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两下
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中,咳咳一声,老太太猛地呛咳起来,吐出了几口浑浊的塘水,总算是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意识。
林辰这才松了口气,浑身湿透地瘫坐在地上。
“快,送医院!”李总连忙招呼人手。
可那老太太却虚弱地摆了摆手,说什么也不同意去医院,只是一个劲儿地说:“送送我回家就行我没事”
林辰看她态度坚决,也拗不过她,
“找两个女同志来。”
随后,他亲自背起浑身湿透的老太太,在一众人的簇拥下,按照老太太的指引,一路回到了她家里。
那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院子里,一个清瘦的老头儿正坐在马扎上,
低头削着手里的竹子,似乎在做什么精巧的玩意儿。院子的角落里,密密麻麻地堆放着不少制作精良、色彩鲜艳的花灯。,还有一些用特有意思的。皮影。
看到自家老婆子被人湿淋淋地背了回来,老头儿吓了一跳,手里的刻刀都掉在了地上,他着急地迎上来:“老婆子!你这是咋了?”
这老头儿姓孙,村里人都叫他孙老幺。
林辰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催促道:
“孙大爷,快!先扶大娘进屋换身干净衣服,别着凉了。”
他顺便让随行的两个女同志进去帮忙。
女同志扶着老太太进了里屋的浴室,孙老幺在里面安排妥当后,很快就抱着一个大西瓜走了出来,
在院里的石桌上咔嚓一声切开,热情地招呼林辰他们吃瓜。
林辰接过一块红瓤的西瓜,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那些“宝贝”,问道:“孙大爷,您院子里摆的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真有意思。”
提到这些,孙老幺脸上露出一丝自豪,但很快又被落寞取代。他拿起一块西瓜,叹了口气说:
这是我们这儿花灯节特有的一种皮影戏,据说从道光年间就传下来了。
早年间,风光过哩!我爹带着我,还去过京城,给那些大人物演过,报纸上都登过。”
“那现在怎么”
“嗨,”孙老幺摆了摆手,
“现在不行喽,大家都嫌这玩意儿老套,没意思了,年轻人没人愿意学。
村里会这个的老人,死的死,残的残。我本来有一帮能搭班子的老兄弟,现在啊,就剩我一个还捣鼓得动了。没人陪我演,就只能闲着没事自己做两个,算是打发时间了。”
说着,他来了兴致,放下西瓜,随手拿起两张皮影,就着院里的阳光,在墙上给林辰演示了一下。
皮影在他干瘦的手中仿佛活了过来,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惟妙惟肖。
林辰看得津津有味,这手艺确实精湛,很有意思。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孙老幺嘴里唱的词,演的故事,的确是有些老套了,跟不上现在的快节奏。
但他心里却冒出一个念头:这东西要是稍微改一改,把故事编得新潮有趣一点,再配上现代的声光电效果,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会很喜欢吧?