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完,张启明盯着陈志远看了很久,最终站起身走进里屋。
几分钟后,他拿着那个生锈的小铁盒走了出来。
陈志远连忙站起身。
果真是当时给自己展示的那个。
张启明打开盒子。
“这是当年江城大桥项目内部专家强烈反对验收的联名信,一共十七个专家的签名,但被人压了下来。”
“这是孙启东时任市长时强行要求特批验收的手写批示条,虽然不是正式文件,但字迹可以鉴定。”
他拿起。
“还有这份。”张启明又拿出一份文件,“记录了大桥主要劣质建材供应商名单及疑似回扣比例的备忘录,来源虽然匿名,但数据都能对得上。”
陈志远翻看着这些文件,每一页都让他心情更加沉重,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张老不肯把这东西交给自己。
自己当初手里的证据,可以重创副省长孙启东。
但张老手里的东西,则是可以将江城市领导班子连根拔起!
因为文件里面涉及到的领导名字,各个都十分眼熟。
包括杨芸的父亲,杨国良。
陈志远闭眼重重的叹了口气,将所有文件重新放回盒子里。
“小子,东西给你了,就代表我这把老骨头可是豁出去了!”
“但你记住,要一击必中。”
“这东西一旦见光,就是不死不休!”
陈志远看着铁盒,不知为何心里沉甸甸的。
手里掌握的关于孙启东的证据更多了,但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
“张老,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张启明摆摆手:“别跟我说这些虚的。”
“记住,棋差一招满盘皆输。你现在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对手,而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狐狸。”
“我明白。”
江城市某高档会所,钱立华握着手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怎么回事?那些媒体报道出去了,怎么舆论还是一边倒?”
电话那头传来战战兢兢的声音:“钱总,《民生第一线》的影响力太大了,民众现在更信任他们的报道。”
“咱们花钱买的那些稿子,转发量和关注度都很低。”
啪!
钱立华狠狠挂断了电话。
“一群废物!”
要是正面舆论战打不过,那就只能用别的手段了。
钱立华拿起桌上的座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陈吗?是我,钱立华。”
“钱总?”电话里传来陈建业略显紧张的声音。
“老陈,咱们之前谈的事情,现在该履行承诺了。”
陈建业沉默了几秒:“钱总,这样不太好吧,我哥他身体本来就不好。”
“老陈,你别忘了,那50万可是实实在在进了你们家的账户。”
“现在陈志远要是不配合,这事儿可就坐实了。”
“到时候别说是50万,就算是5万,也够你侄子喝一壶的。”
钱立华的声音透着威胁:“再说了,我也没让你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就是让你去劝劝你哥,让他明白形势。家和万事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