名,他思索片刻提笔写下两个字
——定北
若是男儿即为定,女儿便为北。他为定
北大将军,定北而归,他将一身的荣誉给了
他们的孩子。
他叫她不必操持家中琐事,一切可交由母亲
打理,只需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他只说自
己在北疆一切安好,叫她不必忧心。
她知道,他说的安好,定是假的。战场之
上。何来安好一说
可她也知道,他和她一样,都在把最好的一
面展现给对方,只为了不让彼此担心。
又过了一年,他们的儿子一岁了,孩子出生
时,他做主将定北二字都给了儿子,名岐
定小字北北。定北二字不可分开。
北疆战事仍未解决,反而愈加棘手。打了快
两年的仗,国库空虚无法供粮。
得知此事,听日日担忧,从北疆而来的书信
也越来越少,于是她变卖嫁妆,带上纱巾遮
面,开店做生意。
说什么国库空虚,那些文臣家眷哪次不是买
上等帝王绿镯,珠钗耳饰,金银玉器皆选上
品。
宫中今日贵妃设百花宴,明日贤妃曲水流觞
宴。一次宫宴,花费上百两银子。
北疆战事吃紧,文官日日弹劾岐朝意,说他
久久无法得胜归朝,有通敌叛国之嫌。
她算是看透了,文官瞧不起武将,处处贬
低,可他们怕是忘了,若没有武将他们焉能
食佳肴,品美酒,着锦衣,拥美人。
好在这京城最大的酒楼,首饰阁,勾栏阁皆
是她名下的产业,他们不肯出钱支援北疆,
他就以另一种方式让他们吐出手中钱财。
她将赚来的银钱购买粮食,药材,御寒衣物送入北疆。
日子一天天过去,北北渐渐长大。他会走路
了,会说话了,会奶声奶气地问:
娘,爹什么时候回来呀
辛愿温柔地抚摸着北北的头道:
快了,爹爹打跑了坏人,就回来了。
她教北北识字,教他读岐朝意写的信,教他
画北疆的地图。
她告诉北北,他的爹爹是个大英雄,正在保
卫家国。
5
棺载忠骨
尺素烬余生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一晃就是五年。
五年里,京城从最初的恐慌,到后来的麻
木,再到如今的期盼。
北疆的战报越来越少,偶尔传来的消息,也
总是语焉不详。
直到那天,快马加鞭的信使闯入京城,带来
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岐将军大胜东夷国!不日将班师回朝!
整个京城都沸腾了。百姓们奔走相告,家家
户户张灯结彩,仿佛过年一般。
辛愿听到消息时,正在同北北放风筝。风筝
线啪地断了,那只绘着雄鹰的风筝越飞越
高,向着北疆的方向而去。
她愣了愣,随即捂住了嘴,眼泪终于忍不住
掉了下来。
娘,你怎么哭了
北北仰着小脸。不解地问。辛愿蹲下身,抱
住他,哽咽道:北北,爹爹....要……要回来
了
那天,她穿上新衣,戴上了那支他送的海棠
玉簪。
难得空中飘了些许雪花,她望着雪花,满心
欢喜,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顷刻间被手中
热气化成水。
她牵着北北的手,站在朱雀门口,和万千百
姓一起,等待着凯旋的队伍。
可辛愿的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队伍最前
面,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漆黑的棺椁,由八个士
兵抬着,缓缓前行。
队伍越来越近,旌旗飘扬,锣鼓喧天。百姓
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喧闹的人声仿佛瞬间
消失了,辛愿只觉得耳边嘴嘴作响。
她踉踉跄跄地着走上前,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
有人想扶她她却挥开了手,跌跌撞撞走向那
口棺椁。
玉簪在跌跪间落地摔断,三千青丝瀑散落在
覆着薄雪的棺木上。
她颤抖着抚过冰凉的棺沿,指尖触到凝结的
血痂时,喉间突然发出一声破碎的呜咽
将军……
一个老兵跪在她面前,泣不成声,
将军他.....在最后一场战役中,为了掩护弟
兄们,中了埋伏
辛愿没有听他说完。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
棺椁冰冷的木材,微微颤抖。在士兵的帮助
下,棺盖被缓缓推开。
里面躺着的,是她日思夜想的人。他瘦了,
黑了,嘴唇干裂,头发枯黄。
脸上早已没了当年的少年意气,他曾是京城
中最俊美的儿郎,出征那日,他红衣猎猎,
笑靥如花。
如今,几道狰狞的伤疤爬过眉骨,在眼下刻
出深深的沟壑,那是风沙与刀刃留下的印
记。
可即便如此,他紧抿的唇角仍透着一股不屈
的倔强,像是哪怕入了黄泉,也不肯低下半
分头颅。
辛愿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他交握的双手
上。
那双手曾为她摘过海棠,为她研过墨,为她
牵过马儿,此刻却伤痕累累,布满冻疮,僵
硬地蜷着,指节泛白,死死攥一枚磨得光滑
的平安扣。
是那枚她出征前塞给她的玉佩。那枚玉佩,
她自出生时就带在身边,保了她十几年的平
安,为何保不了她夫君的平安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他冰冷的脸颊。那
些伤疤硌得她心疼,她想抚平它们,想问问
他疼不疼,可他再也不会回答了。
眼泪终于决堤,大颗大颗砸在他的衣襟上,
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却暖不了那彻骨的
寒凉。
啊朝.....她的声音哽咽着,像被砂纸打磨过
般沙哑
你不是说过,要同我做只羡鸳鸯不羡仙的
夫妻,要同我共白首,你怎么怎么……
她不顾阻拦,不顾寒铁甲胄硌得生疼,探入
半个身子,将冰冷的身躯死死搂进怀里。
发间珠钗散落,撞在棺木上发出清响,混着
压
抑的哭声在风雪里碎成齑粉。绣着并蒂莲的
帕子徒劳擦拭他凝固的血迹,染得通红的指
尖却怎么也暖不化他渐渐僵硬的面容。
远处传来丧钟悲鸣,她却恍若未闻,只是一
遍又一遍亲吻他结着冰晶的眉眼,仿佛这样
就能唤醒沉睡的人。
风雪越卷越急,很快将相拥的身影覆上厚厚
的素白,唯有断续的抽噎声,融进苍茫天地
间,成了这场寒雪里最凄厉的挽歌。
此时,岐朝意身边亲信递上一封信,牛皮纸
被血浸染大半,辛愿指间触到纸页,像触到
寒冰。展开开时,手止不住的颤抖。
《与妻书》
吾妻见字如吾,朔风裹着硝烟漫过军旗时,
我攥着你送的平安扣,忽觉唇齿间尽是江南
梅雨季的潮湿。
那年杏花微雨,你踏过青石板扑进我怀里,
鬓边的茉莉沾了我半襟香,竟比此刻塞外的
月光还要清亮。
箭雨破空的轰鸣中,我恍惚又见你倚在回廊
下等我归家。
案头的《长干行》翻到十六君远行那页,
墨迹被茶渍晕染,像极了你总也擦不干的
泪。
如今帐外的胡笳声催得紧,我终于明白,原
来生离死别比兵书上的阵图更难推演。
这封书信恐难寄达,权当是将未竟之言说与
北风听。
出征前夜,我看着你熟睡的侧影,多想把这
岁月折成纸鸢,永远悬在我们的小院上空
那株你亲手栽的海棠,若今年还开,替我折
枝簪在你发间。
若真有来世,愿做江南寻常巷陌的教书先
生。晨起为你温一碗粥,暮归同你数檐角星
子。
不必再披甲执戈,不必再听那战鼓惊破春梦。
只是这一世,吾终究要负了与汝的白首之约。
吾此一生,不负天下人,唯负平安。七尺之
躯,既以许国,再难许卿。
勿念,勿悲,好好活着着,替我好好看看这
太平盛世。
平安,吾护得汝平安,便护不得汝喜乐了。
只可惜未能见一眼我们的孩子亲耳听他唤一
声爹爹,亲手抱一抱他……
珍重。
夫
敬上
于北疆烽烟处
北北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小手紧紧抓着她
的衣角,怯怯地问:
娘,爹爹怎么了他为什么不说话
辛愿将儿子揽入怀中,泪水落在他的发顶:
爹爹.....他睡着了。他打跑了坏人,太累
了。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的雪花,渐渐地,雪片越
来越大,越来越密,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
从云端俯冲而下,落在棺椁上,落在她的发
间,落在围观百姓的肩头。
京城终于下起了大雪。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
扬,很快便将天地染成一片素白。
辛愿仰起头,任由雪花落在脸上,冰凉的触
感混着温热的泪水,在肌肤上晕开。
她想起父兄常说自己出生那日的大雪,想起
北疆那片被鲜血染红的雪地,想起他曾说
等我回来,陪你看一场像样的雪。
原来,他终究是没有食言。她低下头,看着
棺中沉睡的人,唇边忽然绽开一抹极淡、极
凄的笑。
她轻轻挣开旁人的搀扶,俯下身,将脸颊贴
在他冰冷的脸上,轻声吟道:
他朝若是同林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雪花无声地覆盖下来,仿佛要为这对有情
人,盖上一层最洁白的婚被。
岐朝意的葬礼办得极隆重。圣上追封他为定
北王,特许葬入皇陵侧园,岐定承袭爵位,
成了京城最年轻的王爷。
辛愿没有哭天抢地,也没有一蹶不振。
她亲手为岐朝意整理了遗物,将那封《与妻书》
她将信笺按在胸口,那里跳动着两个人的牵
挂。
处理完后事的第三日,辛愿带着北北,登上
了京城的城楼。
雪后的京城格外安静,琉璃瓦上覆着一层厚
厚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
远处的宫墙连绵起伏,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守护着这座历经沧桑的城池。
北北她指着北疆的方向,轻声说:
你爹爹就葬在那边的土地上,他在守护我们
的家。
北北似僅非僅地点头,望着前方问道:
娘,我们以后要做什么
辛愿望着漫天风雪,眼中渐渐有了光彩。她
想起岐朝意信里的话,想起他未竟的心愿,
想起那些在北疆枉死的百姓。
我们要好好活着。
她转过身,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娘会教
你读书,教你习武,教你记住爹爹的模样,
记住他守护的家国。
等你长大了,要像你爹爹一样,做个顶天立
地的男子汉。
她不会守着回忆枯萎。她要带着北北,替岐
朝意看遍这盛世长安,要让他知道,他用生
命守护的家国,国泰民安;他用一生牵挂的
妻儿,平安顺遂。
北北她指着北疆的方向,轻声说,你爹爹
就葬在那边的土地上,守护着我们的家。
从那以后,京城的城楼上,总能看到一个女
子的身影。
她有时会带着一个半大的孩童,指着远方说
些什么;有时会独自坐着,手里摩挲着一封
信,一看就是一下午。
雪落时,她会仰头微笑;风起时,她会轻声
哼起一首江南的小调。
百姓们都说,定北王妃在等王爷归来。
只有辛愿自己知道,她不是在等一个不可能
的归期。
她是在守着一份承诺守着一份念想,守着那
个用生命换给她平安二字的人,在岁月
里,活成他希望的模样。
而那枚被岐朝意紧握的平安扣,后来被辛愿
系在了岐定颈间。
玉佩温润,映着少年即渐渐挺拔的身影,像
极了当年那个站在海棠花下,说我这辈
子,就想护着她的少年。
后来京城的雪每年都下得很大,有人说,那
是定北王在天上,看着他的妻儿,看着他的
家国,落下的思念……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